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球影城开业,主题公园迎来新时代!
北京环球影城即将开业的消息传开,就迅速人们的火遍朋友圈。

作为和迪士尼齐名的主题公园,环球影城一边手握IP提供酒店、餐厅、零售各类服务,一边对接消费者。IP品牌的公园打造,让零售生意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几年过去,曾经发生在上海迪士尼的火爆,如今或将在北京重演。
9月1日,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来试运营,20天后正式开园,届时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两家度假酒店、北京环球城市大道将面向公众开放。

主题公园起源荷兰,真正将其做好的是美国迪士尼。迪斯尼乐园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概念的主题公园诞生。
1955年,电影动画师华特•迪士尼抓住机会,在美国洛杉矶创造了迪斯尼乐园,动画场景、人物变成鲜活的现实,给经历了战争的一代美国人,带来一丝心理慰藉。自此,依靠着IP开发游乐设施和景点,美国式主题公园一路开枝散叶,推广至全世界。
国内主题公园发迹于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微缩景区获得成功后,引发跟风。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崔生了发展国外成熟的主题乐园的市场土壤。不管是上海迪士尼还是北京环球影城,最终落地前经历了反复的磋商、谈判,过程相当坎坷。哪怕是功夫熊猫茶上海首店的开业,也是费劲了心思。
总的来看,主题公园是门典型的零售生意,他作为一个“场”,一边手握IP提供相关服务,一边对接消费者。然而,想把“场”经营好并不容易,迪士尼、环球影城这些主题公园本质上还是内容先行,有强大的IP运作能力。
国内主题公园集团虽然规模已经庞大,但业务模式仍以主题公园运营为主,IP运作能力不足,收入结构单一,对门票依赖度比较高,与国外主题公园龙头相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在这方面,反而是规模小一些的IP品牌能得到更多的优惠。

例如,上海的功夫熊猫茶国潮主题茶饮店,作为全球首家以功夫熊猫命名的主题茶饮店,门店在设计中融入了极具电影特色的梦工场电影风格,巧妙再现功夫熊猫电影的辉煌与风华,同时结合了国潮国风色调的现代演绎以及缤纷色彩点缀。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好评不断。
随着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外主题公园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型的主题公园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但小型的IP主题门店或许会打造沪更高粘性的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