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观园 | | 张冷冷独家旅行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纯粹的红迷。自小学三年级开始看红楼梦后,每年都会坚持一直重复读,越读越是唇齿生香。
再读红楼 ,已经停更很长一段时间。冬季将临,我又可以开启喝红茶,读书的好日子了。
今年十一期间,终于有机会去上海大观园一游。虽然不符合我的期待,但是依旧还是很开心~一起随我去瞅瞅~
【上海大观园】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金商公路701号
门票:55元/人
入园时间:4月1日-10月31日 08:15-16:45(最晚入园15:45);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08:30-16:15(最晚入园15:15)
交通:17号线线东方绿舟至漕盈路;转乘青商线 (或 青商线周庄 ) 漕盈路站上车; 23站后,金商公路大观园站下车,从市区过去时间耗费较长,大约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两小时

大型仿古园林 上海大观园,原称淀山湖风景游览区。1991年改名儿。
根据中国清代名著《红楼梦》,园林建筑群由上海园林院梁友松主持规划设计。


总体布局以大观楼为主体,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
西侧设置怡红院、拢翠庵、梨香院、石舫。
东侧设置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20多组建筑景点。

曾荣获国家建筑鲁班奖,上海40周年十佳建筑,十佳休闲新景点,新中国50周年上海优秀建筑,上海十大旅游特色园林,上海市七大文明公园,国家建设部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等。

想象中的沁芳亭可没有这么大…… 总体来说说,借用另一位写评价这里的话:
上海大观园的建筑风格便只有浓浓的江南味道:粉墙青瓦,花木扶疏,做工形制,清雅朴素。只是一座借用了大观园很多文化元素的仿古江南园林。
《红楼梦》中的沁芳亭桥,是一座重要的桥。这座桥在书中多处出现。第十七会,沁芳亭桥首次亮相,书中写道“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可见这个桥是有三个桥门(不符合)洞,而且还装饰着石刻的兽面。这个装饰的兽面,或做衔环状,或作吐水状。
沁芳桥是怡红院与潇湘馆的“纽带”,宝黛往来,常常经过这座桥。

稻香村是李纨住所,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
院门外是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绝美),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篱门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院内是数楹茅屋,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贾宝玉题对额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并题诗“杏帘在望”描绘稻香村田园风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从潇湘馆的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
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翠竹婆挲,粉墙黛瓦,一派江南园林的情调。从院外可见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得门来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宝玉题对额为: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潇湘馆所见之景: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大观园内,从月洞门入内,墙上刻有“降珠草庐”四个金字,旁种松、竹、梅。正门门庭题匾“潇湘馆”。通过石桥小溪,即为本组建筑的主屋“有凤来仪”。东间为林黛玉卧室。

春波华舫:滴翠亭东有一石舫,名“春波华舫”,适宜观水色。舫上楹联有:“长桥卧波新亭延月,荷香醉客柳色迷人。
蘅芜苑:正在修缮中
草草逛了一些,大全景根本没有好好拍,只能等下次了。
倒是拍了一些细节图不错。

管




























其实还有许多细节处。实在是感觉不成系统,故不多放图了。待我下次去,认认真真拍,用用心心写。下次见~
© 本文版权归 sellpsychic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动感光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17 0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