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Not Die Alone by Logan Ury 《如何不孤老终生》

前几天看到油管博主Ali Abdaal最新的视频在介绍一本书How to Not Die Alone。初看标题觉得有点意思,于是上网查了一下书的介绍,发现是今年新出的书,讲的内容是关于恋爱和寻找人生伴侣。

找对象难也是困扰当下许多人的难题之一,不分国界和性别。带着对书的内容的好奇心,花了几天时间把书看完,受益颇多。
书的作者Logan Ury,是一个有个性、有自己想法的人。因为对人类行为和关系感兴趣,她在哈佛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心理学,之后一直致力于研究恋爱行为和恋爱关系。她大学期间曾研究哈佛大学本科生看黄色视频的行为习惯并将这一研究写成了论文“Porn to Be Wild“(暗含哈佛学生看了许多的黄片)。
童年经历对Logan研究恋爱行为和恋爱关系起了重要的作用。Logan17岁之前的童年记忆是开心、快乐、幸福和充满父母的关爱。但不幸发生在她17岁那一年,在这一年她的父母突然离婚了,这突来的家庭变故对Logan打击不小。之后,她的“开心快乐幸福”的人生美梦破碎了。她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认为成功的稳定婚姻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从哈佛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Logan得到了在Google工作的机会。她在Google刚开始的工作内容是为色情片和性玩具客户管理广告账号。之后,她和行为科学家Dan Ariely共同合作建立了一个研究人类行为关系的实验室,叫the Irrational Lab。
通过研究,Logan认为人类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只需要采取两个步骤:
第一,认识到促使我们做出错误判断并因此付出巨大代价的潜在行为力量因素,比如有了恋爱对象后,却还总认为还有更好的人在等着我们的错误想法或是在共处过一段时间后,明知这段关系不适合自己,却还是继续深陷不知及时止损推出等等。
第二,学会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转变行为实现目标的新系统。
Logan认为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做决定的学科。而人类是非理性的动物,经常做出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Logan本人也被一个十分重要又普遍的问题所困扰:人类如何寻找到爱并持续爱的能力?
Logan并不是想当所谓的恋爱专家,去给别人提不科学的恋爱建议。事实上,在她的客户眼里,她就是恋爱专家。在Logan写完这本书的书稿后,她担任了约会应用Hinge恋爱关系科学部门的主管,通过这份工作,结合她在Google工作时积累掌握的行为科学方法,她能更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实战运用自己书中提出的方法帮助用户约会成功。
爱可能是人类的自然本能,但恋爱不是(While love may be a natural instinct, dating isn’t.)。谁都不是天生就具备选择适合自己伴侣的能力(We are not born knowing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partner.)。Logan在书中也一直在强调,良性的恋爱关系是通过双方努力共同实现的,不是简单的发现(Great relationships are built, not discovered.)。一段持续的良性恋爱关系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产生的,它一定是经过了双方共同的努力创造的。
整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共三个部分,共18章。
第一部分,1—7章。先分析了为什么当下约会恋爱变得更艰难的原因,之后通过小测试明确自己的约会盲点(dating blind spots)————阻碍约会成功的因素,但可能自己意识不到。通过分析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了解自己是哪一种类型及如何对自己产生影响。第七章指出我们约会恋爱的目的是要找人生的伴侣,不是舞会搭档。
第二部分,8—12章。分析当下的约会软件的利弊,给出了如何避免约会软件设置的陷阱的方法。运用好约会软件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陷入网聊太深,还是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确定进一步的发展。约会恋爱不是工作面试,不要因工作面试条条框框的限制影响约会恋爱。摒弃约会恋爱要有爱情火花的错误观念。即使你感受到了爱情火花,也不意味着接下来的关系就能成功;即使双方一见钟情,也不能保证后续的关系是稳定和良性发展的。自己学会判断什么时候进行第二次约会,进一步发展双方的关系。约会的黄金法则:不要用自己讨厌被别人评价的方式去评价别人。
第三部分,13—18章。当双方都感觉约会不错,可以进一步发展时,这时要讨论如何决定恋爱关系中出现的关键点问题,如如何明确双方的关系,是否决定进一步推进双方的关系。分手了怎么办,如何体面的和对方分手,如何排解分手带来的苦楚。在决定结婚前,需要明确的几件事情。维持稳定的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有哪些诀窍?
三类约会盲点(dating blind spots)类型
一是浪漫主义者(the Romanticizer):想要灵魂伴侣,想要永远幸福,想要童话般的爱情。认为自己单身的原因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于是苦苦的等待,等待梦想情人的出现。爱情宣言:该来的总会来的(“It’ll happen when it’s meant to happen.” )这一类型的约会盲点对恋爱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是完美主义者(The Maximizer):为了寻找到最佳的选择,热衷于做各种研究,直到确认找到了最佳选项。做决定前小心翼翼,直到百分之百的有把握后才做出选择。爱情宣言:为什么那么早就安定呢?(why settle?)这一类型的约会盲点对伴侣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三是犹犹豫豫者(The Hesitater):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还没有做好约会恋爱的准备。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过高的择偶标准。直到确信自己完全准备好了,才会开始行动。爱情宣言:未准备好前我将耐心等待(“I’ll wait until I’m a catch” )这一类型的约会盲点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
CQLTM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6 19:41:13
-
N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5 17:16:33
-
YoungFore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7 18:55:49
-
Ronnie Ma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1 20:56:12
-
皮蛋solo粥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26 17:58:06
-
七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17 01:26:17
-
CoolKid.✨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5 07:18:32
-
lawkarwa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2 1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