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欲望(物质性欲等等一切欲望)我自己是哪种类型呢
知乎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从欲望的角度,人可以分成三种。
一种是“过度兴奋型”: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过度刺激”中,比如你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妈妈一路上就不停地逗弄这个孩子,就没有一刻安静。
在这样“高频刺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很难适应“低刺激”的环境,比如很多熊孩子,之所以惹人讨厌,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招猫逗狗,一刻不停地折腾。
安静不动对他们是一种惩罚,否则他们就会觉得空虚。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被过度刺激的区域是“高成就的期待”,他们从小就活在“别人家孩子”的世界里,只要他们不够优秀,他们就会一直“寝食难安”,这也是一种“纵欲系”——人生必须每时每刻都活在H点上,高潮中。
这样拼命追逐的结果就是内心强烈的不稳定性,于是那些老实的安稳的伴侣对他们就很有吸引力,这样的人会让他们有一种“归巢”的感觉,有一个港湾可以停靠。
但是停靠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养足了精神,内心对于“高刺激生活”需要又活跃起来,他们就又“不能安于室”,又要折腾了。
一种是“过度压抑型”:你在火车上遇到这么一对母子,整整5个小时,你没有听到他们俩说一句话,孩子就是很安静地玩iPad,妈妈就在旁边看书。他们的世界几乎是无任何刺激的。
你说孩子真的不需要和妈妈有各种交流吗?
肯定需要。
但是这种孩子从小就要被训练得要适应这种“疏离的空气”,接受这种“活死人墓”的氛围,父母不对他投注爱,必须当成理所当然。
这个孩子必须从小不断压抑各种需要——需要安抚的需要;需要帮助的需要。
但是在他们的“佛系外表”之下,藏着巨大的被压抑的欲望。
所以当他们遇到“活色生香”的异性的时候,就会非常心动,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有一个人活成了他最害怕也最渴望成为的样子。
但是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久了,他们也会很难适应,因为对方“太闹”了,受不了。
一种是“适度型”:就是不需要过度的折腾也不需要压抑来掩饰内心的焦虑,而是可以合理地处理自己的欲望,和这个世界“有弹性”的“双赢”的实现利益的交换。
、、、、、、、、、、、、、、、、、、、、、、
我自己应该是过度压抑型,那我适合什么类型的伴侣呢?答案可能显而易见是适度型,哪里有那么多适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