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后,我把家里上千万的艺术品拿出来卖
我原以为自己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奉行着藏品只买不卖的理念。各位别误会,也没有想传给后代或者捐给博物馆造福人类的意思。只是想死后抱着画一块被烧掉献祭,期望能升入到一个艺术家专属天堂之类的地方。
奈何,今年的疫情彻底锤爆了我作为文艺青年的矜持。我看了眼账户余额,计算了目前在上海的生活成本。我决定为我珍藏许久的艺术品办一场售卖会,不然我今年就得去见梵高。

10:00
时间是2020年6月26日,端午节假期的第二天,我开始为我的“孩子们”准备一场庄严而免费的告别仪式。
得益于这些年新媒体工作经验,我花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做好了一本售卖图册,里面包含了每件作品的基本信息。甚至还设计了一版精美的海报,同时具备邀请函、图册封面和宣传册三种功能。

14:00
售卖场地定在了刚刚组建的微信群,我为之命名“落魄富少艺术品售卖会”。采取各种极端手段,对我身边的朋友,朋友圈、以及朋友的朋友进行高密度的微信群邀请轰炸。在开始的一小时就拉到了200+人。
以致于收获了朋友们一系列的亲切回复。
“是不是被盗号啦?”
“滚!”
“你谁啊?”
“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

嘁,这群人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真可惜。
18:00
组建微信群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几百个陌生人处在同一个密闭空间里,难免会有人压抑不住自己的兽性——开始打广告和乱加妹子。
既怕它太闹,又怕它不闹。所以要一边往外踢人,一边还要往里面加性格好的气氛组。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听说过的那种,一边往水池里加水,一边往水池外放水的变态。
可能是因为我画册做得太好的关系,在准备售卖会期间居然有三四个做艺术的朋友问我,能不能搭着他们的作品一起卖,甚至还讨论起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那一刻,我有点飘。
20:00
我在设定好的开场时间准时出现,给大家讲解本次售卖会的形式以及分发画册,尽量扮演好一名威严而专业的群主。
“本次售卖会将会以鉴赏会的形式呈现,群主会对每一幅作品进行讲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线上参与讨论,也可以直接加群主进行购买。本次拍卖会正式开始!”
我快速地复制着提前准备好的演说文稿,脸上闪过一丝自信的笑容。

20:02
为什么才过去两分钟,我就又要写下来呢?因为在我介绍完规则之后根本没有一个人说话啊!空白时间这么久,我总得说点什么吧!

到底怎么回事啊!是我过于威严了吗?还是信号不好?欸,不管了,艺术品放出来肯定就会引起激烈的反响!
“下面是我们今天的第一幅作品……”
20:05
根本就没有反响啊!群里说话的除了我女朋友就是我女朋友找来的气氛组!而且来来去去都是一个人蹦跶,这也太容易露馅了吧!
话说我们只请了一个气氛组吗!刚才打广告的那几个要不要再拉进来?!

“……诸位有什么想问的吗?”
“不知道问啥……”
20:10
真正的艺术品一定是有生命的,不然无法解释我此时的感觉——我的艺术品们不想离开我,甚至想给我养老送终。
十分钟讲了五件作品,其实每件作品讲解时间只有十五秒,剩下的都是“哇”、“好棒”、“不错”之类的评论和长久的沉默。敷衍的像在看一部老旧的毛片,看着演员们过时的打扮和体位却又很努力的样子,你只能礼貌地鼓掌。
不能让观众们白来一场,抱着这种心态,我又兴致勃勃地表演了起来。
“我们再来看下一幅……”
20:45
具体时间记不清,一个小时不到的样子。售卖会在一片安静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和结束。
在讲解的时候我惊觉,好像很久都没有这样看过这些画了。哦不对,应该是我很久都没有好好看过任何艺术品。

以前老喜欢《空城计》里的那几句,“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彼时经常挂在嘴边,心里自命不凡。殊不知这话,还有高人添了后半句,“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26岁以前,我从未慌张。
26岁以后,我发现慌慌张张,才是生活日常。
我以前不懂。 为什么有人不看风花雪月、云卷云舒。
现在懂了。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慌张。 慌张的人,只想活命。
两星期后
售卖会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起码我的微信列表里又多了几个卖不出画的艺术家和买不起画的收藏家,下次再有活动的时候可以多一些专业人士捧哏。
买不起画的藏家说,自家公司倒闭了,要等些时日东山再起才敢买画;卖不出画的艺术家说,回去就把颜料盖拧紧点,最近画画的时候省点颜料。
这篇稿子成稿的前几天,我的朋友圈被苏富比晚拍成交价格刷屏。我才意识到,2020年的春拍来得特别晚。看着那一个个过亿的成交价,感慨无论什么时代,都会有有钱人。
我一边幻想着,自己的藏品日后涨到千百万一张,一边默默地把他们挂上闲鱼,希望早日出手。

这真是一个艰难的时代。
(成稿于2020年7月17日灰白宇宙公众号)

-
左道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1 17: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