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花不比野花香
今天读了朱光潜《谈美》一书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篇,其中讲到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大约就是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而当我们身处现实又不能将切身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的时候,很难感受到美。 人处中年,聊一点没什么意思的家常里短,听听别人眼中的家花与野花。 故事1: 这是一位男性朋友的讲述,他说自己会上陌生人交友软件,据我所知他和媳妇感情不错,两人也算郎才女貌,我好奇他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聊天(当然聊天对象都是异性),他起初含含糊糊只说无聊,后来聊的久了他也会说一些真实的想法。 他告诉我自己爱人长相不错,身材也不错,我从内心还是佩服他的,结婚几年能从内心这样夸赞和认可爱人的不多,然而一切都有一个但是。在他的口中,媳妇是甜的,然而甜口吃多了会腻,他羡慕人家那种可甜可咸的,按他的原话,那种在外面人五人六精致的,回家一卸妆很丑那种,放着家里的小甜甜,羡慕别人家的小咸咸,他喜欢丑女吗,一定不是,他只是不喜欢爱人的一成不变,他自己也知道,媳妇还是那个很好的媳妇,自己的要求就像是吹毛求疵,即使知道,他内心依旧有未被说服与填满的部分,在陌生人交友软件上寻找着他自己都不明确的那种感觉。 故事2: 中午吃饭,同事闲聊,他年近40,两个孩子,言语中满是对结婚前时光的追忆,刚好旁边是个不满22岁的零零后,表达着不愿意结婚的想法,他也附和,人应该为自己而活,自从有了孩子就变得不是这样了。我跟他辩驳,选择生孩子的也是你,现在不满意的还是你,多少单身人士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家和两个孩子呢,都是围城,看着外面更好。这种羡慕就是戴上距离这个眼镜看世界,不够真实。 故事3: 这个故事没什么情节,只是我听来的,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热衷于嫖,还喜欢年轻的小姑娘。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和今天的主题关系弱一点,但我想表达的是即使吃了60年的盐,依旧贪恋年轻容颜的美和性带来的快感,他不能欣赏家中陪伴多年爱人带来的安稳感,偏偏追求外界的新鲜刺激,在我的眼中很难想象他和小姑娘在一起的画面是美的,但是在他自己眼中,可能那些姑娘是美的吧。 我们到底为何觉得野花更香,更多时候不取决于事实,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他们的观点和态度。那些我们不常看见的事件与不常有的体会,总会蒙上一层想象的色彩,而天天在经历的事件,就变得麻木不仁,不仅不能体会身处其中的美感,甚至生出厌烦,殊不知,自己想逃离与放弃的,正是对面一方羡慕与期待的,也就是说自己已经习惯的家花正是别人眼中的野花。 这种心理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围城现象也不会消失,只是在意识到的瞬间,关注下当下的美。 (10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