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羽观山海之前言
一直以来都想以中国神话体系为总览,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一些东西,后来发现,这件事情以我现阶段的能力,要想完成它,无异于是自不量力。
中国的神话历史悠久自不必说,而且这其中体系庞杂,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书籍之中说法不一,称谓不一。
若想将他们完全建立在一个神话体系之中,除了要查阅各类文献进行整理外,恐怕还要进行丰富且有理有据的想象,将剩下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务都串联起来。
在没有对中国神话这个领域进行了解之前,一直认为它不过就是我小时候听的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没有多么的复杂,人物也就那几个。
最近看了些书籍,慢慢了解到我所认为的神话不过是冰山一角。《西游记》、《封神演义》、《搜神传》、《酉阳杂俎》......这些书,它们成书时间不一,作者不一,背景时间不一,所述故事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若要追根溯源,仔细探究,也是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说到中国神话故事,与其相关的书籍,有本书就不得不被提到。或许是年代久远,或许是故事情不强,又或者是晦涩难懂,很多人都觉得它不好阅读。
说实话,在我看到《山海经》的时候,通读一遍下来,也是觉得”无聊“,它讲的无非就是山川地貌,奇鸟怪兽,还有各种不存在的动植物。而且每篇行文思路都是一个模式,哪里有座山,山上有什么花草树木、什么虫鸣鸟兽,它们长什么样,都有哪些作用。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是现在,我想再读一遍《山海经》,并将书中提到的各类动植物做一个解析,还有涉及到的一些背景故事进行拓展延伸。
其实关于这本书,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多人只是将其看作是一部神话书,其中的诸多描述看作是先人创作者的想象。但我并不认为《山海经》只是一部历史久远的讲述山川地理神话书籍而已。
首先,成书时间太早,虽然历史界主流的说法是此书成于先秦时期,且非一人所作。即使是这样的主流说法也仅仅只是一种观点,更不论说它的作者是谁,到底是一人所作还是多人所作,尚且都有还没有定论。
其次,时间不确定,作者不确定,可以说《山海经》这本书到现在,除了它所记录的文体是真实地存在且能被我们看到外,剩下地关于它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不确定的。
其实在文字部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文字肯定也存在确实和错漏之处,况且大家都认为《山海经》存有一幅完整的地图,而书中的文字只是这幅地图的注解。关于地图,早已流失不见,关于它的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它确实是地图的注解,但不是全部内容都是。
古时的《山海经》确实有图画,而且图画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故又称之为‘山海图”。陶潜诗句“流观山海图”说的正是这个,郭璞注《山海经》也每有“图亦作牛行”,“亦在畏兽画中”这样的说明。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的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又各不相同。《海经》体制虽大体同于《山经》,而文字条贯却没有《山经》分明。
《山经》的记述条理井然,大约是先有了文字记述,而后加以插画的。《海经》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当是先有图画然后有文字。
这里简单介绍下《山海经》这本书及名字的由来。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顾名思义,《山经》说的是山,但是《海经》说的就不是海了,说的还是山,只不过这个山在海的内外。
而将《山经》和《海经》合并在一起成为《山海经》是在刘向,刘秀(歆)父子的《上<山 海经>表》中,而非《史记·大宛传》中司马迁写的“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表面上看,似乎《山海经》确实出自于此,但是东汉时代王充在《论衡·谈天篇》中所引用的原话是“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这里少了一个”海“字。紧着这又说”史公之 言,《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凡事难知。可见,王充所见《史记》,确实只作《山经》,并无“海”字。
《山海经》大体上可分为:
《五臧山经》5篇
《海外经》4篇
《海内经》4篇
《荒经》5篇(大荒经4+海内经1)
后面的内容我将按照这个顺序,逐篇解析。
-
偷心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8 09:36:56
斯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持续的写作(记录)给我带来什么? ——由公众号、小红书、豆瓣给我带来的思考。
- 今天我想谈谈我的朋友们 (2人喜欢)
- 记工作中一件事给我带来的思考 (2人喜欢)
- 这是一篇关于剖析自己的日记 (2人喜欢)
- 2024个人书影小结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