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云小学全人教育全人素养课程免费试听!
全人教育来自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讨论的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全人教育即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的教育。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中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基础。

培养“完美和谐的人”的教育或“全人格” 的教育,亦是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 1921 年 8 月在八大教育主张讲演会上首次提出“全人教育论”。
全人教育论包括六方面,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
01
学问教育在于真。
有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的教育,为考试竞争获胜的教育,为显身扬名的教育,甚至还有专为考试如何作弊的教育,这些都不是真学问而是假学问。小原国芳说:“要像中国学者所说的,第一是智慧,第二才是学问”。

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授,而应该着眼于学习;不应该是填鸭和死记硬背,而应该具有创造性;知识不应该是教师塞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掌握的;学习质量的提高不应该依靠数量的加大和学习负担的加重,而应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爱好。

其次,他认为求真学问必须唤起学生的惊奇感和疑问心。他认为古希腊人求学就是从惊奇感和疑问心开始的。他说,“学”这个宇在古希腊就有好奇之意。正是由于对宇宙的神秘发生疑问,才产生了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求知欲和探求心。
因此,唤起学生的惊奇感和好奇心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理论。他认为,理科课程的教学要想求得真学问,必须进行实验。他非常不满意当时东京都的不少中小学的理科教学,一般均不作实验,只是死记入学考试的问题。
02
道德教育在于善。
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愉快地,乐观地去迎接人生中艰辛、吃亏、痛苦、讨厌的事情”。必须教育学生有用人生开拓者和奉献的精神,这是社会责任感即大爱。
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作到下列几点:
(1)懂得人格价值的尊严,尊重自己的人格,也尊重他人的人格;
(2)寻求可靠的人生观,并且是能够超越喜、哀、乐、苦和一切感情的人生观;
(3)深刻懂得善、恶、苦恼的意义,懂得对罪恶忏悔的崇高性;
(4)了解道德生活的重要,明白欲望和理性的纠纷,懂得人生的矛盾;
(5)塑造学生成为美好、正直、可靠和始终一贯的人。
他说:“人格是以人为对象的整个精神活动,这就是全人教育的实质。”他说:“实际上是从教师的心灵到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是从教师的人格到学生的人格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视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所以老师的选择非常重要。
03
艺术教育在于美。
美育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人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校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呢?小原国芳认为,通过吟咏名著名文,通过美术、音乐教学鉴赏好的绘画和音乐,特别是戏剧,对人格的修养有着巨大的力量。

他特别重视“校园剧”的演出,所谓“校园剧”就是适合儿童的欣赏水平,由儿童自己演出的戏剧。其内容多属于一些温情、友爱、正义、诚实、自我牺牲、团结互助和科学幻想的题材。这些内容和人物,对形成儿童的艺术爱好,具有十分巨大的魅力。
在音乐教育方面,希望能增加艺术鉴赏的内容,并且每人能学会一种乐器。

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04
宗教教育在于圣。
小原国芳认为宗教是“圣洁”的,具有最高的价值,是贯穿“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他所说的“圣”,是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神秘主义的、不可知论的境地。
他把科学的暂时未知现象引向宗教的神秘论。所以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中的宗教教育是一种消极的教育因素,因为它损害了科学真理。我们可以保持辩证的态度去理解。

05
身体教育在于健。
体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夺锦旗、夺奖牌和创记录,而在于培养强韧的体力,协调的体质,灵巧的动作以及合作竞技精神。因此,首先要讲究生理学的知识和基本的运动科学。

他认为最基础的运动应该是体操,特别是丹麦体操。因为丹麦体操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体操、整齐美观的体操和动作灵巧的体操。
滑雪运动,他认为滑雪是一种全身心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训练健壮、强韧和灵巧的身体,而且培养节制、礼貌、克己、勇敢、协同、忍耐等高尚的道德品质。
06
生活教育在于“富”。
生活教育的理想在于富,但不是“为追求财富而富”,而应是为支持、发展和培育真善美圣四个绝对价值的精神财富。
为了实现生活教育的理想和全人教育真、善、美、圣、健几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劳”是辛勤流汗,“作”是创作的作而不是“作业”的作。
通过汗流浃背的劳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插秧割稻,体验到收获的喜悦,懂得“一粒米乃是农民的一滴汗”的道理。

通过自身的劳动种出西红柿、萝卜、南瓜、西瓜和芋头,闻到泥土的芳香。而多种多样的劳作,创造了财富,必然产生经济价值,也就获得了职业教育。
所以,劳动不只是产生经济财富的教育,而是全方位的教育。
真正的智育不可能由注入、死记和为考试而用功的方法获得,而是由苦学、动手制作、体验、试验、思考和力行而获得。真正的德育也同样在活动中产生,除了劳作的体验之外,别无成就之途。

劳作可以锻炼坚强的意志,能够修练和培养“正直、忍耐、克己、节制、协同、友情、忠实、勇敢、快活、奋斗、独立工作、服务和感谢等诸种美德”。而自己培植、自己制作、自己设法、自己缝、染、贴、修、洗、扫诸种劳作活动本身,也是在践行美育。
至于挥舞铁锤、养牛、挑土、砍柴、担肥,挥动锄头种出自己食用的新鲜蔬菜、就获得了强壮的健康身体。
所以他认为劳作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是“真正人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价值成就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 作为世界范围内较早开展全人教育的国家之一,英国的全人教育以学生在各项领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个人,社会和心理的成长,注重人文素养和个人品质。 全人教育鼓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不比较,不攀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性,关键是每一天是否都进步一点点,塑造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和正确人生观。 全人教育的教学观将学生放到教育的中心,更好的给予学生关怀,使其无论是情感或者是意志都得到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学生发展,向着“全人”的目标前进。 在国际化学校招生选拔过程中,英语语言能力的准备、各门学科的学术能力准备,相信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然而最最重要的一个准备被很多家长忽略了,那就是教育理念的准备。

英伦云小学全球素养课程体系,由国内资深教育工作者研发,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英国资深教育专家的参考意见,优质双语中教授课,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基础能力和关键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创设丰富的双语场景,关注“中国与全人教育”的结合,旨在帮助孩子多维度的兴趣提升和能力培养。

我们为有全人教育、国际化教育启蒙的孩子提供免费试听的机会,孩子通过一次课程将获得课程总结、学习报告、提升建议等针对性的指导,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