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你需要点功利性
大家都说成功是一种没有功利性的东西,水到渠成,该你成功时自然你就会获得想要的,但我持不同的观点,我觉得成功需要功利性,一种带有利他性质的有目的的行动。
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却见不到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为什么我每天加班到最后一个离开,却见不到升职加薪。 其实你所谓的努力学习就是自习室摆拍,翻开几页书照个九宫格,发个朋友圈,亲朋好友纷纷点赞,你以为你学习了。加班的原因是上班摸鱼,甲方需要方案,你只能趁着下班紧赶慢赶进度,以至于自己不被淘汰。成绩不会说谎,老板也不是傻子。自我感动式的学习只会消磨你的斗志,阻碍你通往成功的大门。
曾几何时,我也沉浸在自我感动中,独自陶醉,直到我看到了周岭老师的新作《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以下简称《认知驱动》),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的离谱。

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认知驱动》这本书告诉我们,之所以我们总是见不到成绩,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努力都是内向成长,比如跑步,画画,读书。内向成长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因为其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求,不需要我们像他人展示我们的成果,说白了就是别人并不知道们做了什么。“默默努力,一朝绽放”。我们总是在追求“一鸣惊人”的道路上,停在了前半段—默默努力上。
当我们由一味地输入转向输出为主,输入为辅的学习模式时,困难随之增加。例如读书这件小事,一本书谁都可以读,用什么方法读也没有标准。但是,我们要把这本书讲给别人听时,就有了要求和标准,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书中深奥的含义或者道理。这对读书人的要求可不简单,一本书也不可能读一遍就能读懂读透。读书的同时我们要做好笔记,要反复斟酌语句用词,知道最后集结成文,从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比只是读书要难多少倍。
当我们习惯了“重技能,辅习惯”的做事风格后,得到的将是质的飞跃,意想不到的成功。也许你也可以像作者周岭老师一样,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完成自己当作家的梦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痛苦的改变过程,好在结局是欢畅的。
利他是最好的人生
一提到利他属性,我们想到的都是自我牺牲,其实不然。书中的利他,不需要我们像圣人一样无私的奉献,是需要我们有那种做事不计得失,坚信结果都是好的信念。利他的本质是爱,从爱的出发点去做事。时刻问自己,做这件事我们给与别人什么?
泰国有一则广告,讲述的是男主在街边买串串时,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女孩,愣住了。直到脚边的流浪狗汪汪几声,才回过神,看着流浪狗那渴望吃到串串的眼神,男主虽有不舍却也把串串给了那只流浪狗。原以为一人一狗就不再有交集,毕竟谁也不会指望一条狗狗去报答自己。可是之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狗狗的报恩行动,先是帮男主占车位,驱赶鸟儿防止鸟屎掉到车上,再到驱赶其他流浪狗往轱辘上留下气味。最后,还协助男主认识并帮助了心仪的那个女孩。虽说有艺术的夸张,但是无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当你只是出于记录自己日常生活和感悟,却让一个原本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重燃希望,你有没有感到自己特别幸福。当你只是想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分享给朋友的时候,却意想不到的为自己带来了经济上的助力。每当这个时候就会为自己感到无比的骄傲。
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
在自媒体时代最重要的莫过于粉丝,粉丝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自媒体人的经济收入。我相信我们从事任何一种工作,最后的目的都是变现。
怎么吸引粉丝就成了自媒体人最关切的问题。有一种自媒体人,可以说是被动的成为博主,起初他们本着利用自己的所擅长的领域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随着博主本身的视频质量和文字内容不断提升,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有同领域的企业或者商家发现了博主,平台也愿意扶持给予其更多的展示机会,博主成功利用知识变现,只要博主不忘初心,一直这么高质量更新下去,我相信终会得到更多的人赏识。这应该就算我们想要的成功了吧——名利双收。
我们都喜欢智者,因为有的时候智者的一句话就可以解决困扰我们多日的烦恼。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智者,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帮助他人我们就需要不断的磨炼自己的能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当你给别人提出建议,哪怕建议真的很好,别人们也只是象征的附和,并没有把你说的话放在心上。我想那时候的我们都是人轻言微的,自己都没有做到,何来让别人相信你呢。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根本是可以解决问题,自己的和他人的。如果你也有想要改变自己,创造价值的想法,那么你一定要看看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书中不仅告诉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心法,还有做成一件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