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是我成为作家的开始”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分吗?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写作,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严肃而艰苦的事,所以会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写作天赋,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于是迟迟不肯下笔。 事实上,没有谁天生是作家,作家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或许,直面自己并非天才的事实,更会帮助我们成为一名作家。 为了让大家的写作之路能够走得顺遂,时间君邀请豆瓣时间专栏《作家的诞生——12位殿堂级作家的写作课》的主讲人刁克利教授,将珍藏多年的写作秘笈分享给大家,那些写作遇到的困惑,或许在这份书单里都能得到解答。

01每个人天生都是作家,但真正“成为”作家太难了!
书目推荐:

作者寄语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表达欲望。这就是写作的激情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作家。或者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作家的潜质。 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为了作家,而我们大多数人只把这个梦想藏在心底,渐渐淡忘,以至于彻底遗忘了呢?
除了生活本身的际遇,除了对自己的怀疑和对作家的神秘感,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在根本没有理解写作的本质之前就已经放弃了文学的梦想。我们根本不相信创作的才能可以学习而来。或者,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和途径学习文学创作的理念、方法与技巧。
虽然此前我(指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对大多数的写作指南书已经感到失望,但直到我也加入了写作教师的行列之后,我才认识到我失望的真正原因: 一般的学生或大多数初学写作者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小说创作技巧所能够解决的困难,他需要解决的是“我能不能写”的自信心的问题。
在我的亲身经历中,有四种困难不断重复出现。向我咨询这四个问题的人远远多于要我帮助他们解答小说结构、人物刻画等技巧问题的人。
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作本身的困难,即要不要写作。
写作入门者的写作困难,其根源或许是年轻和自卑。有时候,正是因为害羞才阻碍了才思的涌动。通常来说,这产生于对写作的误解,或者是因为顾虑太多而形成的尴尬。对于初学者,他也许会虔诚地等待他曾经听说过的神圣的灵感之火准确无误地燃烧;他也许会由衷地相信,神圣的灵感之火只能通过偶然的火花点燃。 除非作家能够接受帮助,克服这个困难,否则的话,很可能他根本就没必要接受任何写作技巧上的指导。
第二个问题是一般的外行人都不会相信的,那就是早期成功过的作家难以重复他的成功。
这种作家我们称之为“一本书作者”。他通过写作完成了自传的一个片段,释放了他对父母和个人经历中的某种精神压力。他已经得到了解脱,难以再重复他的经历。但是很明显,他不认为自己是“一本书作者”,也不会认为我们不应该再期待他再有佳作问世。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小说都是自传性质的。然而总有一些幸运的作者能够继续将他们经历中的部分内容不断加工、重组,再现为一系列的、长长的、令人满意的书和故事。是的,他这样想是对的:他的创作突然停滞不前,这是一种病症。
很明显,如果一个个作家取得过当之无愧的成功,那就说明他对写作的技巧已经掌握,还可能知之甚多。他的问题不在写作技巧。但是他对于自己不能重复成功感到焦虑,这有可能演变为丧失自信,任由这种情绪继续发展下去,甚至会导致他感到真正的绝望。结果很可能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就这样消失了。
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综合:这种作家要经过恼人的长期间歇才能重新进行非常富有成效的写作。
我教过一个学生,她的成果是一年一个短篇小说——这无论对于体力、生计,还是精神的满足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对她来说,那些写不出作品的间歇时间是一种折磨;直到她能再次写作,这期间的世界就是一片荒漠。每一次她发现自己不能写作的时候,她就认定自己再也无法复制她的成功。在第一次会面的时候,她几乎让我也相信了这一点。但是当一个周期结束之后,她总是又能重新写作,而且写得很好。
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等待灵感火花迸发的依赖心理。通常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的结果,就像总也等不到天光大亮一样。有的时候,这是一种微妙的虚荣心在作怪,容不得半点被拒绝的冒险。在预先没有十足把握写出大受欢迎的作品时,ta宁愿不写。
第四个困难实际上是涉及技巧方面:没有能力为一个生动但不完美的故事安排一个成功的结尾。
遇到这种困难的作家经常能够写好故事的开头,但是写了几页之后就发现,ta难以驾驭故事的发展。或者他们会把一个好故事写得枯燥乏味、干涩单调,以至于失去了它所有的优点。有时候他们不能为主要情节找到充足的发展动力,故事因而难以为继。 的确,那些处在这一关口的人可以通过学习结构安排、学习各种叙述形式以及阅读帮助自己跨过这道坎的、枯燥乏味的“创作秘籍”来得到极大的帮助。但即使是这样,真正的困难在ta遇到故事形式的问题之前也早就存在了。
这种作者还不具备足够的自信,不相信自己能把故事写好;或者ta没有经验,不知道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会如何行动;或者ta太害羞了,不能够全面充分地、满怀激情地面对现实人生,而这恰恰是一个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应有的态度。

02写不下去,还是得写,怎么破?
书目推荐:

所谓的优秀作家就是那些收集整理信息然后把它们以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人,而这个收集、整理、组合的过程就是拼接。
想必每一个写作爱好者都会遇到烦恼的“我写不下去啦”的时刻,尤其对于有志于做职业作家的朋友来说,这种被憋住的苦涩感不管多么强烈,还是得乖乖地将稿子继续下去。 如何突破写作的瓶颈?作家兼图书编辑Hilda Raz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拼接。
诗人戴安·沃克斯基曾说:“那些你记不得的事情都是你不需要记住的。”当我(指Hilda Raz)停下笔,去和合作者交谈时,我会从当时发生的一切中搜集素材。 我会关注一些细节:对方穿的衣服,问的问题;我们走过的地方,植物的名字。我的合作者往大理石雕像的手里放了一束杜鹃花;我们一起收拾一小片花园,一起去看搬家大甩卖;我们开车去海边;我遇见了一个述说自己逃脱大规模谋杀经历的女人……我在努力清空我的大脑,只保留那些有意义的事。 之后我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下来,例如:
“在喝咖啡时,我和艾伦把目光从报纸上移开,发现邻近有人在进行搬家大甩卖。今天应该是个大热天。我们经过的第一家摆满了各种神奇的物件。艾伦从那一堆纸袋中捡了一个打开,里面是琥珀色和黑色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珠子,一条断裂的染色缟玛瑙项链,还有一条20世纪70年代的名牌短裙,由一袭铬蓝色泰国丝绸剪裁而成……”
“今天我和艾伦都穿着绿色短裤配白色T恤。他脚蹬一双帆布篮球鞋,一只红色,一只蓝色。而我穿着一双破破烂烂的凉鞋。我们的身高体重相仿,但是他的肩膀和躯干肌肉发达,胸部平坦,腰很细……他是非常英俊的。那个负责收钱的男孩一直在目不转睛地打量他。艾伦一如既往的耀眼,而车道也一如既往的炙热。”
这些都是日常细节的组合,类似于拼接,读来犹如母子之间的猜谜游戏。而就是这些细节,让原本拖沓、无趣又晦涩的书籍起死回生。 所以,作家在写不出来的时候该怎样继续写下去呢?请相信你的短期记忆,你的感觉,以及你记录细节的能力,这些将引导你找到写作的意义。 大家可以做这样的写作练习: 暂时把你手边的文稿放一放,你现在需要走出去搜集细节——各种景象、气息、味道,那些在你生命中经过的人们的对话,都是写作的素材。
- 带上记事本或电脑,随时随地都能继续你的创作。千万别再坐在书桌前了。
- 留心观察你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你和别人的对话有没有变化。注意每一样东西的细节。邀请某人吃午餐,为什么选这家餐馆呢?你的客人对服务员说了什么?记录你上班通勤路上所经历的一切。你为什么挑了一双配色奇怪的运动鞋?你有与人争辩过吗?把这些都记下来,仅仅是记叙情景,不要任何分析性的文字。
- 打开记事本或电脑,把你每天记得的事都写下来,能写多长就写多长。
- 这样外出采风几天后,便可以收拾收拾坐回书桌前了。
阅读你新写的内容,选取3处在细节上能够承上启下的地方作为分界点,然后把你的文章剪切为3部分,为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你可以再仔细修改一遍,然后在每两部分之间添上过渡段。 请不要忘记,你正在做拼接,你拼凑在一起的信息是要承载意义的。这些新素材或许就是你以前写作过程中忽略或缺少的部分。或许你用这个方法能创作出一篇甚至多篇新的作品。或许你会发现你在剪辑新的记叙、对话、描写时,依旧保持着你之前的写作风格。
请记得《等待戈多》的作者萨缪尔·贝克特的名言:“我写不出来,也要继续写。”这是真正的灵感之源。

03
大部分故事并不是灵光一现的产物
书目推荐

作者寄语
在作家当中,“情节”这个词会引起恐慌。主要是因为情节被当成了“伟大的创意”的代名词,提出这样一个创意的压力会令人窒息。这种想法只会让人徒生烦恼,因为伟大的创意只是随着灵感时隐时现。
本书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情节,不仅仅与一个伟大的创意相关;相反,好的情节是众多创意和写作要素的集合体,包括人物、经历、悬念和上下文。大部分故事并不是灵光一现的产物——相反,最好的故事是人物和层层推进的悬念冲突的有机结合。
这不是一本关于规则和教条的书,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都围绕着关于故事的古老原则。这些原则支撑了数千年来的文学作品,是一切伟大作品的核心。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许是在一间政府办公室里,你被问到你母亲的身份证号码、你父亲的出生地,你忽然惊恐地发现,自己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那些你自以为最熟悉的人。因此,更别说那些你一时兴起创造出来的虚构的人物。 要正确地给你笔下的人物注入生命力,你必须做一些功课,一丝不苟地询问自己关于人物内心生活和表面生活的全部细节。
一旦全部细节罗列在你眼前,捕捉人物特征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就会成为可能。细节将指引你,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人物和情景,冲突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的任务是塑造截然对立的人物并把他们放在一起,当他们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冲突:在《单身公寓》中,一个敏感、有洁癖的怪胎不得不跟一个迟钝的邋遢鬼一起生活。有了这样强有力的设定,挑战就不再是如何制造悬念,而是如何控制悬念。

04
写作经验:一张处方
书目推荐

作者寄语
睡觉之前,拿起闹钟,把闹铃设置得比你平时起床时间早两小时。 睡着了。或者没有睡着。不管怎样,闹钟一响就起床。 手里拿一杯咖啡,或茶,或其他能让你放松的东西。现在立即走到你的书桌旁。坐下。睡眼朦胧。打开电脑。 做一个写作方案,大概花两个小时。不要抱怨。
第一步:持续两周都这样做。你的身体可能有发热、疼痛、无精打采的感觉。忽略这些反应。它们都在预料之中。
第二步:持续两个月这样做。持续一年这样做。增加和你这位“施虐狂”相处的时间。服从ta。疼痛难忍、想入非非、自我怀疑,这些都是典型症状。继续。病毒已经开始在你身上扎根了。
第三步:祝贺你!你现在已经成功被感染了。写吧!用你的余生去写作!

更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意写作书系”书目推荐: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刁克利著,2013年10月
- 《创意写作大师课》,于尔根·沃尔夫著,2013年6月
- 《开始写吧!: 科幻、奇幻、惊悚小说创作》,劳丽·拉姆森编,2015年11月
- 《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第十版),珍妮特·伯罗薇著, 2021年6月
- 《经典人物原型45种——创造独特角色的神话模型》(第三版),维多利亚·林恩·施密特著,2014年6月
- 《经典情节20种》(第二版),罗纳德·R. 托比亚斯,2015年4月

05 那些殿堂级作家,都是如何写作的?


在文学创作中,绝大多数写作者都要面临这些基本问题,包括:作家如何处理时间和空间,如何进行语言的锤炼,如何把把握作家与自然、与社会、与民族、与故乡、与时代的关系,如何处理作家的个人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以及想成为经典作家还是畅销作家的困惑与选择等等。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或许那些经典作家最有发言权,他们的经验最令人信服。要成为更好的作家,向经典作家学习是最好的捷径。
比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戴维 ·赫伯特·劳伦斯的写作经验是:把个人的痛苦经历变成能够与社会批判相结合的成长的痛苦,和人生的探索。在成长中认识自身,认识家庭,认识社会。 比如,创作出《简·爱》《呼啸山庄》的勃朗特姐妹的写作告诉我们,简单的生活经历、贫瘠的环境与丰富的想象力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无论经历多么有限、环境多么贫瘠,只要有伟大的创造力与巨大的想象力,就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
在豆瓣时间专栏《作家的诞生——12位殿堂级作家的写作课》,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刁克利老师集合自己10余年的研究成果,历时2年的打磨,倾力为大家奉上跨越2800年文学史中的12位写作大师的的写作经验,为大家解答最基本的写作问题。
--特别献给--
爱写作,想要成为作家的你有一定写作基础,想要成为更好的作家的你有许多问题没有解答,希望向顶级作家学习的你作为文学爱好者,想要拓宽阅读维度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