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3点结构常识,你也能成为优秀书法老师
结构是书法学习的起点,也是终点。串联起点和终点的桥梁便是笔法。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构因时相传。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书法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变化。
当然这些变换的背后也有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规律而循,比如黄自元的92法总结了汉字大部分的结构规律,但谁能真的把这92法背下来去写字呢,似乎没有一个书法家是靠这个成名成家的,黄自元也没有成。
近代书法家启功算是成了,他把汉字结构总结了一个司空见惯的规律-黄金结字律。相当简单和概括,但是除了启功谁写字的时候还会去纠结有没黄金分割呢?
不管是黄自元的92法还是启功的黄金结字律,都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并且能指导我们平时的练习和书写呢?
以下这3点基本上可以涵盖汉字的基本结构规律,同时也能指导我们的实践。
1.空间均匀
所谓空间均匀就是笔画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比如「田」字,口字中间的四个小口大小要基本一致。

再比如「目」字,中间两横分割之后红色区域的距离也是基本相等的。

在汉字中这样结构的字可以找出很多。

2.偏旁小主体大
偏旁小主体大用书法术语来讲就是「收放」,一般是针对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比如「偏」的单人旁作为偏旁在字中所占的比例远小于「扁」。

再比如「霄」字中,作为偏旁的雨字头在字中所占的比例远小于下边的肖字底。

分清字中哪个是偏旁,哪个是主体,然后遵循偏旁小主体大的原则就能让这一类的字结构瞬间变得焕然一新。
3.主笔突出
主笔突出可以说是书法艺术和规范字最大的区别了,以「在」字为例,图中左边是兰亭序的在,右边是黑体字中的在,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左边的丿要长很多,在同一个字中这个笔画也是最长的,我们把这个笔画一般称之为一个字的主笔。

我们随便在兰亭序中再找几个字看看是不是这样。

相对于前两个技巧,主笔相对会难找一些,但也是最能区分书写水平的一个技巧,所以大家平时临帖和读帖的时候要多观察字的主笔,时间久了就能一眼识别出来。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成年人高效书法最难得一点是有效反馈,学会了以上三点,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书法老师给学员高效且正确的反馈,帮助他们提高。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说不定书法这门手艺还真能成为一个副业赚些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