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1.3(20本)
大乌龙事件,早听闻出版禁止的大名,昨天在网站上看到刊载禁止这本书,立马下载了,晚上刚好就点开来看完了。几个故事组成,前面倒是挺有趣的,最后一个故事有点为了反转而反转,就是有点做作了,总体评价本书观感还可以。然后我上豆瓣来看看书评,发现出版和刊载是两本书。。。我看错了。。。讲真,我下载时候第一反应以为这是一本书的不同译法,或者日文直译,这两个词确实意思大差不差啊。。。读完也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吧,而且也有亮点,读了不吃亏。
跳读的,我不爱。动机和推理都很生硬啊,而且就是有一种,都聊到跨国贩毒集团了,能不能格局大一点,不要局限于小情小爱了(还有嫉妒,但我怀疑夹带bl私货。。。)
短篇集,最后伏线回收。朱雀怪那篇很优秀,我是第一次接触隐形人诡计,惊叹了。豆瓣评论里有人对投毒那篇提出了新一重解答,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杀害一个情敌,栽赃另一个情敌,死了谁都无所谓。最后篇首级公馆最后的叙诡很精巧,不愧是三三!整本放在1里,还是因为我喜欢的叙诡是要把我骗惨的那种(所以比较偏爱一整本的长篇叙诡)三三厉害但是有点不对味,我的真爱是麻耶那种通俗流畅+反转。总之接下来会多看几本三三的!
这就是轻小说吗??这就是日常之谜吗??我需要重口一点的读物。。。对日常推理这个词产生了抗拒。。。
纸质书,图书馆借的,两百多页,读起来真的好快。在被开题整到头秃的时候忙里偷闲读的。一般吧,我现在阈值有点高,真的好想看石破天惊的结局555 PS是直面童年创伤的主题,我好像对这类题材不感冒。
这才是轻小说推理的正确打开方式吧!就很动漫化的设定,通俗流畅,一章一个故事,好读,但是应该不会看2、3册了。前面那个咖啡馆还出了2、3、4册??真的有那么多人喜欢吗?这本强多了好嘛!
第一天读了前两个故事,很有好感,有一种看柯南的感觉。但第二天看后边几个故事就那么回事??这类小说的重点就是最后一篇揭开主人公个人的羁绊(加贺、字母表、城塚翡翠都是这个结构),所以我期待满满读完了这本,然后发现羁绊篇大概在第二册里。。。如果这本讲清了羁绊,我就不会看第二册了,可没讲就骑虎难下了,只得老老实实看第二册。作者太鸡贼了!
喜欢游泳池溺水那一篇,笑点不少,真的让我笑出声来。受好评度高的十元硬币和消失的少女篇反而都不是我的菜(说到底,我太讨厌矫情的少女了)最后的羁绊篇有点弱,白瞎了我的期待(也挺矫情的)整体是还可以的轻小说(其实我还不太明白轻小说的定义,逃)PS. 看书评这三个男的这么gay的吗??果然只有我和穿地一样是大直女,被蒙在鼓里。。。我只看出来俩人一起买车之类的,看来我还是太单纯了。
台湾人写的,以西门町为背景,很有趣的是2009年出版,讲的是2020年的科技公司造了2008年的街景VR,然后我在2021年阅读。说实话,看完这本以后,我不太想看华语推理了(其实肯定还会看的)这本很好猜,叙诡也很明显了。不差,但是评价很高,就有点心累。父亲的角色有一点点感人吧,就一点点。。。
我读不懂,太病娇了。作者的中国古代文学造诣很强。我中途还确认了一下,作者是日本人。
绑架案其实不复杂,故事还不错,但是写了621页。。。我拿着图书馆借的实体书,相当大部头。如果是一个三百页左右的书,我会觉得是佳作。警界权谋斗争的部分,大概是国情不同,我不理解(捂脸)为什么广报室(新闻发言部)在记者面前这么弱势?真相抽丝剥茧那一刻,雨宫对三上的体恤那一处有打动我。
昭和初年华族小姐的日常之谜,读起来平平淡淡,我对日本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本书最后一句话:那是昭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的事情。我查了资料,看了书评,这真的是余味悠长的留白,毕竟是拿直木奖的作品。反战、战前最后的岁月静好、华族与平民间巨大贫富差距、出身华族的身不由己、时代洪流感。怎么感觉书评比书本身更迷人hhhh若月先生,那个青年军官,想必在这个日子后不久就会牺牲。他也只是一个爱读诗的年轻人啊。叹气。
我真的很吃战争年代小人物的悲喜这一套。刚刚看了一把青的剧评,我太喜欢一把青了,是每一次阅读剧评都快掉眼泪的程度。时代洪流卷袭下的身不由己。
很明显的叙诡,两条线矛盾到我一度以为是什么平行宇宙的SF。知道有叙诡,知道肯定不是一个人,但不读到最后绝对猜不到结局。物理诡计有点扯,是相当扯。小说阅读起来很流畅,这是优点,回头来看结构很有巧思,虽然读的时候不觉得巧妙。怎么说呢,就是明明结构复杂,但是依然好读,可见作者的写故事水平。有评论说和爱的成人式撞梗,看来弥补了我泄底那本的遗憾。确实时间诡计很精彩啊。最大的缺憾在于太狗血了,人物性格刻画也不够深刻。是刚合上书时脑袋里乱乱的,心想这什么呀,但是越回味越觉得巧妙的一本书。
只看了最有名的《Spring Has Come》。日本、台湾写高中时代一绝。网友评论原文:【感谢民翻】非常偷懒、非常不本格的解答,再配上一个其实挺烂的叙诡? 但这又如何呢?如此温柔的氛围,实在让人说不出什么批评的话啊。
很有名,考虑到1988年的成书时间,是厉害的作品。但是又跟前两天看的婚纱还有爱的成人式撞梗了呀。诡计就是写一个少一个,厉害的叙诡作品我也已经看得七七八八了555前期的悬疑读来很吸引人。一群精神病的共舞hhhh
名作,早就知道诡计了,但还是想看一遍。开题前借来放在桌角,赶报告的日子,看看书脊就开心了。
二宫和也的脸真好看。我不喜欢少年犯的故事,但这部影片有触动我的点,让我忍不住想,还是十七岁的少年啊。秀一刺杀石冈、最终出现的大货车。纪子掉泪又倔强的脸庞。最后一幕前,我都期待着秀一能逃脱的。秀一没有三十年以后了。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这是一部小清新犯罪文艺片,文艺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配乐,配合音乐,非常有感染力。
结局太小清新了,跟我以为的这本书沉郁顿挫的基调不符,看到结尾就很emmmmm就这么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事儿,犯得着警界上下方寸大乱(大打出手)?坑挖太大了,没填上。横山秀夫的书就应该看头五十页、末五十页(雾)我在犹豫还要不要看另外两本老社会派(累了)PS不如昭和64。PSS刚看知乎推理推荐说这本的优点是短。。。247页是不长,但中间也冗长得累人啊。
要读过足够多的推理小说再看。轻松诙谐,调侃烂梗。
说实话蛮无语的。那个丈夫就是个渣男没得洗,女主有一堆推理就是不肯跟警察说。。。本多死的太无辜了,心疼本多。凶手一堆谜之操作。最无语的是,说美国兵有风度??但凡吹日本兵,我都没这么无语。那个夫人本来出身就还行,读得起大学,作死成为娼妓,后来成社长夫人也是当小三,无语。一朵桔梗花那种出身贫寒的女性,沦落风尘,还能让人同情。人性的证明里夫人的行为也能让人理解,而且没有滥杀无辜啊!我好讨厌这个凶手,给我气得。还有!社长说:这是一场国家的灾难,我不怪她。为什么不怪她,简直又蠢又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