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栯赏】第二回座谈会(上)
栯赏第二回座谈会 2021年11月
座谈会评委介绍
M——栯赏发起人,期待试探想象力新边境的作品
B——某知名出版社的不知名编辑
H——某白井神教信徒
L——日常之谜原教旨主义者
U——《少女不十分》粉丝
A——本格推理的叛徒
R——杂食派推理读者
S——被推理流放之人
M:第二回座谈会开始啦!第一回结束的时候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有第二回呢…… 虽然很想现在就说“最开始大家就随便聊一聊好啦”,但总之开场还是会有些话必须要说——首先是欢迎第二回开始新增两位评委,R和S!在新增评委前后,已通过讨论决定,栯赏评选规则中出现两项改动。其一,目前的八位评委常驻,此后除非有评委主动退出,将不再新增评委;其二,本次座谈会八位评委到齐的情况下,需要获得四位评委的赞同获奖,作品才会获得栯赏。
M:新增的两位评委给出的介绍都和“推理”有关呢…… 现在的评委阵容里“推理”的浓度果然还是很高的。虽然创立时完全没有作为推理奖项,但发展到现在,果然要想获得多数评委推荐还是需要考虑下投稿时的推理属性么?在第一回座谈会的最后聊过“大家希望在接下来的投稿中看到怎样的作品”,想先请R和S也聊一下吧!
R:哎,其实虽然介绍里有推理,但是完全不在意推理要素来着(有些篇目如果没有推理的话可能更好一点)。还是希望能看到“更适合自己点子的氛围”这样的作品(这种说法是不是太绕了一点)。
S:一上来就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啊…… 对我来说果然只要有趣就可以了吧,之所以介绍里出现了推理,只是出于一种对离开舒适区的恐惧吧。但其实不需要推理也没问题的。
S:不过话是这么说,如果是打着“推理”旗号的文章,我也会在那方面拿出相当高的要求就是了,毕竟很多时候这个词有种带着其他评价维度的豁免权的味道。
U:不过看到有科幻作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认为是科幻推理,而不是纯科幻,其实大家都有局限思维吧2333
R:果然还是要看作者着重在哪一方面吧,我也不太喜欢把一篇作品细分为科幻或者推理,但是看到结构上应该高潮的地方作者选择了怎么写,或者在行文的侧重点方面,还是能隐约感觉出这篇偏向于科幻或者偏向于推理。
U:回到话题,喜欢看到的作品……还是短而精悍的那种吧,像017那样。
L:希望可以看到故事性更强的作品?本期好几篇开篇感觉都可以作为一个更有趣的故事的开头,可惜后续的发展就偏离故事性了......
R:补充一下,我最喜欢的类型还是自始至终能保持统一性,然后能很好地在故事中表达自己所想的点子或是观点的作品。(接下来说的好像更适合在总结的时候说?)就像L说的,这次的作品很多都没能做到前后的统一,所以光是能做到这一点就非常感动了。
M:好了,下面就开始讨论投稿作品啦。
以神秘的孤岛事件为开始!
——《尾鸥濡岛事件》(作品编号:015)
H: 期待已久的八嘎推理!本文讲述了失去记忆的五名漂流者来到一个孤岛之上,在探寻着过去以及猜测自己目前所扮演的身份的同时,其中一员竟在密室中离奇消失的故事……以上是助手赤写给侦探惠的挑战信的内容。
对于密室消失事件的多重解答角度不一,但主要是围绕叙述性诡计展开。而真正的大梗则令我一瞬间联想到仓阪鬼一郎——包括题目在内的文字诡计由于个人的阅读经验早已洞察,所以很期待作者的狂气布局。果不其然,真相部分是近乎绝无仅有的一类叙述性诡计,在这里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巧思。
不过很可惜的是,尽管有着足够好的解谜篇,谜面部分的乏味令读者很难入戏。包括以〇〇〇〇代称和〇〇〇〇〇这看起来非常随意的〇〇,令读者仿佛是在小说中看一幅抽象画,很难抓住重点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地谜天解。这里希望作者在有能力的条件下,读一读仓阪的“三四五八”馆系列,可能会对作者有所启迪。
U:感觉非常犯规的一篇文…… 前半部分的叙述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非常缺乏常识感,但是为了可能存在的伏笔又不得不仔细看,观感差得一塌糊涂。作者可能是西尾兼麻耶粉,尾鸥濡岛这个名字和鸦濡羽岛有所关联,包括岛上的五人神神叨叨的对话也似乎是想模仿斩首循环的风格,在助手赤出场之后又带了点麦卡托那味儿,但是作者可能并没有这个实力去致敬。尤其是事件发生前后的描写,非日常感达到了顶峰,给我一种非常怪异的感觉。
终章确实是比较有意思,几个关联第四章解答的伏笔也都回收回来,但是也只是做到自圆其说和出其不意,可能和读者产生不了什么有效互动,要说翻回去看吧,前文又写成那个样子……所有的震惊都源于〇〇的盲点这个思路比较赞赏,其他部分都不太好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笑)。
要说喜不喜欢,总体还是偏向喜欢的,但是恐怕不会往外随便推荐那种。
R:非常认同U对叙述的看法,全文基本都是用那种装腔作势的语气,并且用一些看似不同实则重复的哲学思辨,导致观感非常不好。另外最后对解答的再解答部分不错。
A:推荐。大梗很有趣是我喜欢的类型,这样meta元素的梗其实并不是多么新颖也见过不少类似的作品,但对于这样看起来比较“儿戏”的梗作者能拿出这么严肃的态度去完成,而不仅仅作为一篇戏作来写,我是非常欣赏的!一些有趣的创意可能就在我们日常谈笑中产生但很快又会被当做是玩笑而忘记,如果抓住这些“玩笑”并认真对待才有可能完成像清凉院流水或是山口雅也某些惊世骇俗的小说那样的作品啊hhh(x)
不过阅读下来还是感觉作者的文风和最后展现的诡计效果多多少少有些违和,正文和解答的割裂感还是存在的。
M:我也很认同最后很有趣的观点,但是前面造成的割裂感确实很可惜…… 如果说有些短篇前面都是为了最后那么一下来服务,那么我觉得这篇的前面更像是为了作者自己的趣味而服务,我没能被感触到还是很可惜的。
S:这篇我还是喜欢的,但可能还不到推荐的程度,因为会顾虑到口味问题,属于那种比较抓电波的类型吧。整体来说在定位上是趣味性高于一切的作品,个人觉得非常适合高校社刊的氛围。
第四章的那个诡计个人真的挺喜欢的,而且具备相当的延展性(有过类似的构想),并不只存在于baka推理中。
一定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结尾侦探的回信里开始不自信了,以读者的角度来说,这会导致幕后的作者突然冲到台前求我多多包涵,有些出戏。
B:这一篇故事性不错,但是脑洞太超脱了,最后根本让人无法接受。前半段的事件篇很抓人眼球,与此相对的,解答篇的叙述有点拖沓冗长了,也缺少一些真正能让读者脱口而出“哇塞”而不是“卧槽”的东西。(补充:嗷我懂了,我没怎么看西尾和麻耶,所以总感觉到怪异,大概还是我自己的问题哈哈哈)
U:回看解答篇依稀可以看到作者掉的头发w
L:从标题就可以感觉到的西尾倾向,和西尾一样感觉都相当电波?阅读体验要说的话很接近016,都是个人倾向太强烈、没对上电波的作品。
M:估计大家基本都是015和016放一起看的(毕竟很久才会收到一篇投稿),我感觉体验上还是差很大的。感觉是对待“反转”这个词本身的观点就不一样了。
R:提起麻耶就能理解了,现在一提到麻耶风就会出现一些特意求怪求奇的作品,虽然本人很喜欢,但有时候有些作品在这方面太过偏激了,有种“为麻而麻”的感觉,不知道其他评委怎么看?
U:如果这篇有更多说不通的地方,那我倒是同意R的看法。不过作者应该也是在点子之后有思考过怎么去安排吧。
R:啊,并不是在说这篇(试图岔开话题)。
H:大胆的尝试对于创作者来说还是值得鼓励的,但建议还是在打磨作品时注意将崩坏感合理化
(意思可能表达的不是很准确)。
U:怎么说呢……这个“为麻而麻”好像有时候也不是作者能控制的事情吧,希望以后作者能多回头看看,有意修正一下自己的思路。
R:啊,我想说的就是H的意思。
M:我也好像更理解了。
如果痴迷于反转……
——《缇安堂岛事件》(作品编号:016)
R: 能看出作者想要不断反转的心思,但可惜因为每一次反转还没立稳就急着抛出下一层反转,因此整体读上去有点混乱。如果能稍微梳理填充一下的话一定会更加好看吧。
H:采用倒叙手法描写的孤岛连环杀人案。开头的部分有很强的《歪曲创世纪》的既视感,还好不是同一个路数…… 整体上推理成分不多,情节发展主要凭借身份的再挖掘和连环巧合。
R:啊,怪不得有既视感,确实是让我想到了那本书。
U:看到一半已经基本可以确定这篇走的是《〇〇〇〇〇〇》的模式,所有人都〇〇〇〇〇〇〇,在〇〇〇〇〇〇的情形下通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一人。模式是经典模式,但是要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则不是那么容易,加上作者写得过于简略,就像是几个名场面集合的预告片一样,很多情节刚刚产生好奇心才发现作者已经结束去赶下一个场子了,这点还挺伤读者的心的。
M:《歪曲创世纪》的既视感这点确实有欸,万一真的往那里发展下去反而会觉得糟了吧。话说写得过于简略这点,有点想到读客的那句“零废话”的宣传,感觉这种模式不是很适合类似暴风雪山庄的反转作品?
H:我觉得加几个幕间进行旁白式的讲解可能效果会好一些。纯粹的“零废话”可能会让读者觉得节奏过于紧凑,没有喘息的空间。
R:确实读到一半就有点放弃思考了(明明篇幅那么短)。
U:同R。
S:同UR。(如果我说早一点就能出SR了,可恶?)
R:那还是UR更好?(重点错)
S:直接出了UR这个游戏你就不会氪金了。
H:“UR”CP锁了(误)。
M:比起上一篇明确用了西尾neta,标题就写什么缇安堂岛这种意义不明的名字也很怪啊。
R:啊对,为什么标题是这个缇安堂岛,有点好奇。
S:不是单纯的谐音梗吗……
M:再看了眼好像没有直说,果然谐音梗是唯一的解释么……
R:哎,什么谐音(痴呆.jpg)
U:“天堂岛”。
M:结果这篇的讨论区感觉好乐!
S:痴呆.jpg
L:原来是谐音梗,痴呆+1
H:笑死2333
R:这有什么意义吗!(摔)
M:能够重复“痴呆.jpg”就算是有趣了!在作品外意外的地方贡献了欢乐耶。结果对R来说变成奇怪的盲点了,明明回忆起来在推理小说里谐音梗还是挺多的。(大笑)硬要解释的话明明是美好洋气的地名结果却发生了很多离奇事件的反差感。
B:所以其实这两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吧,为啥风格会差这么大呢?
R:居然是同一个作者写的?
B:从篇名猜的XD 第一眼就这样觉得,我还不清楚真相。
R:啊,原来是猜的。
M:这里需要揭晓答案吗?其实不是同一个作者…… B的推理大失败!
确实地让点子成为惊喜
——《静滞》(作品编号:017)
U:喜欢(直接)!短小精悍的必杀型作品,“静滞”的描写越详细,随之而来的解说就越令人着迷,这种反差感正是全文的点金手,在有限的文字容量内表达出了复杂浓郁的风味。相比起来,其他的方面都不那么重要了。推荐!
R:我也推荐这篇。本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静滞”的设定,第二部分给出解答。比较短小,而且转折与解答的想法都能很好地传达出来,所以私心是比较喜欢的。
M:我也很喜欢这篇,推荐!在短篇字数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详细真实的阅读感受,没想到竟然又是反转文,话说大家刚打开这篇的时候有期待反转吗?
L:看到这个篇幅的时候就开始期待反转了hhh,不过抛出答案的时机感觉太早了,看到中途的时候还在期待反转的,最后的趣味性略打折扣。
A:喜欢这个点子不过这篇感觉太注重解答有些忽视悬念的铺设,一半以上篇幅都用作自顾自的独白解答,我觉得改进下是能有很好的悬疑恐怖效果的。
H:我个人觉得本作的反转和解答有点过于脱力了www
S:这篇应该是那种,好点子写坏了,但确实是个好点子的情况。
结构上存在两次反转,而且都是那种很有爆发性的反转,挺让人眼前一亮的。主要的问题是节奏,前面太快了,后面太拖了。其次是伏线的问题,老实说既然都是没有伏线的巧合,就不是很想看一个一个地安上解释了。如果磨练一下埋伏线的技巧的话会好非常多。
U:但是反过来说,只看前半的话,那种惊喜感确实有点难以忘怀。
S:是的,所以其实可以考虑中段一击脱离……
U:我是那种会为了前半原谅后半的人w
M:作为短篇来说,这篇留有余味的恶意结尾我也很喜欢,可惜看来推荐人数不足,太遗憾了。
R:啊,确实好可惜,看刚开始的推荐劲头还以为可以获奖的。
B:建议各位真的不要写那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结局,写得好叫余韵悠长,写得不好叫狗尾续貂,多写一章把故事和解谜讲完来不好吗。
M:所以B觉得这篇的结尾会很难理解吗?
B:个人比较喜欢直球一点的作品吧,这篇我就觉得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太大了(不是说不要噢)。
M:我倒是感觉从行为和心理上的指向都很明显了,没有第二种发展了(除非被〇〇!)。
无法被评委轻易理解的结尾
——《无法跨越的极限》(作品编号:018)
R:普通的搜查罪案的故事,故事的展开、切入、发展以及案件的解答等等都比较普通,不过我很喜欢最后一节,不是反转意味上的,而是这段胡言的氛围感觉做得不错。
H:用东野圭吾的作品作为章节标题的校园毒杀事件…… 人物行为逻辑很迷,这边对最后的结尾意见不同,感觉是没什么必要的反转,作者的笔力还有待提高(如果过于锐评了抱歉)。
B:个人对这一篇的叙述风格比较欣赏,但是同样最后两句话不明所以,除去这个之外整体是个颇有小镇风格的本格故事。
U:这篇我不太敢评诶,因为最后一句话说什么〇〇是〇,又什么〇〇〇〇是〇的,很怀疑是不是作者在搞什么沙雕推理而我又没看出来……各位有看出什么弦外之音的吗?
L:总感觉太拥挤了?在不太长的篇幅里塞了太多东西的感觉...... 包括〇〇〇〇啊、主角侦探的悲伤过往啊、〇〇〇〇啊、〇〇〇〇啊,我是觉得没必要放这么多内容到一个篇幅并不长的短篇里啦(加上笔力并不足以支撑相对比较多且混乱的设定反而显得太中二(贬义)了...... 赞同U,解答看起来实在很沙雕推理,但是别的部分来看又不像是沙雕推理。
S:从推理的角度来说,bug实在太多了,而且最后那个根本不是推理吧。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说,对这种男主真的有点PTSD了……
M:所以最后一段究竟在说什么?我也完全没有看懂……
R:大概就是〇〇〇〇是〇〇〇?
H:难道说标题的意思其实是指最后揭露的〇〇〇不同的本质?(胡言乱语中)
R:感觉作者可能没有像H说的那样想那么多(直球)。这种男主确实是典型的侦探役塑造,现在再看到这种设定有点吃不消了。
S:主要是男主太模式化了,可能作者自己都没想过他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只是在套公式。前面还说因为女孩子的缘故才带她去二叔那里,然后PTSD发作直接摔门走了,很不像是同一个人……
S: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最后一段,那个反转也是割裂于正文之外的反转(正文里这个〇〇〇〇实际做的事情难道不是在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吗……)还是希望能看到更有自己风格的东西。写其他人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么割裂,就是男主和〇〇〇〇这两个角色带着浓浓的工业制品气息。
U:〇〇〇〇真是够了!
L:〇〇〇〇和有奇妙心理创伤不再推理的主角侦探真是够了!
M:但我感觉这个背后的心理创伤故事也不算很特别,明明看的时候还在这方面期待了一下!
R:心理创伤是啥来着(已经忘了)(被打)。
L:印象里是和母亲有关的事件?以及这篇的诡计很想吐槽,没有强求可行性啦但是也不能是这种常识可见的不可行吧......
M:“我的母亲就是因为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我记得是这里有提到。
U:这个设定有什么发挥吗(同忘)。
M:没有吧。感觉撇开意义不明的结尾,这篇作者写出来的卖点是…… 突然出现的〇〇〇〇〇〇那种感觉吧,其他都不是很被看重。开头觉得文字挺流畅有看点的,但仔细想想看了这么多字结果是这样的,余味还是有点糟了。
R:我倒是觉得开头的描写就有点出戏,难以言喻的怪。
L:同R。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国内一些校园背景的作品为什么语言风格看起来那么怪,要说日轻风也不算,但是就是一种很违和的感觉。
猎奇的界限?
——《去年勃起至今》(作品编号:019)
L:推荐。和《〇〇〇〇》或者《〇〇〇〇》一样是利用性器官完成的诡计,不同之处在于本文的推理切入点和核心都是围绕性器官展开,比起《〇〇〇〇》和《〇〇〇〇》最终饱受诟病的天外飞仙式解答要合理和可接受不少。本篇里出现的性、性少数、〇〇〇主义等话题并不是与故事和推理相割裂的噱头,而是贯穿全篇、与故事和推理紧密相关的。当然所有的这些话题作者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应该说对于推理小说来说深入讨论这些话题是非必要的,所以是否深入讨论当然也是作者的自由——而是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展示出来。作者的本意我并不知道,但是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是为了全文黑色幽默的基调服务的。我不喜欢动辄将推理小说上升到人性的做法;个体的人是无法代表整体人类的人性的。本篇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相对不正常的人也有很正常的个性,相对正常的人也会有异常的个性,不能一概而论地用人性解释。会推荐本篇是因为它比较符合我对异色推理小说的审美,以及非常喜欢这一篇结尾表达出来的奇妙的余味。
M:我看得津津有味,感觉都是让我能够眼前一亮的梗,也注重了主题的表达。会推荐。
U:感觉有点出格,不过作者控制得算不错,不至于太讨厌里面的一些描写。然后就是把那种心态和“那种”行为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新鲜感。但是去掉这些之后好像也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了,总体是很正常的一种推理过程,家访又只是个由头,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讲述一些似有似无的反转的情节。只能说不太讨厌了。
H:围绕密室猎奇杀人事件的多重推理。切掉老二以及一些涉案人员的身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白井或是早坂的某些作品。初读的时候以为会对同标题的死前留言“去年勃起至今”做文章,后来发现真正的“〇〇”却是〇〇emmm 前两重推理皆为利用〇〇的物理诡计,后两重解答则是面向读者的〇〇盲点。文中的一些内容应该是结合了一些时事新闻素材构思而来,整体上阅读的冲击感还是不小的,不过很可惜真相部分没有往后期奎因问题的方向去解答,而是以“意外”告终,略显遗憾。
B:作为lsp对这篇真的情有独钟,两个利用〇〇的诡计都很有创意,只是少了点可行性,描述也稍微有点不是很能让人理解,可以学学前辈白井(褒义),把故事讲得浅显易懂一点。
R:这篇给我的恶俗感大于惊喜感,所以很难推荐。不过其实正文的多重解答部分还好,但是开头的浓度太高了,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进而会有讨巧之嫌。
R:有点好奇其他评委对这类猎奇作品的接受度的界限是什么?
H:我觉得猎奇的情节应该是为剧情展开或者诡计而服务的(如飞鸟部、白井、早坂……),如果只是为了猎奇而猎奇的话,就有点浪费读者感情了。
U:基本上就是统统端上来的接受程度——没什么不可以的。
L:希望不要是脑浆脑浆脑浆内脏内脏内脏这样的词语堆积式猎奇就好,猎奇的笔力也很重要啊!
R:我大概明白了!
B:这样看来可能大家还是觉得这是个偏推理的小说奖吧,其实我蛮期待可以看到恐怖小说的呢——
R:恐怖小说好耶,想看!
U:ohhhh如果是真的恐怖小说就敬谢不敏了,像三三那种满屏幕省略号诶诶啊啊的倒无所谓。顺便期待下未来投稿的恐怖小说吧。
M:话说柳以诺过去故事的逻辑我没懂,不过这里也很难展开讨论吧。
-
whbym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1:11:57
-
万圣魔女凌小灵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9:34:36
-
豆友6989274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8:34:00
-
月辻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55:59
-
人生不过如此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33:45
-
苏格兰的狮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24:18
-
cocako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09:16
-
夜行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07:54
-
豆友150076466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03:03
-
伍碑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4:53:01
-
hexor0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4:42:49
-
桥本良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4:42:29
-
种西葫芦的熊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4:41:34
-
z55250825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4:39:19
-
柃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4:38:42
木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过】《鸮语Vol.3》 (25人喜欢)
- 【读过】科幻世界译文版2025年1-4月刊 短篇部分 (16人喜欢)
- 分享一点与角川版权部打交道的经验 (53人喜欢)
- 【慎入】《谋杀之轮》开头 (31人喜欢)
- 【读过】科幻世界2025年3月刊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