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困丙中洛——现实和美好之间,总有一种古老的敌意

醒自清晨的雨声中,窗外依旧是一片雾色的混沌,等待盘古的巨斧劈开一个晴朗的世界。今天已经是困在丙中洛的第四天了,似乎已经习惯枕着雨声入睡,听着雨声醒来。抱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我们困守孤岛,做一个现代版的鲁滨逊,生活在没有电,没有网络的世界,重回祖先的时代,感受他们在这大山深处的孤独生活。



与世隔绝的并不仅仅是我们,连同这个小镇上的其他三四百名游客,都在翘盼着天晴,等待着道路、电力和网络的恢复。每天在镇政府门前,一波波急切的游客在焦急的打听着镇外世界的消息。我们已经失联了三天,对于原本生活在信息化世界的我们,没有网络和电力与外界隔绝的三天,仿佛是三十年一般难熬。然而镇政府也无可奈何,他们也无法与县里取得联系,他们对于贡山县的担忧甚于对丙中洛的担忧,因为贡山县城所处的环境比丙中洛更加恶劣,在完全断绝网络之前,贡山县的街头已经泥石流横行。而此刻,接连几天大雨,那里又是个什么情形呢?那些有亲朋好友居住在贡山县城的人们开始暗自担忧。而丙中洛,食物还算充裕,足以让我们熬过这段被大自然囚禁的时光。而据传,在独龙乡,已经有了食物匮乏的隐患。我唯一担心的是,长时间的失联,亲朋好友怕是要担心了。



其实对于我而言,这场地质灾难的影响并不明显,我们每天在客栈吃一顿饭,吃一顿泡面,秋雨整天在房间里睡觉,我天一亮就起床写文章,而后穿着拖鞋,撑着伞,在雨中四处游走,寻访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景色。



昨天已经和客栈里的几位大叔阿姨约好了,今天出去溜达的时候带上他们。于是九点多我们便走出客栈,向着镇上走去。镇上人也多了起来,随处可见撑伞走过的游客,多是中老年人,在街上无所事事的走来走去。我们顺着镇政府门前的那条小道一直向前走着,道路上漫过的雨水一个浪纹接着一个浪纹向下涌去,放眼望去,远山依旧烟云密布,游动的云烟偶尔舒展开来,露出暗青色的山峦。昆明来的老大爷精神抖擞,一马当先,走在前面,我们迤逦而行。路边枯死的核桃树上生长着肥硕的木耳,高大挺拔的核桃树遒劲的根凸起在路边,长满青苔。爬在篱笆上的野树莓结满黄色的、紫红色的小浆果,老大爷沿路给他妻子采摘。他们是一对非常可爱的老年夫妻,平时没事就互相拌嘴,而举手投足间又显示着恩爱。老大爷见多识广,一路上讲的滔滔不绝,我们满无目的,只是一味的向上走着,有时走在巷子里,有时走在树下林荫道上。越向山腰走去,雨也越大,沿途遇到的乡民,淳朴可亲,面带羞赧的微笑。他们有些腰上挎着砍刀,有些骑着摩托车,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被我们的造访打断了静谧的古老生活方式。走到山腰处,大娘们走的累了,大家就折返回去。沿途他们也去了镇政府打听情况,结果不容乐观,政府也不能给出答案,镇长说他们打算第二天派人徒步走去县城去打听县里的灾情。而公路疏通,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沿途和当地人聊起这雨,他们都说这次灾情于他们而言,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只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大雪中被困在家里半个月,还没有遇到过如此严重的泥石流滑坡呢。我们采购了些食物,回到客栈。

下午的时候,雨渐渐停了,阳光突围出乌云的围堵,明亮的光照耀在了这个小镇。沐浴着新鲜的阳光,我们兴奋莫名,走到屋外,对着群山呐喊,好像马上就能离开这里,回到一个有网络有电的熟悉世界一般。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又走出客栈,我带着他们一小群中老年人向着普化寺走去。此刻天晴,阳光下开始有点燥热,而山雾被阳光驱散后,整个世界更加清晰明朗的呈现在我眼前。四周群山的峰顶大部分已经揭下了神秘的面纱,只有几座奇高的山峰,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藏在轻纱似的薄雾里,若隐若现。向远处遥望,山顶阴面的皑皑积雪覆盖在松林中,像是松树把根扎进了云里。近处的格马洛河依旧咆哮,游人们离开了客栈,三五成群,走到阳光下,打量着这片晴朗的土地。我带他们循着旧路,重新来到那片梯田,晴雨后,这片梯田少了几许雾色朦胧的诗意,多了几分明亮的光照,又别是一番风味。当地人三两个一堆,在田沟水渠中捕捉小泥鳅。我们走在这里,拍着照片,窃取着一个村庄的美丽。而后来到了普化寺,有信仰的跪倒在佛像前摩顶礼拜,而没信仰的我,只是沉浸在庙宇的庄严凝重中,聆听不可能会有的神灵的声音。返程的时候,老大爷捡了三块石头,老大娘与他拌起嘴来,而在我看来,他们这分明是在秀恩爱。在这个社会,咋见之欢的情人比比皆是,而如他们这样久处不厌的婚姻却是凤毛麟角了。生活不但在我们的精神上摧毁一切,也使我们的情感枯竭,在这个世界,除了金钱,我们还追求什么?爱情、荣誉、自由似乎都成了碗沿遗落的饭粘子。



重新回到格马洛河大桥边的时候,他们原路返回客栈,因为老大爷一再强调,石门关很值得去,我便带着秋雨向着石门关走去。沿着怒江边的公路走了许久,接近石门关前的时候,却有一个警察小哥挡住了去路。他告诉我们前面禁止入内,秋那桶一直有落石,连石门关都封闭了,过往车辆行人都不得向前走了。他指另一条小路说,走上去可以遥看石门关。我们顺着小道向山上走去,直到石门新村,不好意思去别人院落里观景,于是一路上也没有寻到一处极佳的观景台,最后只能失落的返回。



回程的时候又开始下雨了,淅淅沥沥的雨带来的不仅仅是降水,还有继续滞留下去的失落感,好在沿途几株高大粗壮的核桃树分散了我的注意力。不知它们几时被种下,又是谁种下了它们,而今它们已是遮天蔽日的合抱之木,而种下它们的人只怕是早已化作尘埃了吧。因为它们比我们活得更久,所以我对所有巨大的树木都有一种由衷的敬仰和喜爱之情,敬仰它们久经岁月考验的生命力,喜爱它们在岁月剥蚀下虬枝错节的粗犷之美。



雨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风吹散了云雾,远处的神山忽然露了出来,大片积雪的山顶在云雾缭绕中显露出让人惊艳的美。随后更多的雪峰突破云雾的封锁,把一种水墨画般的美竭尽所能的呈现给我。此刻,心情瞬间变的轻快起来,面对明暗交替中的雪山,好像自己瞬间能够飞起来,去那山巅抓一把白雪,揉碎在灵魂里,洗去一切尘世里的尘埃,只做一朵圣洁的云。



回到客栈,又多了几个年轻旅客,更加热闹,我们几个比较熟识的旅客,依旧聚集在火炉旁烧着开水闲聊。老板点起蜡烛,在烛光下的异乡旅馆,一种温馨的气息,仿佛走了很远的时光,回到这里。



-
大头猫要发财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4 12:36:00
-
Indiansum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9 17:20:43
-
Dex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2 16:33:47
-
豆友23439159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21:20:27
-
风的始发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06 22:38:17
-
我的昵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01 15:44:49
-
芦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5 20:50:52
-
杨阿作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3 17:09:25
-
豆豆大闲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3 14: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