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波大势与个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一、巴菲特的几个阶段

1.代客理财阶段:1957~1969年,年化回报29.58%;(格雷厄姆式烟蒂股投资)
2.烟蒂投资,1965~1971年,年化回报16.88%;
3.优质企业价值投资,1972~1999年,年化回报26.72%;
4.新世纪:2000~2017,年化回报10.01%。
二、 巴菲特经典的人生轨迹与康波

巴菲特1930年出生,成长于康波周期中的大萧条期,奠定了他谨慎价值投资的起点。
二战结束时15岁,一切欣欣向荣,就像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
出道期1957-1975年,刚好是第四次康波的繁荣转入萧条。巴菲特慢慢放弃烟蒂股投资,自1972年开始选择优质成长企业价值投资。因为烟蒂股终究无望,甚至会死,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
在70年代-80年代的动荡、滞涨、股灾中,选择可以熬过艰难期的优质消费股,度过康波衰退期,并等来1990年后的下一波康波繁荣。
喜诗糖果:1972年收购,1972-1983年,净利润增长率13%,1983-1995,净利润增长率9%,1995年开始,净利率增长率降低到5%以下)
可口可乐:巴菲特在1987年股市崩盘后买入,1988年到1998年十年间,可口可乐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4.7%。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乐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速10%,但13年间股价没有变化,市盈率从46.47倍下降至12.7倍,
三、关于不研究宏观
常有人说,巴菲特不研究宏观,只无脑做多美国。
确实,价值投资强调人的有限性,对宏观和市场难以做出有效的预测,只能牢牢在自己的能力圈中把握有限的“可靠”认知(前期的烟蒂股),绑定优质的企业(后期的优质护城河企业),度过信息和不确定性的峡谷和迷雾。
但是巴菲特的幸运,在于他的一生处于美国的主升浪时期,一定时候可以“无脑”做多美国。巴菲特、芒格、比尔盖茨,所谓的卵巢彩票。就像2000以后十几年,“无脑”做多北上广房地产一样。
如果是1800年的西班牙人、1970年的苏联人,1910年的德国人,2021年的阿富汗、索马里,可以“无脑”做多当地的资产和股票吗?对宏观还是要有大致的判断,越是索马里人、西班牙人,越是被迫要研究宏观大势。如1920s大批的犹太人离开欧洲。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王安石这首诗,就是讲康波周期的盛世。欧美人多单纯啊,少想很多问题。阿富汗人能少想吗。
一个中国80后小镇少年,可以一路别无他想,小镇做题家,985计算机系研究生,BAT高薪,30岁百万美元。而巴西人、印度人,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一些视之为常的,可能是历史的关键。
四、做好自己,做小事
只是知道宏观终究是超越人的认知能力,不钻牛角而已。
价值投资就是道家的自然无为,心学的知行合一,接纳无常,接纳自己的有限和普通,专心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小事。
附:
上接 浅述康波周期 https://www.douban.com/note/812396455/
苏霍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拼多多的农村包围城市 (2人喜欢)
- 人口结构:大学生红利、工程师内卷红利才刚刚开始 (1人喜欢)
- 建议写日记记录自己开心、有内驱力、积极、高能量、宁静的时候。 (1人喜欢)
- 人只能同频共鸣,没法强行拔高 (3人喜欢)
- 牛奶测评个人记录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