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社·最现场 上海爱乐乐团2021-2022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圆满落幕!
“ 上海 爱 乐 乐 团 ”2021-2022音乐季

Opening Concert
SPO
/
2021-2022 Season's
/
开幕音乐会

亨利·维尼亚夫斯基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22
指挥:张艺
小提琴:黄蒙拉
演奏:上海爱乐乐团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
第二乐章 浪漫曲:不太慢的行板
第三乐章 热情的快板—中庸的快板(吉普赛风格)
亨利·维尼亚夫斯基(1835年7月10日至1880年3月31日),波兰作曲家、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出生于音乐世家,也是家族里最出名的一位。1843年秋,他以小提琴专业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被破格录取,一年后转入大师班学习。184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848年,维尼亚夫斯基回到波兰,开始尝试作曲,于1849年再次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于1850年再次以第一名毕业。此后,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罗斯演奏。1860年至1872年期间定居圣彼得堡,先后担任沙皇的独奏小提琴家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小提琴、室内乐教授;1875年执教于布鲁塞尔音乐学院。
维尼亚夫斯基生前一直在进行世界各地的巡演活动,但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79年,因心脏病和水肿而卧床不起,原定的南俄之行被迫取消。1880年3月31日,维尼亚夫斯基病逝于莫斯科。维尼亚夫斯基的创作仅限于小提琴作品,在发展小型抒情乐曲、艺术性练习曲、协奏曲和幻想曲等比较大型的小提琴乐曲体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62年,同年11月27日,维尼亚夫斯基在尼古拉·鲁宾斯坦的指挥下,于圣彼得堡首演了这部作品。该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土壤,继承了门德尔松开创的抒情协奏曲的发展路线,以真挚而淳朴的情感表达和光辉夺目的技巧相结合,体现了维尼亚夫斯基创作和演奏艺术的最典型特征,充满诗意和力量。作品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D小调,4/4拍,奏鸣曲式。开头从大段的乐队合奏开始,乐章的两个主题都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情调高雅,但稍带忧郁之感,在移调和变形的呈现中,以技巧为装饰,并常有乐队的乐句相衬托。第二主题极为朴素,三连音音型在其进行中颇为突出。
第二乐章
浪漫曲,不太慢行板,B大调,12/8拍,三段体。由前一乐章不间断直接进入。乐章的基本主题在大调上,但它的第七级和第六级音降低半音,有近似小调的效果。伴奏音型也很有特点,每一小节前两拍是两个三连音,后两拍则是一个四连音。主题的陈述优美动人,有一种忧郁的意味,但中间一度较为热情奔放。整个乐章细腻优雅,篇幅虽短,但在全曲中最为突出,时常被单独演奏。
第三乐章
热情的快板—中庸的快板(吉普赛风格),D小调,2/4拍,回旋曲式。乐章开始时有一小段即兴式的引子,是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乐句。后转入中庸的快板,作者标注了“吉普赛风格”,所以曲调十分热情奔放。独奏小提琴率先引出乐章的基本主题。而在这不断反复呈现的基本主题之间,穿插了两个稍带对比性的主题,其中一个借用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它在这里两次出现,但移到降B大调上。穿插的另一个主题转入D大调,也用吉普赛风格写成。这一风格洋溢在整个乐章之中,最后在辉煌的音响效果中结束全曲。
最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