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场 · “哲学”的贫困
“哲学”的贫困(在伦敦)
困苦生活
19世纪50年代,黑暗的反动势力统治着欧洲。马克思一家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极其艰难困苦,有时甚至连订报纸、买邮票和信纸的钱都没有。但是这一切丝毫没有改变马克思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豁达开朗的乐观精神。


我们手头没有这笔钱,于是就来了两个法警,将我不多的全部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的孩子的摇篮以及眼泪汪汪地站在旁边的女孩们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都拿走。那时忍受着乳房疼痛的我就只有同我那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地板了。——燕妮·马克思

乐观意志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马克思一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填写《自白》就是他们全家喜爱的活动。马克思和燕妮留下的《自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和为人。




战友相助
恩格斯是马克思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是马克思一家人的亲密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刻,他始终给马克思一家提供真诚无私的帮助。


马克思及其一家饱受贫困的折磨。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资助,马克思不但无法写成《资本论》,而且势必会死于贫困。——列宁
老友相聚
1855年秋,马克思到曼彻斯特恩格斯家做客。11月,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在欧洲大陆长期旅行后也来到曼彻斯特,三位老战友欢聚一堂, 维尔特兴致勃勃地向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述旅途见闻。

1857年7月,恩格斯到海滨疗养。马克思对自己最亲密的战友的健康极为关怀,于10月初专程前往泽西岛圣赫利尔探望恩格斯,并同恩格斯一起去看望正在患病的老战友康拉德·施拉姆。


END
下期预告: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埃及的幽囚”般的生活
文中图片和文字均来自网络与书籍,仅供参考与学习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画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3.
《马克思传》(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著,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
《卡尔·马克思传》(第3版)(英)麦克莱伦著,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恩格斯画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3.
《恩格斯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臧峰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