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撷英040《梅兰芳》《天水围的日与夜》
摘自梅雪风影评集《虚无的质感》

1,《霸王别姬》表现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现世的弃绝。这是一个充满痛感的故事,虞姬程蝶衣那种单纯得变态的对京戏以及戏里虚幻世界的坚守,与霸王段小楼在现实面前慢慢被剥离掉尊严然后失去操守,相互映衬,相互纠缠,推引着故事从开始走到终点,理想主义被时代理所当然地焚毁了,而与时俱进的实用主义同样没能逃过时代的调戏,这种双重的悲剧把影片引向了人内心的最深处,它冰冷了观众的心情,但那种浓稠的创痛却让影片得以燃烧。
2,期待《梅兰芳》成为一部巨作是一个伪命题,梅兰芳崇高的威望和社会地位让陈凯歌深入挖掘一个真实梅兰芳的希望成为泡影。一个近似于完人的人是可怕的,这一美好的形象背后,得有多少挣扎,多少心机,多少计谋,多少如履薄冰,但这部电影注定只能塑造一个主旋律似的人物形象,辉煌的一生,再加上写无伤大雅的逸事,人们都把这种组合叫作人性。
3,我个人始终期待的是《莫扎特》这样的杰作,一个不时尖声傻笑的矮个子与他震古烁今的才华——在那种天堑般的对立中,我才能看到一个真正血肉长成的人物的内心。
——梅雪风《<梅兰芳>:陈凯歌丢了魂》

1,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99.9%的机会你会成为一个俗人。这很不酷,但是现实。你能做的是自我欺骗,或者在这个世界上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再自我欺骗,要么听天由命地想,还有这么多同伴就不觉得孤单,但你那颗浪漫的心却不是完全僵死的。
2,主流电影是干什么的?它把人生变得看似不那么混沌,它让浪漫这么夺目,温柔这么销魂,痛苦那么彻骨,而恶心肮脏也这么有力。王小波说,真实就是无法醒来。电影,给我们一个醒来的假象。
3,它(《天水围的日与夜》)拍出了被庸碌重重遮盖下的生活的醇美,说得简单一点儿,它让现实变得更有价值,让俗气也拥有了价值,它是一首让你心有戚戚的平民生活赞美诗。
4,这是一部真正平视的作品,与许鞍华的上一部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完全不一样。那部李樯风格浓烈的电影,也是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视角上却是俯瞰的,悲悯的,那种悲悯是站在上海高档公寓的露台上看着脚下如蛛网般的弄堂众生时微皱眉头的悲悯。
但在《天水围的日与夜》里,许鞍华回到了她的正道,这是延自《女人四十》《男人四十》的血脉,是一种行走在居民区的邻居的目光,是一个过来人宽厚而宠辱不惊的目光,它清醒又不高高在上,它洞彻生活又不责备生活。
5,影片中的情感表达克制隐忍,有着淡然的含蓄之美。许鞍华在整部影片中显示了这样的能力,她只是拍出了冰山的一角,但又自然地毫无压迫感地让你感受到了水面之下的体积与重量。
6,这部电影是很难评论的,因为这不是那种身上挂满了符号伸到别人眼皮底下急盼解读的巨作,相反,这是一部彻彻底底做减法的小片子。
在商业社会里,它显然卖相不佳,因为它所做的,是去掉一切让影片看起来虚假而轻浮的技巧,去掉一切能够引起观众热议的社会话题,去掉一切能让观众心肺翻江倒海的情节剧套路,尽力让故事进行得自然而不引人注意,让剧情不受任何噱头的侵扰,然后剥掉现代社会时尚芜杂的外表,静静地呈现出中国人琐碎市井生活背后温暖的人伦基础。它如此不起眼,却支撑着全体华人的精神世界。
7,我最尊敬的杨德昌导演曾说:“年轻的时候不自信,所以要用慢镜特写来强调自己所表达的内容,等到成熟时有了自信,只把自己看到的呈现出来就行了(大意)。”
这部影片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观点:人生真正的戏剧是不需要编造的,没有自信,就需要用强烈却不自然的剧情去表达人生的故事,而等有了驾驭力,你只需要曾现出生活的原生态就可以了,因为生活里潜藏的暗流已经足够动人,生活自有它精密的逻辑。
8,真正的杰作大都如此,它警惕任何技巧,因为任何技巧都会成为表达的阻碍,它只是尽力将导演看到的搬上银幕。可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人能够真正看到?有几人能有这样纯粹的目光?
——梅雪风《<天水围的日与夜>:来源于生活,却没有一丁点儿高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