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物理的确很快乐,但不学物理更快乐啊!
“学物理的确很快乐,但不学物理更快乐啊!” 实习生Y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一篇文章纪念自己的大学四年,文中是如此联系她的大学四年和为了转专业读研而即将到来的第五年的。意思是,她即将放弃学了4年的物理专业,去学data science。这句话大概是安慰自己四年的沉没成本丢弃也没什么可惜,也给未来的转专业的经历注入一些乐观态度。而这句话似乎是在说,学习物理的过程全都是快乐,我要放弃它必须给自己一个理由——不学物理居然可以更快乐。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突然一惊,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是22岁的我,大概会说:“学xx的确很痛苦,但不学xx更不行。”我讶异于她不管不顾的少年气里包裹着的爱和热情。可能是在成人世界里呆久了,信息茧房导致的对社会情绪的印象都是内卷,丧和失望。突如其来的年轻人,名校光环,精英竞争环境里的年轻人,面对如今已经入侵校园已久的复杂社会现实,居然不丧不抱怨,也没有无力感,大大方方地谈论着“快乐”这两个字,实在是社会人无法想象的轻松自由和大胆天真。
Y是我们组的实习生,专门为大家处理一些杂事,不知为何我却和她非常有话可聊。我一开始只是解答她对这份工作的问题,对职业发展的迷茫,和留学申请的文书细节。后来发现彼此可以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她热爱旅行,拍照和读书,喜欢社会学和文学。却又有很多地方完全不一样,她自信,积极,热情,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除了本来的物理专业,还修了二专学习新闻,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申请加分,纯粹是有兴趣,做过儿童读本的编辑,也去数一数二的媒体实习做采访写新闻稿。而大学时期的我,可能只有倦怠的学习和努力逃离学校的叛逆。对现实失望,对未来消极。对学校里的社团和学生会都不感兴趣,也不想参与那些我认为很傻逼的校外实习组织。
人的成长大概就是这样突然间发现自己的短浅,而这样的时机不是望向前辈的时候,而是看到更稚嫩的面孔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羸弱又无知,却自以为是。虽然“一代人终将老去,而总有人正年轻。”但自己好像从来没有那么意气风发过。也许事实是自己确实贫瘠而弱小吧。但一上来就败下阵来,自我否定的个性,可能才是导致今天这种悲凉心境的原因吧,能力弱不是真的菜,没信心才是真的没出息啊。现在的社会当真如此内卷了呢,不仅仅是学历和能力,出身和经验,连性格都卷。一想到这里,更加自我否定了。
其实y可能不会这样看我。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我传授了很多经验给她,小到如何制作申请的cv和ps,大到未来可期的职业到底是什么性质和工作状态。她全程都是抱着感激和被照顾的欣喜的态度,但高敏感人群就是会想多,觉得若干年后,y会想起我这些谈不上成功的经验确实可笑。
我也知道想这么多都是庸人自扰。而“学物理的确很快乐,但不学物理更快乐”这句话却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地鼓舞着我。也许也是一种幸运吧,如果不是高敏感人群的一员,也无法由一句话从柳暗想到花明。钝感力强的人也许压根不会注意到这句话,不会有困扰,但也少了很多情感。既然改变不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