禅宗公案——觅心不得
慧可(二祖)想求见祖师达摩参悟佛法,达摩祖师面壁禅思并未理会。慧可只好在门外等候,当晚大雪纷飞,但慧可坚毅不动,一直等候到天亮。祖师达摩为之动容,接见了慧可,当慧可见到祖师达摩之时,当即用到自断了左臂,放在了达摩祖师面前。祖师达摩看到慧可如此之为法忘形,收下了慧可为弟子。
慧可问祖师达摩:“我心还没有安宁,乞求师傅把我的心安顿好吧。”
达摩回答道:“那就把你心拿来,我做法帮你的心安顿好!
慧可沉思了很久,突然惊讶的说到:“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从容的回答道:“我已经把你的心安顿好了。” ————《景德传灯录》
当我看完这个公案的时候当即想起《阿含经》的经典语录:莫他皈依,当自皈依,皈依于法。
这个公案可能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求人不如求己,禅宗的很多方法其实都是让人回归到对自身的思考上,答案只有经过自己思考才是正真的心法,师傅说了完全没用。试想一下,祖师达摩完全可以按照大乘瑜伽学派的理论和慧可大说一番道理,说“心”是十二因缘的哪一环,心识是怎么刹那生灭的,但这有用吗?或许起到的是反效果。所以长长的沉默是让慧可思考自身。
第二个层面是“觅心不得”。“心”这个字的定义可以翻开字典看看,中文的博大精深,一个“心”字应该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了吧。谁可以准确的定义“心”这个概念呢?那如果不从智识的定义,从客观物质的角度,从自己挖身体出来的血淋淋心,已经停止跳动的心,没有了心的功能了,还可以叫“心”吗?如果你说可以,那去掉一个细胞的心还是心吗?如果你说可以,那去掉两个细胞?....去掉n个细胞?去掉多少细胞才不叫“心”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禅宗还是要我们去掉多余臃肿的思维、智识,回归到自身每一刻、每一秒切身的色、声、香、味、触鲜活存在的生活上吧。
-
狗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2 21: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