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9.11”事件20周年之际
今天是“9.11”事件20周年。
20年来,这个世界没有变得更加团结和友好,人类依然因各种主义产生隔阂,新冠疫情的出现,则让全球化进一步受挫,人类开放融合的进程举步维艰。
看过一篇关于“9.11”题材的文章中写:事后看来,这可能标志着我们曾熟悉的那个和平、繁荣、开放的全球化时代走向结束。21世纪就在这样的阴郁中拉开了帷幕。
该如何为这个时代画像呢?
人作为万物之灵,在脱离了伊甸园和田园牧歌时代之后,在数千年的血腥争斗中迎来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盈,也无时无刻不被科技的力量反噬,全世界的资本家联合起来后,“打工人”的异化形态显而易见。
理想主义的时代早已经远去,感谢前辈的抗争,我们在资本主义时代也拥有了双休日,8小时工作制——但是法律法规和工会制度的缺位,这种最基本的福利依然是很多人的奢求。
内卷化的教育和“996”模式工作也随之而来,阶级矛盾掩盖下的两性对立愈演愈烈,政府对舆论的严格管控并由此导致的大举报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精神被洗刷冲击乃至分裂瓦解。
房价高企和少子化的危机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各种政策出台但依然收效甚微,国家在这种矛盾的逻辑中前行。
这20年来,更方便的交通、更发达的通讯和更繁荣的商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纸媒时代的式微、唱片时代的结束这些“旧时代”痕迹的消失也曾让我们失落。
报刊亭从城市消失了,便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消亡,读者和城市也少了一种联系;网络音乐的泛滥冲击了整个市场,高质量的流行音乐已经远离了世纪初的美好年代,等待电台播放新专辑的彻夜守候成为了历史。
作为最后一代非互联网原住民,对网络时代的感情也是爱恨交加——它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的生活一刻都离不开它,以致于大量时间都被网络占用,碎片化的阅读让人日益难以进行认真和严肃的思考。
时代面临着信仰危机,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奔波,至于其意义则被搁置在一边;财富的增加带来的幸福感超过了一切,娱乐和游戏则提供了最好的精神逃避空间。
如同“9.11”事件,新冠疫情也许是这个世界的又一次转向,在时代大潮中的每个人都难以避免。
下一个20年,我们会是经历战争的一代人么?我们会是经历失业的一代人么?我们会是经历养老危机的一代人么?
在时间揭开它的帷幕之前,没有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