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千零一次回到家乡
我觉得吧,先不说钱的事,别的承包商开着悍马汉兰达,底下的小工头端茶递烟,而我戴着羊毛帽满脸胡渣,偶尔叫来几个本地临时工,就要充起一个工程队的样子,公司应该先给我颁个奥斯卡奖。长时间缺少正常的人类社交,长时间没有见到猫,长时间没有看到海,我累了。想了想,可能还是要写写少男日记才行。
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个坐不住的人,东跑跑西跑跑,工作了依旧东跑跑西跑跑,跑到休假时,好像回家呆着就变得理所应当了。
这次回家,第一要务是海,出差太久,把身上的海的能量都用光了。
我们在污水处理厂处上船,以前的渡船就从这里启航,一会就能抵达妈屿。记得幼儿园有一年的春游非常离谱,我们一朵朵穿得正如春天的花朵,小书包里装满了一元两元的快乐零食,然后巴士载着这些花朵来到了污水处理厂,老师组织我们在门口的草地野餐。
饭后活动果然是参观厂内设施,我还记得反应池上的人行道很窄,只能供两朵花朵并排通过,且只有一边有栏杆,所以大家都抢着走里侧。刚进厂时,我看见有人匆忙跑进控制室之类的小房子,脚下的铁窟窿里才哗啦啦响起动静,好像没有其他花朵对此感到困惑。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跟妈妈说了,幸好她也还记得,否则都要以为是大脑自己加工了的回忆。后来处理厂跨过马路向海的一侧修起了围墙,大家都看不见朝海里排放的液体,今天是个什么颜色。

穿过围墙,我们乘上带船舱的木质小渔船。这种船在海湾里最为常见,行动灵活来去自如,下网捕捞的渔获是本地食客最爱的本港海鲜。海鲜越捕越少,不少渔船就做起了拉客出海钓鱼或游泳的生意。

很快路过妈屿岛,穿过海湾大桥桥墩,内海湾的入口开始有些轻微的风浪,我把板凳搬到船头,开始充电。妈屿岛的不远处是鹿屿岛,岛的周围布满礁石,应该是个不错的钓点。
鹿屿岛上的红色小灯塔,和表角灯塔一同建于1880年,全国编号28,直到边上修起了更高的灯塔才退休。每次过海都会注意到的这个东侧小岛,我一直以为叫“德”屿,也不知这个“鹿”字怎么来的。鹿是没有,狗倒是有很多,据常年渡海的泳者说,经常有人上岛被一大群野犬吓到。

有报道讲,守塔人养了不少狗来防野猪,而更多的说法是,十几年前,一些权贵在岛上大兴土木,未经许可修建了七幢别墅,甚至从几百米外的妈屿引来了自来水。被报道后这些违建还未完工就被拆除,只剩被带上岛的看家土狗留了下来,成为鹿屿的土著。

潮水逐渐上涨,前来咬饵的是一些黑鲷,个头很小,小于我的垂钓技术在这种水流速度下可以掌控的手感,不过甩杆收线的感觉依旧很棒,就像一点又一点,把自己钓回海洋。

太阳逐渐向礐石山后坠下去,我赶紧换了裤子跳下海,而此时潮水已经完全没过礁石,咸淡适中。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啥事比看夕阳更令人心情舒畅,那就是躺在海面上看夕阳。


作为一个普通城市人,想到“家乡”俩字,训练过的大脑首先会浮现有巨大阴凉的古树,特别老的老人和特别小的小孩,爬满植物的平房和漫山遍野叫不出名字的农活,类似这样的名人的家乡,再不济也是一个车水马龙的县城,挤满了整个祠堂烟火缭绕的离奇故事。
可作为一个普通城市人,小时候住的楼房砌着蓝白马赛克外墙,垂着气根的大榕树长不过园林局的电锯,盗版CD网吧发廊猪脚饭,现在都挂着同样配色的招牌。普通城市不够大,没有大到足够和他四百个弟兄区分开的程度,市中心的祠堂里也不会有名字。
回到家乡,除了极致的熟悉感,楼房外墙是马赛克还是假欧式风格,车牌上写的是哪个字母,似乎都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听朋友说,老市区的汕头旅社经过美颜后,“汕头”俩字成功化身小红书可人儿,马路边排着长队等着合照,也许是凹造型体力消耗太大了,边拍边发出“这里拍照太渴了”的惊叹。
自从影视基地落成后,我再也没靠近过小公园了。想过要写点什么骂点什么,可自己从没住过骑楼,也没在百货大楼里买过东西,小公园于我最多只是一个符号,一种对家乡仅有美好特质的想象。这种生气里面更多的是惋惜,惋惜嘛,捏一捏挤一挤,就只剩算了吧。
我的童年是在珠合市场附近,蓝白马赛克外墙,这次回来,发现肠粉店用上了扫码点单,依旧粉薄蛋厚能顶饱。点开小红书他们说,来汕头就要喝什么绝绝子潮茶之类的带画饮料,于是到隔壁一人买了一杯欧吉,浓郁的香精味,卡拉胶满满的布丁,每嚼一口,都像在为地球母亲解决塑料问题,这才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潮茶嘛。


有了万象城之后,普通城市终于在一个区域内,做到了与大城市零时差。从你不怎么需要的,到你肯定不需要的,再到你怎么都买不起的奢侈品商店,连布局都同大城市一模一样,除了低楼层的那家大超市不怎么售卖有机农产品,而且凑热闹的大叔会叫它万客隆。

凑热闹的过程让我想通了一些事情。这里汇集的人气,是从南国商城延续下来的,仔细想想,左边一个肯德基右边一个麦当劳,顶层顶着一颗巨大牛肉丸的建筑风格,竟然也能算是一个短暂时代的百货大楼。只是它们都随时会被替代,对于外来的或者后来的人,着实没有任何值得了解额外信息的意义。
据说在万象城开业当天,对街的综合体派出了大玩具坦克,炮口直指大门,轰向排大队逛大商场的男男女女。

远离海洋的日子,是赶海视频给了我一点点慰藉。所以刚好又是一个退潮的下午,我们带上外婆到沙滩去碰碰运气。疏港大桥附近,濠江出海口西侧,也就是南山湾的最东端,从地图上看就知道是个赶海好地方,这种带犄角的长海湾尽头汇集了各种垃圾,以及贝类。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犄角其实是汕头的另一个无人岛礁,西屿,分为两部分,除了特别高的潮水,它们都靠着沙滩与陆地相连。

事实证明,一个假期的大退潮,早有无数赶海爱好者持械就位,在海水还没退守的位置就开始上上下下扫荡,更不要说还有扛着锄头提着桶的职业营生者。看着自己手上的玩具勺,当然就不继续加剧南山湾的赶海内卷啦。


不过午后的阳光撒在赶海人身上,海水呈现出一种果冻的质感,比手指还小的小斑猪在礁石一侧的浅滩闪动觅食,这片海滩的一切都在为我加速充电,直到,我发现那些职业营生者的背后是一位凶神恶煞的老板,声称承包了这片沙滩,里头的文蛤都是他们养殖的,到处阻止市民挖蛤,连单纯挖沙筑堡的小孩子都上去检查一番。

仔细一看,我们这种赶海爱好者都是在潮水线附近,观察贝类留下的鼓包进行单点收获,而他们不是;职业运动员集中在离潮水线更远的高处,地毯式地下锹,关键是下挖的深度要达到一锹,基本上每下都能有收获。

我猜是因为更强壮的贝类会在退潮时钻得更深,所以他们的收获也就更有活力,市场价值也就更高。我试着跑到沙滩另外一侧,用塑料玩具勺使劲挖出一锹的深度,竟然连着挖出了好几个漂亮的文蛤,这一下直接把他们看呆了,连忙跑来阻止我。情绪控制失效,我和妈妈跟他们大吵一架,期间瞄到我爸提着桶从边上溜走了,也不是故意的哈。
想过要去哪举报一下,不过大概率是无效的,大概率也真的是人家承包的。这个普通城市的市区里,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沙滩了,大海就是一块蛋糕,这块被切去当码头,那块被围去作别野,不是他家的就是公家的,留给我们的就只剩没有奶油没有糖霜的水泥堤岸了。
有时候爸爸会说起以前在市区的哪哪哪就能钓起多大的鱼,所以,生活真的越变越好了吗。

现在住的地方,已经没有蓝白马赛克外墙了,下楼五分钟就能走到海边,当然是水泥堤岸的海啦。往另一个方向走,会遇到一条通海的小水沟,沿着水沟一直走一直走,尽头是个大工地,一座在建的红树林公园,曾经是一片湿地,叫苏埃湾红树林。


很遗憾没有见过它原先的样子,在濠江区人民政府网,濠江区地方志办公室是这样描述这里的:
苏埃湾红树林湿地,位于达濠岛北部海岸,西倚笔架山,北观汕头湾,面积9.1公顷,是沿海湿地面积较大、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自然生态区,有桐花、秋茄、海漆、假茉莉、木榄、黄槿、老鼠勒等9个红树林品种。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华南地区候鸟迁飞的主要通道和鸟类栖息繁衍区域之一,每年经过及栖息的鸟类可达10目23科71种,总数多达10万余只。常见的鸟类有小杓、绿翅鸭、黄嘴白鹭、黑尾鸥等,甚至也有黑鹳、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蛇雕、白尾笋雕、黑耳鸢、黑翅鸢、红隼、燕隼、游隼、普通鵟、凤头鹰、鹗、褐翅鸦鹃等十几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苏埃湾湿地还发现有野猪,以及汕头境内首次发现的“桃花水母”等珍稀水生动物。

据说公园规划占地面积一千亩,要花掉一个多亿,要“在最大限度保护原始生态资源与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还要“建设环红树林公园碧道和红树林科普广场”。而我眼前看到的是,被沙土填平的湿地,被加固规训的河岸,马路穿过一分为二,另一侧是修坝围起的鱼塘,潮水褪去后,河道露出养殖生蚝和固定地网的竹竿,有一小群可怜的红树林躲到鱼塘背后的角落里,好像鱼塘不在它们就会被清出家门一样。而白鹭们都聚集在小水沟的尽头,沟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罗非鱼为产卵筑的巢。
一片湿地,可以像一座建筑一般,先推成废墟,再原址重建,这一直是我脑袋里的一个地雷,每每想到都会爆炸一次。




假期的最后一天,是个海不蓝的阴天,蹭着免路费上南澳岛买菜去。小红书的情报有误,十二点左右才会有回港的临时鱼市,而不是下午四点。不过位于后宅的山顶市场虽小,也有足够的海鲜种类可逛。


南澳的市场价格都是论公斤计的,所以讨价还价时还得快速除以二。活的兰花蟹一公斤四十,直接清蒸饱满鲜甜,新鲜到发光发亮的银鲳一公斤三十,煮黄豆酱“卖田卖地也得吃鲳鱼鼻”,一大坨沙毛全包二十块,留着焖萝卜干,还有不少奇怪宝贝只能怪自己胃口太小。






什么时候才能做个真正的岛民呢,我已不能再更加ready。
因为免路费的关系,呈现灰蓝色的海滩也不少游人。山上来的淡水,在巧妙的拐弯前形成了快乐的径流,如果我也是孩子们的其中一员,难以想象这会是多少公升流过的无所事事的快乐时光。


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只为自己的景致而喜悦了,可能是从事旅游行业的关系,除了依旧害怕人多,看到本地人外地人在易得的场景里获得快乐,同样给我带来快乐。


离开之前,海面飘来了一长条卷轴云,像根法棍,以一种云的速度接近沙滩上的人群。不久,珍贵的雨水登陆了南澳岛,潮汕大地终于终于在变成沙漠前下雨了,并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建设了好几年的海绵城市淹成了东方威尼斯。


据说,男男女女心心念念的万象城开业大吉,第一次遇到天降发财雨就漏水了,也许真的是对门的玩具坦克打的呢,噢我爱这个城市。昨日的节目内容就是这些,未来不同时间我们一起来了解世情关注民生。
火山口主烤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玛利亚岛何以成为袋熊之岛? (35人喜欢)
- 这一次我要做个好学生 (65人喜欢)
- 珀斯or霍巴特?帮我选一个城市生活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