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的影响——我们怎样做个聪明的参与者?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方便了我们信息的传播和接收。 但是,我们也在被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侵蚀着有限的时间!
一.碎片化信息的影响
如今各大新媒体平台的权益之争、渠道之争,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都是围绕在夺我们有限注意力而开展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是能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面对大量的信息,我们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就要选择重要的信息,过滤无用的信息。在选择的过程中,人的动机、需要、情绪、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传播内容和数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要,并且让人们无从选择时,人们就会不知所措。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并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用在这些内容上来。
如:刷不完的抖音视频,看不完的内涵段子,何况在这大数据时代,对你的偏好分析,也更懂你!
针对这一情况,有的学者就说:这是“全民性的精神恍惚”的时代,“失魂落魄”的时代。但这确实是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常态。
二.如何应对注意力缺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付费知识的学习当中,内容生产者想着替我们节省时间。而网络时代最大的悖论,也许就在我们在做各种节省时间的事情,但节省的结果却是时间越来越少。
真正的问题是,时间是可以节省的吗?时间是一种弹性为零的资产,它的耗散性非常强,你能拥有和利用的只有当下的每分每秒。时间是一种“集中起来干大事”的资产,太多无用零散的信息,导致时间被不断切割,最后成了无用资产。
认识到这些并不是要我们远离新媒体,它的发展是科学进步带来的产物。是我们应该做一个“聪明”的受众,知道媒体竞相争夺的,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知道自己需要注意些什么,并且能够主动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做一个聪明的参与者
身处新媒体繁荣时代,我们每个人也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或许你所从事的工作跟媒体半点关系都没有,但朋友圈总要混吧! 怎么修图?一张图截取哪个局部更打眼?标题怎么起?重要内容怎么浓缩在尽可能少的文字里?发布信息的节奏怎么掌握?怎么与别人互动?用语音交流的时候,怎么在 30 秒之内把事情说清楚?
还不会的小伙伴,评论区留言,送你一套我整理的新媒体进阶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