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后,我用包含行为艺术的作品集敲响了加拿大顶尖景观院校的大门
以下文章来源于DSC设计罐头,作者DSC设计罐头

我是Harry,一名本科毕业已有近五年的留学申请者,本科为非211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背景,GPA3.0,雅思7.0。在2021申请季,申请了卡尔加里大学、曼尼托巴大学和圭尔夫大学三所学校的景观研究生MLA专业,同时也顺带申请了欧洲等地区的MUD和MLA。
最后很开心收到了Calgary和Manitoba的三年的offer,并都给到了入学奖学金(其中曼大给了第一年的半奖),也收到了欧洲Leuven和Iaac的offer。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DSC在我的申请过程中的每一步对我的帮助,当鹏菲老师邀请我分享我的申请经历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借这个机会,回顾整个申请的心路历程。
+01. 申请前期的各种调研
我打算出国读书的想法从大三就开始了,当时受到大学钦佩的老师和学长的影响,在视野不断被打开的同时,对世界的探索欲也逐渐萌生,但最后因为诸多原因搁浅,最终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了。
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换,以及对于设计工作本身的困惑等都让我有些难以适从,工作后996是工作常态,自己也会对生活的产生怀疑。于是,出国读书对于我而言又赋予了更多其他的含义。但无论怎样,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想要出国读书的打算。
在经历过工作一年、辞职去澳洲打工度假一年、菲律宾游学、待业脱产学英语、再工作、再辞职脱产学英语的过程,我也总算攻破了英语大关,雅思从四年前的5.5分一点点提高到6、6.5再到2020年的下半年终于考到了7.0。至此,我也总算可以将出国读书提上了日程。
考虑到未来留下体验和工作的可能性、教育质量和开销,我便把加拿大作为我的第一选择。当时在网上看到加拿大申请经验帖的推荐,了解到DSC坐标在加拿大,有非常丰富的加拿大设计专业的申请经验和教师团队,便马上联系到了DSC工作室。
因为我本身有景观工作经历,以及我个人对未来就业的考虑,我反反复复地和DSC的老师鹏菲交流我的顾虑和想法,她一直非常耐心负责地和我解答,并以她在加拿大景观行业工作的经验和对行业的理解和思考为我做参考,以就业为导向,推荐我申请景观专业。在十月,我们共同制定了最终申请计划,帮助和辅导我的整个申请过程。
关于加拿大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及行业的具体信息,可以参考我们的往期文章:
加拿大仅有的五所提供景观建筑专业MLA英语教学的院校全解析
深度探秘调查 | 加拿大风景园林师(景观设计师)的收入如何?
不过后来我得到的教训是!因为我之前自己有制作过一本作品集,就以为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申请的作品集和文书一系列资料足够,但后期发现压力真的很大!
+02. 申请准备阶段
加拿大提供认证MLA专业的院校只有5所,考虑到开支和当下我的留学需求,最后决定不申请UBC和多大这两所名校,选择了DSC推荐的同样值得申请、教育质量优异、就业前景也非常不错的其他三所更为小众的学校。
整个过程我的体验和学习如同在大学完成课设一般,被激发着和引导着,一次次完成了对于自己的突破,整个学习过程俨然已经比最后的结果更为宝贵。其中,PS、CV和 Portfolio 的辅导,让我受益匪浅,能感受到自己飞速的进步。从我自己写下的初稿,再到反复经过老师修改后的终稿,我有更多的个人意志和思维的介入。
在文书写作上,鹏菲老师在大方向为我把握整体的内容创作;而外教老师、UBC建筑研究生专业毕业生Lorinc老师会帮我把我所要表达的,或杂乱或发散的想法逐渐落实到用英文思维书写的文字中,从英语逻辑、语序、语法各个层面都给我的文书质量带来了全面的提升。在整个过程中我和老师们有着非常对等和细致的交流,而修改了无数稿的文书也让我对英文学术写作有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 感谢老师们在写文书时给我提供的超级多的建议

+++ 文书总计改了五版
在Portfolio的辅导中,UBC景观专业毕业的阮老师对我的设计思维有很多点拨。当我们在讨论我在三峡的地区的设计时候,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之前我规划思维的常规性和发散性在设计纪念性景观的时候的局限性,在上课的时候,我仿佛已经有预判性的感受到未来去读书可能会学到的景观设计逻辑和叙事逻辑。


+++ 诺邓白族村落改造及景观规划设计
其中我自己最满意的项目是诺邓白族村落改造及景观规划项目。我根据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研究,将道家“隐”的学说理论进行解读,用于乡村规划之中,并从形态结构,街巷空间和文化产业三个方面进行演绎和设计。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当时我很希望将老师为我教授的海外院校非常欣赏的景观设计逻辑叙事性深入浅出的用于三峡的那个设计中,但前文也有提到,由于我申请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后来非常紧迫,导致最后留给作品集的时间非常有限,也无法大刀阔斧的完成我的想法。不过可能万事总归会有些遗憾吧。

+++ 城市设计—广州东站改造

+++ DSC强烈推荐我在作品集中加进去的当时在交换时做的行为艺术类装置设计—Blade Runner2019 半智能服务社会的反噬
加拿大的整个申请过程尤为复杂,我开始预留时间不足,导致后面非常紧迫,申请曼尼托巴大学的时候只有不到一周准备时间,申请圭尔夫大学的时候书写的材料有非常繁琐的问卷调查,调研方向问卷等内容…总之有许多崩溃的瞬间,真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DSC的各位老师对我的认真负责的辅导和指引,我能不能够完成整个过程。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就是,我们经常利用时差,我在晚上给老师们上交的作业,第二天早上老师们详细的批改就已经躺在了我的邮箱里了。而且由于我跟随着参与到了整个过程的递交和申请,每一步都非常透明,老师们会给我非常诚恳的意见,也是因此,我也更加熟悉这段经历,也学到不少。
比如在申请圭尔夫的MLA的时候,需要提交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阐述对你影响最深和最喜欢的设计,我当时有意提到了景观规划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千禧年的多伦多公园设计竞赛,特别是OMA的方案,让我重新巩固温习了其中的景观规划和策略;在准备文书的时候,经过跟文书老师鹏菲和Lorinc老师的沟通和几轮文字反馈,让我自己对于想要探索的领域更为明晰,挖掘出我对新移民与景观之间的联系的探索方向,并更为明确的在文字上抛出了我希望在加拿大学习中探索的议题…

+++ 在曼大offer拿到后的第二天的惊喜:5400加币的奖学金
+03. 后记
回头看,从学习语言到修改作品集,再到最后冗长的申请流程和最后等待offer 和拿到offer择校,整个过程最想感谢的还是:鹏菲老师给予我的鼓励和信念,支撑着我时常摇摆的信心,她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真真切切的抚慰到我的焦虑,让我知道原来我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有很多人站在另一端向我招手呐喊。让我一点点靠近到我想要成为的人。
因为种种原因,我最后并没有选择加拿大的offer,但这已经不重要了,相比下,我已经比之前的自己更加勇敢,更加坚定,而想去加拿大读书的决定,已经完成这个人生阶段应有的使命,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的最后,对未来学弟学妹的申请建议是:
1. 加拿大高校申请繁琐,需要提前预留时间,不要赶deadline。
2. 加拿大院校的包容性很强。所以作品集要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多样性,和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DSC的建议下,我在作品集中充分表现了我的城市的研究背景,甚至还加入了行为艺术作品去共同表达相似的主题,这些都是补充表达申请人的个人思考和见解。
3. 加拿大签证准备材料多且审核时间长,切记一定要提前准备,特别是资产评估,不要等到5月再开始准备。
4. 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早开始准备!而且加拿大院校对于雅思要求相对较高,普遍为7.0,不要拖到最后又要准备作品集又要刷雅思成绩,会压力很大。但是也不要被语言打倒,早准备,相信自己会拿到入场券。
作者 | Harry
设计/编辑 | Danny
主编 | 鹏菲

-
wondai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23: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