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云南(三)
抚仙湖,地属玉溪市,昆明往东南方向约60公里处。是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 以水质清澈最为人熟知;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 抚仙湖最早期被称为“大池”,很直观的名字,应该是古人也喜欢它水质清澈,常在这里面泡澡,就叫它大池,后唐宋时期改称为“伽罗湖”,为什么又改称“抚仙湖”了,是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肖、石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返回,日久天长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在湖中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肖石二仙,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现代社会就这点便利,想知道这地方有什么传说、典故、怎么玩、有什么特色食物,手机拿起来搜索就搞定。最开始搜到这个传说,就只有一个想法,这做仙子就是好,太随意了,看哪里风景好,变成石头天天蹲在湖边看,不腻吗?可能最重要是有个伴儿,两人一块儿看,就不腻了吧。这古人起名字也有套路,为了凸显自家风景秀丽,举世无双,总好编个传说出来,套上天上的七仙女、嫦娥之类的仙人的名头,他们总是经过某地,发现此地简直比天上的神仙洞府还要让人流连忘返,要么变个石头、雕像什么的守着,最不济也要赋诗几首以表惊艳之情;显得这些仙人老不出门,没见过啥世面。
哪像我和你,啥也不知道,跟着手机导航误打误撞来了,见着湖,只是叹一声:嗯,水好清…一副司空见惯的表情。真是傻,回头想想,应了那句诗:当时只道是寻常。
傻也有傻的默契,看见这么好的景色,我们肯定也要泛舟湖上,人家文人是吟诗作对,你是跳到湖里现游上几来回,而我呢,旱鸭子,就在船上磕着瓜子看着你游,谁说游玩一定要有固定模式呢,傻乐也是乐呗。咱俩互相不嫌弃就成。
是的,在抚仙湖的我们还没有开始互相嫌弃,没有龃龉,没有赌气,没有歇斯底里…我满心里都是见着你的喜悦,容不下别的情绪,看你哪儿哪儿都好。就连你随便挑的一家其貌不扬的小饭店,店里的铜锅鱼和土豆饭,也能让我至今念念不忘,觉得美味无比。吃完晚饭回湖边旅馆的路上,你随便一句笑话都会逗得我前仰后合,你也兴致高昂,四下无人的乡间小道,竟答应我的要求,背着撒娇的我走了长长一段路,连在岸边露天卡拉OK里路人难听的歌声我都会跟着合唱,那时我的心境,跟美景美食无关,只跟你有关。
湖边旅馆的房间很抢手,你只订到了双床房,没有大床房,你不想自己睡,非要跟我挤在一张床上。睡到半夜,不知怎的,我醒了,趴在你怀里,我怕吵醒你,没敢动,自己悄悄的看湖上的月亮,房间是落地窗,窗帘在睡前忘了拉,月光洒进房间,铺在我跟你的身上,屋里一片清辉,就像置身在湖底;而窗外湖水一下下拍打着岸边,仿佛有雾气升起来,让整个世界更加安静,只有湖水拍岸,和着月光对我施加了魔法,我连呼吸都屏住了,脑海里一片空荡荡,只觉得前所未有的宁静,是有感应吧,你也醒了,我悄悄的让你听,湖水拍岸的声音,你静静听了一会儿,低下头,吻住了我,这是一个在梦里发生的吻,它属于月亮。
如果时间可以定格,这是我最想定格的时刻之一,在这个时刻里,我是幸福的。
第二天,你说咱们开车绕湖一圈,再出发去下个目的地,我欣然同意。抚仙湖面积很大,我们并没有真正绕湖一圈,只是走了三分之一吧,而就这三分之一也让人惊叹它的美。站在高处,眺望湖面,点点白帆点缀在湖面上,天是水洗过的淡蓝色,与水色合二为一,阳光照射湖面,波光粼粼,人在它面前变得小小的,眼睛望向远方,只觉得自己是一只鸟,下一秒就要展翅飞到那天尽头,再也不回头。拉着你的手,似乎体会到了那两个仙人心中所想,也只想在湖边站到天荒地老。

不想走,也要走,因为下个目的地是泸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