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记
查看话题 >花园里的某一天
已是初秋,但这几日雨下得过于频繁,梅雨时节都不曾这样。周末两天连续阴雨,雨下得紧而急,劈里啪啦,从深夜到凌晨。昏睡到上午九点钟,天儿在雨的浸润下像是陈旧的幕布,时间像停在黄昏,可以让人一直睡下去。我终于还是起来了。站在阳台口,看硕大的雨滴敲在芋头阔大的绿叶上,翻了个跟头,滚落下去;草莓两侧垄沟里的水,明晃晃的,像小河在流动。昨日趁雨停的片刻栽种的芝樱花,倒是很幸福,喝饱了水,叶子像新涂过的色,绿得响亮。

“今天是不能够在花园里劳作了”,心里想着,有闪过如释重负的轻松念头,“这样,就可以多陪娃玩一会了。”往常,我在花园里干活,他在屋内自己玩,学完线上画画课,玩小汽车,做手工。他十分怕热,在炎夏极少出来。有什么事情需要问我,便站在阳台们口喊,“妈妈,可以看会电视吗?”“可以。”我答他。听见他欢呼一声“耶”后,周边又静寂下来。
午饭往往拖延到下午一两点钟。我要打药、施肥、锄草、撒种,在花园里的时间为什么过得那么快呢?每当我满头大汗,摘下遮阳帽恋恋不舍回到屋内时,时针已经指向下午的时光了。午饭大多来自花园里现成的蔬菜。李渔《闲情偶记》中“夏季行乐之法”追忆当年山居时夏日生活,“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者矣。”
我颇为感同身受。花园所植黄瓜、西红柿、韭菜、生菜等各类蔬果,遵循四季生长特性。刚刚过去的盛夏,仅黄瓜和小柿子就足以慰藉我们的胃,生吃、凉拌,与鸡蛋混炒,整个酷暑,与之作伴。当它们渐已落幕,我拆掉黄瓜架,重新翻整土地,种上秋扁豆。

一家三口,能吃多少呢?一小块土地,生菜长得繁密而旺盛。每周末摘满竹筐,自己留一些,送一些给他人,还是赶不上它生长的速度。眼看着它长高、开花、结种,趁晴明之日,收种晒干,留作下一次撒播的种子。

万物生长有序,且从不显慌张。雨水多,就多吸收一些;雨水少,就多抗耐一会。不像世俗之人,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情绪就大开大合。近年来,我多埋首这一亩三分地,性情相较以往,平和许多。平日应酬俗世之事,不可避免有烦闷之时。如李渔所讲,“徙居城市,酬应日纷,虽无利欲熏人,亦觉浮名致累。”面对花园里的一草一物,所有郁结都在这默言中烟消云散。
因而,但凡周末无必须所做之事,我都会开车前往郊区,待在花园种菜养花。闲情来之不易,须加倍怜惜。
一天除去晚上,白天除去中午,剩余也只不过几小时。下午三点钟后,我又要进入到花园里劳作了。翻整的土地经炽热的阳光消毒,呈现出健康的肤色。此时,我将石块碎开,篓平,撒上油菜或白菜或萝卜的种子,覆一层薄土,浇透水。又或者,清剪败落的月季花、绣球花。在修剪中,茂盛的野草时不时要跳出来叨扰我一下。它们像长着一双隐形的翅膀,今天拔掉了,明天又长出来,很让人头疼。
夕阳渐渐西斜。我有时对自己很惋惜,虽面对大海,但因囿于这一草一花中,总不能腾出时间去看夕阳是如何落入大海,又是如何染起火红漫天。偶有几次,恰逢仲秋月圆时分,早早吃完晚饭,带好相机前去海塘一带,拍那悬在海面之上的圆月。让小儿坐在塘边上,手托那轮圆月,月辉倾洒而下,水面波光粼粼,海风轻吻过往行人,如梦如幻。彼时彼景,回味起来,真可谓人间至美。


秋夜让人迷恋。皓月当空,虫鸣啾啾,人在花园水泥台上架起秋千,燃起篝火,烧烤作食。一家人围坐一起,喝酒聊天,直至秋凉如水,酒足饭饱,起身收拾进屋。这一夜,必是安稳而快乐的。想来,人间至乐亦不过如此。

-
Lucy & m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6 17:44:03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03 05:24:55
-
玩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9 2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