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劲儿往前走 ——《挑山工》随感
又一次教研,我选择了《挑山工》这篇文章。理由很简单,它是我在读书时候就出现在课本上的,如今仍能让我倍受感染的作品。
首先打动我的是挑山工的平凡。在泰山上,随处可以看见他的身影。他没有什么天赋,只是靠平凡的能力(劳动力)过着平凡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缩影吗?挑山工是甘于平凡的。他在重复单调的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小窍门,当被人侧面肯定工作能力时会为之感到一丝得意。尽管平凡但不会自我轻贱,都只是努力生活的人罢了。接受平凡的自己,用心过好平凡的生活。这是朴素的智慧。
靠劳动力过日子显然是辛苦的。这些人中,仇富的,骂骂咧咧的,抽烟喝酒的,大嗓门叫嚷的,畏畏缩缩,也是有的。我喜欢挑山工这样,毫不拘束,友好热情的。生活里有再多的苦,也不会蒙蔽心里的善良阳光。游客们游山玩水,他们默默工作;游客们与之攀谈,他们大方待客;交谈结束,他们又挑起担子继续起程。你可能会夸他们憨厚,而对他们自身而言,憨厚是他们天然的底色,也是他们免疫烦恼的保护色吧。
哲学家说明哲理喜欢讲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小故事。其实可以理解成,哲理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玄而又玄束之高阁的东西。哲理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所以他来自于琐碎平凡的生活中,这一点不足为奇。那些过着平凡生活的人所说的朴素的话中能包蕴朴素的哲理自然也不足为奇。挑山工的话,让我有点感慨。
人生的路是没有捷径的,我们荷着各自的担子,按着自己的步调走在路上。有时候会看到美丽的风景,有时候会遇到泥泞荆棘;有时候会遇到合拍的旅伴,有时候又得独自上路;有时候奔跑着向前,有时候累得想停下;有时候被人超越很着急,有时候悠哉悠哉得挺自在……不管怎么样,主动也好,被迫也好,时间会推着你向前,与其别别扭扭地对抗,不如卯足了劲,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往前走,才不辜负了这趟旅行。
看了一个视频里的挑山工,他是一位家里的“顶梁柱”。镜头扫过他贫瘠的家,定格在他挑着重物上山的动作中。课文中有一句话是“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生活如此艰辛,在日复一日的攀登中,挑山工担起的是生活的重压,一步一步走出的都是了不起品质——责任与坚韧。
作者在结尾说自己把挑山工的画挂在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而兴修了索道
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它吗?几年前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所谓世界,只有物质是无法成立的。深以为然。推动世界进步的难道单纯是物质吗?物质背后的精神之光,是任何一个进步的时代都无法舍弃的。
最后,我希望,学了这一课,能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全力以赴好好生活了?同时,关注生活的点滴,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光芒、热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