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基层女性》
写在前面:在书店的推荐书目中看到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出身农村的女性,通过自我救赎变成一个自信现代女性的故事。作者是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来告诉读者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救赎。文字读起来易懂、流畅、朴实,可以很容易吸收其中道理。
前言 一个基层女性的翻身思考
1、独立生活是走向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第一步,你必须独自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2、绝大部分成年人的悲剧,归根结底就是生活、经济、精神不独立造成的。很多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把孩子的不独立看作对自己的需要和爱,并因此自豪不已,导致孩子5岁还需要喂饭,8岁还需要和父母睡一个房间。
3、无论男女,勇敢地离开一个不对的人,勇敢地结束一段糟糕的关系,这对你的一生非常重要。错误的关系只会消耗你的心神,透支你的生命,把你本可以用来学习、工作、提高生命质量的时间,统统用在制造痛苦、互相折磨上。
4、作者早年挨户推销袜子的经历,让作者明白: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面子、自尊毫无意义,活下去,挣到钱才是最重要的。这里“钱”是指价值的体现。
5、很多人整天焦虑未来,但却没有意识到,未来就是由无数个今天、无数个当下组成的,解决好当下的问题,认真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未来就会在当下解决的一个个问题中延展出去,水到渠成。
6、年轻人趁早放弃一夜暴富和走捷径的想法,趁早认识到只有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付出、积累,才能换取未来,缓解生活的困顿,从泥坑里爬出来的路程就会越短。懒惰让人想走捷径,那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只会扰乱你的判断,让你掉进一个又一个诱惑的深坑,付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
7、这一生,要抱有一颗感恩自足的心,珍惜自己拥有的。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哪些根本不重要,然后专注地发掘个人价值,追求自己的梦想。
8、对生活保持有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第一章 原生家庭——划清界限,灵魂断奶
1、他们(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对我弟弟却是无条件的,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我是个生在农村的女儿。
2、这个事实让我很沮丧,“不公平”三个字像蚂蚁一样久久吞噬我的内心,导致我长期处于一个愤怒的状态。但是我没办法恨他们,因为他们也是时代和环境的牺牲品,他们没有能力选择成为更好的父母,甚至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反而觉得我生气很矫情。他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根深蒂固,不可改拜年。如果能清醒地看到这个本质,你就没办法恨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恨谁。
3、我花了差不多十年时间来消化愤愤不平地心态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情绪一度影响了我的人际关系,让我不自信、自我和偏执,总是用很强烈的情绪去表达自己,同时渴望获得更多的认可。但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我走出来了。
4、成年后,只有脱离原生家庭,经济、精神独立,摆脱父母的持续影响和控制,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你的大脑才有空间思考,直面曾经受到的伤害,以正确的心态去处理它。
5、人生的第一课,就是建立和原生家庭之间的界限。做不到这一点,就永远不会长大。
6、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真正的爱是支持、包容,是希望对方快乐,而不是控制、索取,以爱的名义绑架亲情。
7、父母总是用高高在上的态度,灌输一些让我沮丧,让我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的言论。这些言论本质上是“毒气”,因为来自父母,所以“毒性”更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致命的。
8、还有一些没有能力脱离原生家庭独立成长的子女,成年后,大多会变层软弱无能,没有安全感,偶尔叛逆,无论在经济还是精神上都无力挣脱父母影响的儿女。
9、希望年轻的父母从个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就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给他良好的教育,让它学会自立自强,为自己的人生奋斗,鼓励他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10、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只能陪你走一堵啊撸。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给孩子做个榜样,在朝夕相处中带给孩子耳濡目染的熏陶。
11、只有把生活经营的越来越好,手上的选择越来越多,你才会对过去释怀,最终放下,获得内心的平静。
12、从原生家庭到婚姻生活,就是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的无缝对接,结婚几年后不得不离婚,带着孩子伤痕累累的回到原来的泥坑——很多基层女性的现状都是这样。
13、成年后,要把与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调整为朋友状态。保持适当的距离,互相尊重。无界限的亲子关系发展到最后,只是会互相控制、索取和伤害。大多数父母没有这个意识,无节制的侵犯孩子的生活,控制、左右孩子的人生,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侵害孩子。
14、很多父母都抱着功利的心态生孩子,尤其是老一辈父母,都抱着投资、收割的心态,把生育的目的上升为无私奉献,为了爱、为了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喜悦,需要父母有非常富足的精神世界。只有精神富足的人,内心才能滋生出这种高级的情感。
15、在投资、收割的心态下生养孩子,父母的每一项付出都是在增加成本,成本越高,期待就越高;期待越高,在孩子成年后就越不容易放手。哪些从小到大的溺爱,无微不至的照顾,都是需要回报的。越生活在底层的父母,对经济上得到孩子的回报的渴望就越大。这种回报不仅仅是金钱,还是听话、孝顺、陪伴、养老,甚至择偶择业上的服从。
16、很多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原则、有担当,但是为什么就能容忍自己这么溺爱父母,毫无原则的妥协,即使父母是错的,也不去纠正、教育他们呢?
第二章 自我成长——精神与物质双独立
1、从糟糕的原生家庭中脱离的唯一道路,就是从精神上完成和父母的脱离。首先努力实现经济独立,与父母分开居住,独立生活,然后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2、女性,作为第一生育责任人,如果因为本能,因为社会的约定俗成,或为了丈夫生孩子,自己的身心还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能力抚养孩子,那么在今后的岁月中,生活的压力、经济的捉襟见肘、人生的困顿、婚姻的不幸……由此生发的怨气很可能会统统发泄在孩子身上。
3、曾经遭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能抛开一切道德枷锁,勇敢地去选择,勇敢地走出来,去生活,去野蛮生长,去让自己强大起来。
4、从20岁-30岁,可以谈恋爱,但不要轻率的走进婚姻,这要排在为自己的人生打完地基以后。多数男性可以做到先立业,以前途未中,而很多女性往往觉得自己有退路,大不了可以依靠男人。但如果地基不稳,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你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会很被动,甚至陷入危险,感情也很难健康发展。
5、要清醒的认识到,你的精神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永远都是一个人。若有人让你依靠,抱着感恩的心态,同样积极地回馈给他依靠,但是不要永远不去依赖,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喜怒哀乐都寄托到别人身上。只有精神上实现独立,你才会拥有爱人的能力,因为爱是精神世界的产物,你若精神不独立,更何谈产生爱,给予爱呢?
6、真正的自私是以爱之民的情感勒索。自私最常见的定义是只想着自己,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这种定义下的自私完全没有问题,以个人利益为优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作恶,也是当下大部分都在做的,只是在道德的约束下,很多人都不敢袒露自己真实的一面。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
7、那些人是真正的自私?是那些想从你身上获取利益,用血缘和所谓的爱来进行情感勒索,要求你无偿牺牲、无私奉献,要求你损害自己的利益,以他们的利益为优先的人,这样的人是真正的自私。
8、为什么社会上对女性道德的要求远高于男性?很多女性只要一想到为自己谋取利益,以自己的需求为先,就有沉重的道德上的羞辱。比如很多女孩子都不意思说爱钱,害怕被贴上“物质女”的标签,但是反过来想想,那些说你物质的人,哪个不是爱钱爱到骨子里。再不如对性的羞辱感,都是对女性驯化的一部分,是男权社会千百年来对女性思想上的规训和控制。通过拔高女性的道德标准,提高警戒线,在长期的刺激下,女性自然而然就会在头脑中建立“圣母”条律,从而进行自我约束。
9、容貌焦虑的根源还是生存能力和个人价值的焦虑,想要摆脱这个焦虑,只有从源头上磨练生存能力,努力挖掘并实现个人啊机制。
10、真正的爱自己就是勇敢的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从生活的小事开始独立自主,勇敢地面对选择的结果,并勇敢的承担责任,去经历成长。
11、不管抱着什么目的结婚,是真爱还是搭伙过日子,只要决定结婚了,就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男方有家庭责任感,女方不要总是抱怨,两个人都踏踏实实、同心协力地经营家庭,共同承担家庭事务,把日子过的红火起来。
第三章 两性关系——创造价值,分享利益
1、占有欲代表的意义是男性对自己的不自信,其次是物化女性,潜台词就是你是我的。远离占有欲和控制欲强的男人。一个精神很富足的男人会很自信,他会通过和强者博弈,创造社会价值,实现社会价值,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2、女孩子应该做的,是一点一滴、心无旁骛的创造自己的生活,学会和自己献出,好好爱自己,当你内心丰盈的时候,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也会遇到更优秀、更值得爱的人。
3、只有认识到性不应该带着任何目的和功利心态,只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只有真实的面对欲望、表达欲望,只有社会对真实的人越来越包容,才会减少当下由于隐藏各种欲望而伪装,欺骗所造成的婚恋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