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幻想
幻想是个特别吸引我的词。上次析字,我把梦作为一种幻想,但是那时还没学分析中的幻想,现在似乎有个机会,我再回看析字中的梦,与幻想。
对于弗洛伊德而言,幻想是欲望的表达,通过无意识的推动,以伪装的形式上演。
较于弗洛伊德,拉康强调了幻想的语言属性(?),以及幻想中某个人物的部分元素比整体更有价值。
欲望,既有古老的无意识欲望(俄狄浦斯期),也有当下的无意识欲望。
病人的 创伤的想象性特征 给他们造成了困难,是一个关键时刻。(具体如何关键我也不是很懂)。
这好像是弗洛伊德从自己病人的纯粹的想象性记忆得到的启发 。无意识的欲望会不断改造记忆。
幻想只是有时与“客观现实”有关,有时仅仅与“精神现实”有关。由于原初欲望,无意识推动着大脑重塑经验和事实。
幻想是一种尝试,再现有机体体验的最初快乐。而某些不快乐的经验也会被重复,这是在不快乐和痛苦中寻求快乐,重复与享乐。
主体的幻想塑造人的感知和记忆,梦,口误,过失行为的来源,主体希望自己古老的无意识幻想能够在生活中部分实现。
除此之外,拉康觉得幻想还有相对稳定的防御功能。幻想的场景遮蔽掉恐惧 固定而静止。不同主体 建构 幻想的方式成为临床类型区分的方法。
(主体抵制大他者缺失的有效方式,防御自身抵制阉割)
虽然可以按类型来区分类型,但是也要注意个体的特殊享乐。
穿越基本幻想,回答了我之前的疑惑,针对已经成型的幻想,似乎是主体面对创伤不得不享乐。那么方式则是重构主体的幻想,对基本防御模式产生某种修改,享乐模式有了改变。
拉康强调幻想的力量,并非形象本身有什么品质而产生力量,而是幻想的结构性力量。
举个实在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编造):
1.我曾经借了朋友十块钱,但是我实在不想还这十块钱,所以朋友问我时,我记忆中是还了的,并且我发现自己多了十块钱还挺高兴,以为是意外之财。其实后面我慢慢觉得,我没还。因为不想还所以塑造了自己还了钱的记忆,其实也并没有撒谎。
2.我老是幻想和前男友见面,他试图和我说话但是我却高傲走开不理。似乎是我放不下前男友,而根据幻想的内容:我有个乐队很牛而前男友跪着求我写歌,然后偷偷找我求原谅(但不是复合)。这里显示的我并不是放不下前男友,而是对他的气愤还在,对当时自己能力的怀疑的懊恼。幻想中展示我更想,展示自己的音乐天赋在他面前,更多是想要释放自我能力的追求。或者还有与音乐相关或者不想干的其他联系。
从上面两个例子看出,幻想改变记忆与经验,表达欲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