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一天》小记
很久没有读书了,今天有空闲时间,读了几个月前买的一本摄影的书。Willy Ronis的《那一天》,讲述了他拍的一些照片的背后的故事。
书中的照片没有特别震撼的,但是背后的故事是很不错的。个人觉得这个摄影师是比较关注生活的摄影师,生活中的小事,在他看来都是非常美好或者难以重现的感动瞬间。他拍摄他的妻子玛丽-安的生活日常,拍摄夜晚路灯下的车辆,拍摄海边沉思的老人,拍摄为孩子修玩具的母亲等等。记录时代变化下的普通人的生活。
他曾这样说过:“对我来说,当代人最让我感兴趣,普通生活着的普通人”,“我从来没有寻找过独特的或者独家的新闻,我看着那些充斥在我生活中的事物,平凡之美总是我最大的情感源泉”。
我觉得,他是个感情特别细腻的人,平凡的生活让他印象深刻,平凡的场景让他为之感动。他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摄影师,看到一个场景会脑补当前场景主人公可能的遭遇。例如他看到一个老人提着行李站在楼梯上,眼睛望着路边的小女孩,他会脑补一整个故事:这个老人很久都没回家了,这是几十年后再次踏上这个楼梯,或许小女孩是他的孙女。他也会摆拍,例如抱着法棍面包的小男孩这张照片就是他让小男孩跑了三遍才拍下来的。
感情细腻,善于发现,或许都是摄影师必不可少的特点。我看了这个影集,总是觉得很普通,但是故事性却是非常好的。看了这个影集,加上之前看了薇薇安的纪录片,自己也想尝试下黑白照片。
里面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患了阿尔滋海默氏病的妻子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他按下了快门。1988年的秋天,他的妻子和公园的落叶和树木融为一体,难以区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