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随评(十)帝国之初的“仁宣之治”与“越南战争”
明仁宗朱高炽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去世了,传说是李时勉气死的,这个可能性不太高。朱高炽早年作为太子监国多年,遇到的人也不少,像李时勉这种说话难听的大臣必然见过不少,何至于当了皇帝亲政之后受不了一个言官的几句话就死了。朱高炽死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其比较肥胖的身体,像他这样“三高”的状况,加上当皇帝后担子变重,而永乐皇帝朱棣一死,原来的压力消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血压升高,很可能发生问题,所以在47岁的年纪,自然去世是很有可能的。
不管怎么样,洪熙元年,仁宗去世,刚刚被派到南京去朱瞻基,永乐帝的“好皇孙”,当朝太子越过汉王朱高煦在山东的围堵,顺利地登基。这其中很微妙,为何汉王敢于阻挡太子的车马?有人说汉王朱高煦蓄谋已久想要夺嫡。但这有点不着边际,也不太实际,朱高煦已被永乐帝打压的不行了,并且从南京去北京的路很多条,怎么围堵?围堵的说法,在我个人看来,这很可能后来朱瞻基安排上去的一个名头。
这个名头,其实是朱瞻基后来“御驾亲征”的一个由头,很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
朱高煦早年想要抢夺其父朱高炽位子的仇恨,到了宣宗这里,最终是要“父仇子报”的。朱瞻基此人特别聪明,这是有目共睹的,包括治国、驭臣,都是很有见识和能力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放任汉王在山东,始终是一个后患,设定一个汉王阻击自己回北京继承大同的事,使得汉王显得“大逆不道”,很有利于自己将来对其发难。后来,机会终于来了,所谓汉王谋反被告发。
皇帝一路大军杀到汉王城下,逼其投降,水到渠成。将汉王幽禁“西内”,宁王等宗族又劝皇帝放过汉王,这一劝不仅不能救汉王,反而“速祸”,害了汉王,皇帝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最大政敌还被人支持...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汉王居然绊皇帝脚,然后被皇帝派人用大钟扣着,用火活活烤死。

去掉政治威胁,明宣宗终于坐稳了位子。
汉有文景之治、唐有贞观之治,明有仁宣之治。大的战乱被平息,人民乐于和平的环境,加上朝代之初政治清明,土地尚未被地主兼并,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目标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仁宗不是一个折腾皇帝,宣宗也继承了永乐帝的事业,继续优化政治结构,任用宦官帮自己驾驭群臣,多次出征北方,打击或者是说威慑北方的蒙古残余势力,应该来说,明宣宗的作为是高于一般中主的。
这一时期的大臣,已经不再是洪武永乐年间在战争期间出身的人了,文治水平也相对比较高。“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还有就是夏元吉等人,这些人比较实际,对于治国很有裨益,皇帝在不折腾的基础上,能够从谏如流。
这几个人中,夏元吉此人颇有可道之处。
或問原吉:「量可學乎?」曰:「吾幼時,有犯未嘗不怒。始忍於色,中忍於心,久則無可忍矣。」嘗夜閱爰書,撫案而歎,筆欲下輒止。妻問之。曰:「此歲終大辟奏也。」與同列飲他所,夜歸值雪,過禁門,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墮行」。其慎如此。
有人问他的“容人之量怎么学?”,夏元吉说:“我小时候,有人冒犯没有不生气的。不过,后来我开始在外表上容忍,接着在内心容忍,时间长了就没有不能容忍的了。”所谓“忍”是次一级的“恕”,忍是一种表面上的宽恕,经过时间的笑容,怒气得以稀释,就能做到实际上的宽恕,夏元吉的容忍方法,颇能给向着“仁恕”的启示。
另一个颇值一提的人就是那个被指认“气死仁宗”的李时勉。李时勉作为翰林编修进谏仁宗,请皇帝不要宠幸女人、要励精图治,说得也算是合情合理,没有非常过分的地方,至少比起后来海瑞谏诤嘉靖皇帝的话“好很多”!作为明朝言官以谏诤韦特色的人物,没什么大问题,仁宗居然受不了。后来宣宗登基,听说是他气死先帝,问他到底向仁宗说什么将其气成这样?李时勉说:
“臣言諒闇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
短短两句话救了自己的命。这两句话,其实是一句话,我对先帝所说的都是为了现在的皇帝你:所谓不宜亲近别的妃嫔,让皇太子不至于失宠,让皇太子不要离得太远,也就是让皇太子你可以顺利登基。本来不利的情景,让李时勉两句话扭转了,还让自己有了拥立皇帝的美名,李时勉绝对是个“政治太极拳”高手,借力打力,让他当人现在的外交官最适合不过了。
仁宣之时,对于交趾(今天越南)的战争已经发展了如同近代美国越南战争80年代的焦灼状态,明朝参与到了越南内部政权的争斗陈氏与黎氏的争斗中,前后几十年投入几十万的军队,最终一无所获,非常类似近代美国的越南战争。
“自(永乐年间)交趾内属者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数十万,粮饷百余万,官吏军民还者八万六千人,陷于贼及为贼所杀者不可胜数...”
这并不是说越南人多强,只能说越南人多么难缠。越南人要是强,早就赶走敌人,而不是等敌人自己走,这就是难缠与强大的区别。要是美国早点研究中国明朝的越南战争,也许不至于最后草草收场,如同我们要是早点研究明朝万历年间在朝鲜的“抗日战争”,也不至于后来让日本人得寸进尺,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重要启示。
历史的启示,不光是看如何由衰转盛,还要看如何由盛转衰,盛衰相生是无法避免的,可以做的就是如何延长盛世,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更常久。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