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期中总结与下半学期的规划
位子算是保住了,不过是因有体育分,单单文化科的话得从级第一掉到第二,这可不是什么好结果,离后面几名的分差并不大,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再次眷顾了我,的确拿个年级第一很难单靠硬实力,故压力又增大几分,命运女神不能眷顾着我直到中考。其次,除新增的物理还有特殊的体育,我七科文化科除地理外全部退步,总分退步了15.3分,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之所以不看排名而看总分很简单,升学分数线不会变,就算排名靠前若是整体都差一样没用。
总分退步超过15分,七科中有六科退步,这是前所未有的滑铁卢,不过上期末市统考难度降低的缘故或可另当别论,但分数就摆在那。语文所退步的6.5分可以用一道不该错的选择题加上基础最后一题的综合体答偏,再加上一道阅读理解未结合原文来解释,下次定不会再犯。还有三分(每题扣一分)是典型的答漏了一点,做阅读还是要谨慎全面,有些点想到了不要有“答深避浅”的心理,要吃大亏。最后作文一直徘徊在40出头也不是办法,对于自己文笔、文采不好这一点或许不应坦然接受,我也决定要“堕落”到去看作文技巧书和作文选了。剩下七科无甚好讲,都是所谓不够细心所致(痛心疾首啊),该积累的经验与新知识点也已安排妥当。也是,这么多场考试下来,唯一分外看重的,似乎就只有语文一科。回到那惨烈的退步情况,该说的应已说完。
按常规应说回自我提升方面的成果。上学期暑假学完NCE3,这学期新四前半学期刚好学完20课,不过随着篇幅增加,速度应会变慢,这个学期加上寒假应要学完,以便顺利开展之后的巩固(回译课文)与实践(阅读原著)计划。单词上半个学期为止应是已背刚好500个左右,时间也花了不少,但数据似乎依旧不太惊艳,或许要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新方法。
在奥数方面的一些自学也算是有些成效,这学期前半段主要是攻函数,一次函数还算不难,但二次函数就完全不一样,看它(奥林匹克小蓝本)例题的解题过程是看得懂,可一遇上真题就一头雾水。好在之后把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联系在一起的并不难,但我也知道是强弩之末,果不其然自学到最值后没多久就果断放弃,很简单,那小蓝本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过少,以至于给出的解题过程中都有不少超纲的,如今开始学三角形正弦余弦之类的,感觉还跟得上。对于这方面我一直没有参加比赛的打算(实力本就不够),一直是本着磨练思维为最终目标,计划依旧不变,对于一些真的搞不懂的也看得开,大不了等到出现在课本里时真正来学。
说实话我现在对在豆瓣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效率与质量如何,似已没之前那么着急,“在乎”,更加重视阅读后阅读时间的不增反减,我似乎又认了。五篇书影评加上一篇辩论稿,产量似乎又创新低,状态及其对应的质量也回不到暑假的水平,静下心来看本书,写个书评,咋就这么难。也是,因阅读时间压缩而改长篇小说而看散文集与短篇小说集,确实没那么好写,而且我也少了把每个有感触的情节及其对应人物都揪出来仔细分析的那种激情,也就导致每篇字数上的不复当初。不过像这种偏思想上的,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变多也能弥补。放寒假前写上15篇吧(算上这篇已有7篇)。
生活方面也就是人际交往,唯一的问题,也是不小的问题------作为一典型的老实人,如何去发现更多十分稀少的同类并加以珍惜,并且在坚持本性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异类面前减少受损,并多多利用异类的好处以求发展。
运动方面我想不必多说,不能松懈自然是不能停的告诫,1000m突破3分20秒与引体向上干拉突破23个自然是两个喜讯,希望在两周后的校运会中拿个好成绩。保持身体健康强壮依旧是任重道远啊。
最后,再来个总的自我提升规划(作业完成并整理副科笔记后),NCE、奥数、绿卡小册子是常规三部曲,也基本是不可或缺。之后有Python编程、书虫英语原著、作文书三个新项目。再后面就是语文阅读理解题、随笔、课外阅读三个老提升项目了。3乘3,倒也挺符合我的昵称。还有两项不知当不当加,一是刚上初中时有的练字,尽管字写得好,但不免想去定型一下。二是日语,周围不少同学都在学,自学一门新的倒也不是坏事,不过新开一个语种的话得经过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