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老王六十多岁被赶出了这个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道德方面的原因,只因为一点,老王太邋遢。为此他的老婆跟她吵了无数次架,甚至要在半截子入土的年纪上离婚,最后在儿女的百般调解下,婚没有离,但也落了个有家不能回的下场,老王去到了某个工厂,做了个“看大门的老头”,跟一只狗一起。
他年轻的时候对孙子百般疼爱,据说对孙女是嫌弃的,但好在这些嫌弃都是孙女们从父母口中听来的,老王并没有在孙女面前表现出来什么,孙女孙子们对老王也没什么意见,只是因为奶奶的嫌弃而觉得跟这个老头不怎么亲近。只觉得他是一个偶尔会出现的又脏又倔强的老头,跟传统的爷爷的威严的或者慈爱的形象千差万别。老王出现的确实是很偶尔,直到老王死了,孙女还是觉得老王不是死了,只是很久很久没有过来吃饭了而已。
老王每次都骑着他那个灰色的遍布着补丁的破电动车出现,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匆匆吃个饭,然后挤进孙女的房间站一会,老王知道自己脏,也不在孙女的床上坐,只在书架前看一会,不经同意的揣上两本书,并没有过多地语言上的交流,就离开了。只是偶尔在吃饭的时候,老王会用他脏兮兮的指甲里满是尘垢的有着厚厚的老茧的手,从排骨上抠下一块肉来喂给孙女吃。孙女自然是抗拒的,别过脸去,尴尬的不知道如何拒绝,就像孙女不知道如何拒绝老王拿走她的书那样尴尬。
老王是他们那个年纪为数不多的有文化的人,识字、爱看书、会写毛笔字,但又邋遢、倔强、穷酸,活脱脱一个孔乙己。老王其实也还蛮有能耐的,年轻的时候可以骑着自行车托着货物去七八十里地之外的地方售卖,在那个穷村子里靠着一毛一毛赚来的钱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和一个特别会做生意的商人,后来这个会做生意的商人生了两个闺女和一个儿子,其中一个闺女和他的老公,抢占了老王辛辛苦苦挣下的苹果园子,把老王亲手一颗一颗栽培的苹果树全部砍掉,养了猪,最后还在老王去收地租的时候,把老王推倒在地。可能老王最后死去的时候脑子里的那个血栓,就是这个时候磕碰下的。
老王就像是他生活的那个镇子的游魂一样,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逢年过节需要阖家团圆的时候,老王从来没有一席之地的,也不打电话,只是趁着白天还没有开席的时候赶回来看一眼,吃两口并不丰盛的午饭,再匆匆的赶回去。有次中秋,老王给儿子的手机打来了电话,叫了一圈孙子孙女们的小名,也包括那个抢占他的园子的孙女,说是去他那里看月亮,他那边地势高,看月亮看的更清楚。
老王的儿子自然是知道老王这是想家了,正琢磨如何回复的当口,老王那没什么文化的老婆,那在家里拥有居功至伟的生出了三个儿子两个大学生最后成功的住上了楼房的文盲老婆,讲出了她这辈子最有文化却又也是最尖酸刻薄的一句话,“看什么月亮,他以为他是李白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中秋望月思乡似乎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在老王生活的小镇,大家都盯着地上的六便士,桌子上的鸡鸭鱼肉,电视里的联欢晚会,很少会有人抬头望望天,看看今天的月色是不是很美,想想身边的人是不是很可爱。老王或许是读书多的缘故,学会了抬头望望天,也或许是老王太过于卑微和贫困,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孩子们的,以至于除了看月亮这种托辞,他想不到其他方式表达他对孩子们的思念。换一种方式想,老王似乎也不是很贫困,虽然她老婆掌握着财政大权拥有着一桌子的饭菜,但老王拥有的确是一个月亮啊。老王其实是一个富裕的游魂。
老王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一个冬日的凌晨,孙女即将远行的车窗上挂满了霜,老王拿着一小卡片,一点一点的刮着车窗上的霜。老王许是想了很久,才想到这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或许是老天看老王太可怜,才让那天的车挂满了霜,好让老王能最后的做点什么。再后来听到老王的消息,就是老王去世了很久之后了。村子里的人说,老王好几天没有出现了,去到家里才发现老王已经神志不清的跌落在炕下面,送到医院没过多久就去了。
但也只是听村子里的人说的而已,毕竟老王出现的一直很偶尔,说不定哪天,那个贫困又富裕的游魂,就又会骑着他的破电动车风尘仆仆的来,再从孙女的房间里再揣上两本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