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终了(四)
愿我总能拥有不可战胜的夏天。
不知不觉,《夏日终了》已是写了四年,说起来不算太久,却好似已沧海桑田。
九月初的江城下过一阵雨,空气仍湿润,但温度丝毫未降。我竟还未闻到桂花香,只是最近在公交站附近不时闻见未知的浓郁花香,那是区别于夏天的香味。我猜那香味来自于公交站后的围墙内,两米高的白墙挡住了我的好奇视线,只有墙内挺拔的树探头望望我,里面还应有些花草作伴,就不知是无人打理的野生花园还是精心伺候的后花园了,希望是前一种吧,相对自由。不过城市里不那么自由的绿化带里月季花盛开依然很美,要不然楠楠和我也不会心痒许久忍不住采摘。每次从相同的地下通道走出来时,我都会回想起去年四月空荡荡的江城,附近的花店都已关门歇业,楠楠和我谨慎小心地在超市采购物资回家,看到路边娇艳的月季花五颜六色心直痒痒,于是我放风他采摘,做完亏心事后溜得飞快,那四朵月季粉粉紫紫地陪了我们半个月。那时候,我们和小时候一起背着父母捣蛋的模样像极了,我总是怂恿者,楠楠就在做完坏事后笑得很贼,完全想不到一年后的他会成为为钱惆怅不已的北漂一族。可是在大城市无根的人啊,不就是要如同顽强的月季,即使不自由地被移栽到路边,也要日复一日地吸收光照和养分,月季花盛开又凋谢,一年又一年是享受还是放弃,得自知冷暖。
上周末赶上末班车看了侯登科的摄影展,疫情恢复后的美术馆人很多,不少人在摄影作品前面讲技术,我不太听得懂,但却在看展过程中凝视着照片,四目相对的很多时刻几乎要落下泪来,可能正如评论家所言,侯登科的作品如果单论摄影技巧不一定达不到如今高度,更重要的是作品里面关注社会变革的人文情怀。我说不来那些专业的称赞,只能以一个业余看客的角度欣赏作品,“麦客”、“乡村”、“工人-农民工”、“四方城”这五个单元作品都聚焦了1978-2002年巨大社会变革的特定人群。明胶银盐的黑白照片上看得清每一条皱纹的深度,但如果忽略充满时代感的服装和旁边的文字介绍时,我会混淆年代,好像今日的农民、工人和以前并无差别,面容上仍然有那份愁苦、淳朴、羞涩、麻木和幸福......侯登科关注的群体是历史上常常忽略的人群,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贡献了粮食、建设了城市,但是生活境遇上又常常不如他人,改革于他们的红利似乎薄了点。我记得看《一年又一年》时结合了自己所知的周围变化,才发现小乡镇落伍很多年,变化的进程与城市简直像处于不同世界;我个人感觉侯登科的作品里也是如此,四方城中的居民和麦客、民工、农民在镜头前的神态明显不同,后者眼神里少了点满怀希望的光,也可能是因我们来自于乡村,对熟悉的事物共情更多,外界评论侯登科作品也是关于农民的部分远比城市令人动容。这次展览有很多令我记忆深刻的摄影作品,一张是广阔的麦田里,一位齐肩短发、头戴发箍的奶奶一只手抱着小孙子,一只手抚摸着麦子,那身形和装扮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还有其他辛勤劳动、任劳任怨的农村妇女照片也十分生动亲切,就像是家乡的婶婶们;照片里许多麦客、农民、民工的面孔充满了故事感,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想他们现在身在何方、生活如何,尤其是有一张满脸沟壑的老人的脸,让我想起《悉达多》中的片段,“他看到的不再是他朋友悉达多的脸庞,他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其他的形象,一个长长的系列,一条不息的形象之流——百种,千种,万种,无数的形象不断生生灭灭然而又似乎同时并存;所有这些形象一刻不停地变幻和更新,而它们又都复归于悉达多。”还有一张是高楼工地上,民工赤裸着胸膛,上身工装在风中扬起,小心地站在狭窄而又高耸的落脚点处,手中拿着铁锤,双手一前一后地扶住管道。有个孩子对这张照片一脸好奇,问他妈妈“这是在做什么”,妈妈就和孩子讲“你看当时的工人高空作业多危险,一点防护措施都没有。”我想这样的对话大概看展全程都会存在,毕竟城市里被好好照顾的小孩子们怎么会懂得那些劳作者的艰辛和希望呢,但与展览海报上小孩子爬城墙玩耍的行为应能有些许共鸣吧。看展过程中可惜的是我没有花时间好好阅读侯登科的手稿,只匆匆瞟了一篇关于冷热的议论文,回来后才发现后期摄影仅是他记录的手段,文献资料亦是走近他的主要渠道。“生命对于我只有一次,为了这一次,让它留下血迹!也许,死了以后,这一切会变做虚无,可当你在关闭自己心灵之门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没有白活,你为了这个死而耗尽了全部的生。”可能这也是侯登科在短暂生命里大量创作的动力吧!
平凡如我,难以做到如侯登科般目标明确地活着,每年夏天总是会有一些迷茫,不如意的杂事配合着闷热的天气让我想要出逃,去年没逃开,五月份生病短暂逃离后,现在又像是陷进去了......工作虽无对错,却让人憋屈,我也不知道长年累月在这样压抑而模棱两可的工作氛围里会让我产生怎样的变化,愈发小心翼翼、人云亦云?许多事身不由己,目前感觉自己只能如木偶般为高高在上的决定摇旗呐喊,可人不是流水线上的机器,没有喜恶,不会抗拒,也许年假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能喘口气,那我势必年年要出门呼吸新鲜空气了,毕竟连甜食都不能取悦自己,我的负面情绪更难寻出口了。有趣的是,即使我负面情绪爆棚,一路上生气到感觉结节都疼痛时,回到家仍笑脸盈盈,在群聊里共同吐槽时也只会说一句“因为工作很生气”之类吐槽便无他话,因为实在没有人能听你详述前因后果。朋友们兴起相约也会因各类约束取消,很少能见面聊天,彼此之间沟通越来越少,可能成年人就是要学会自我消化,或者若有伴侣会大不相同,那我也不得而知了,但不敢提高期待。情之一事,思考太多没定论,纠缠太久没好处,轻描淡写没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似那浮云,且聚且散不由己,由他去吧!
江城各学校开学的时候,暑假就在小朋友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畅通无阻的早晚高峰也一去不复返,今年的夏天就这样在我越发固定的日程中溜走了,留下的记忆越来越少,时间逃得越来越快......我到底留下了什么呢?因为健康问题对人生多了一重体验,因为天灾人祸和舆情对社会多了一层理解,因为孤独也对人多了一分宽容,但少了一点自己踏实努力的成果呢......
夏日终了,前三年都会期待新的夏天会更好,但如今看来一直如咸鱼并不会变好,一次次地陷入自我怀疑漩涡罢了,还是要坚持有所行动啊!那今年夏日终了时,希望自己以后能坚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