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那些变化
我是多么希望日记里也可以写点儿什么情感类生活类探险类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素材啊,可惜我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都来自于工作,不会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只会让血压飙升。
今天想写两个事儿,一个是第一次在新公司成为了面试新人的那一方,另一个是昨天第一次和新老板一对一聊了一下。
其实这个来面试的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candidate和我并不是一个function,但是以后都在新加坡估计要很紧密地一起工作,所以CS组的总监就把我也叫去了。
面试贼老长,晚上6:30到7:45,害得我少上一届普拉提,少掉二两肉。
镜头一开我属实有点惊讶,这个candidate三十四五岁的样子,女。完全没有化妆,头发好像好久没洗的样子绑在后面,留下看起来胖胖油油的脸蛋和一副细细的黑框眼镜。黑框眼镜巨大无比,上面的框架几乎要超过眉毛。
虽然我讨厌化妆更讨厌卸妆,但是我还是觉得像面试和相亲是少数必须化妆的场合了。
【画外音:我以前一直不太理解眉毛的重要性,她的这个造型眉毛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让我顿悟了眉毛为啥是那个最没有实用功能还在最最上面的五官 - 有它不觉得什么,没有它整个人简直完全没有精气神可言了】
真的是不能小看外貌的重要性,虽然我俩是同性,还没有任何潜在的利益矛盾,但是镜头一开我对她的印象分还是大打折扣。
然后面试内容是一个presentation,她有一个自己的框架,但是生搬硬套内容并不充实,没有充分回答问题,而是车轱辘话来回来去说。
后来有个问题问她五年之后career development想做啥?她说我想旅游,疫情太久没出去了,然后我的家庭对我也很重要。
额,太有逻辑了……好吧。
我唯一能想到她能进入面试后期的原因就是她之前的工作一直是相关的customer success manager。所以hiring manager觉得她的经验比较充足匹配。
如果我是那个有决策权的人,我第一轮应该就会淘汰掉她。因为很明显她就是想跳槽嘛,技术能力没有,交流起来完全不engaging。她进来了感觉公司整体水平都会拉低。
面试真是一门玄学。
和我老板的一对一就是另一个境界了,真是consulting业界出来的,说话全是framework全是套。
先是一顿自我介绍,我介绍完他说,哦facinating!那么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 你是中国哪儿的呀?哦东北啊,没听说过。但是我在广州呆过六个月哦!
第二个 - 额我忘了我第二个啥问题
第三个 - 你学public policy呀,那你对金融犯罪感不感兴趣啊,要不要考个证到我的financial crime组下面来做subject matter expert。
他一直是帮银行做金融犯罪方面的顾问的,现在公司正在扩张,他应该是想在自己麾下多发展一些人。他说我从你的前老板那儿了解到你想做partnership,你要是考个CAMS,做这方面也会很有帮助哦。
我是个爱学习还擅长考试的小能手,正想说用公司的learning budget学点儿啥呢,这个提议我是很受用的。
只是他之前说这是一个casual virtual coffee session,但是怎么看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他前一天先来看了我的linkedin主页,然后估计还看了一下我给前老板的工作总结。其中有一项我写的自己的不足,他还专门拎出来说,你这个没能实施的想法我觉得其实非常好,我们下次来具体聊聊看看怎么给他搞成功。
我当时想法就是,爱玛这工作滴水不漏啊!前期尽职调查,后期指哪打哪。提出你的不足时候顺便加一点小可惜小兴奋,那意思好像就是在说,“你离成功的距离就是我的点化”。
最后,他还不忘给我留作业,其实是榨取我的剩余价值。因为大部分欧美老板对于APAC都是个盲区,我肯定比他更了解亚洲市场,所以他说下次我们要好好聊一聊中国日本的特点,什么方法好用,什么有挑战性,你给我讲讲。
套近乎 - 表示欣赏 - 输出价值 - 榨取价值。连续操作,行云流水,我只剩下给人家点赞的份儿👍
不过我想的很开,有价值可以让人榨取是好事儿,所谓工作不就是找地方贡献价值嘛。老板愿意花心思研究你,带动你,说到底还是个好事儿。
再者,他这种工作十几年的老同志的本领总要比我大的多,无论他性格如何,他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都比我的那点剩余价值多的多了。
你利用我,我学习你,互通有无,合作长久。
起码在每一个变化进化成噩梦之前,都当他是个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