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应该是我们的自信啊
最近看了杨澜的《大女生》,书本里关于年龄的一些观点,直击我心,不禁拍案叫绝。
年龄可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啊。为了抹掉脸上的各种皱纹永葆青春,女生们使出浑身解数,每天都要花长时间和大价钱来进行护肤。不放过脸上的任何一个部位,不吝于使用各种护肤商品和美容手段,为的就是“看起来年轻”。
一方面,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医美发展为女性“变年轻”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是现在发达的互联网媒体下无孔不入的商业营销创造出来的“年轻”氛围引发的年龄恐慌。
今年我也三十岁了。生了孩子之后,明显感到自己脸上的皱纹多了。以往对护肤不大关注的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皮肤状况,开始买简单的润肤霜,开始贴起面膜。当你开始关注时,强大的商业媒体信息便蜂拥而上,再加上身边朋友的讨论,我产生了新的念头:我是不是也要去打水光针给脸上补水了?于是我把去做一趟医美当成自己“变更幸福”的目标。直到看到杨澜里的那句,“原来,女人的年龄与婚姻'市场'里的定价有关,与对于男性的吸引力有关。可是,年龄不是应该首先跟我们自己的人生有关吗?” ,我才恍然大悟,一向不以追求外在事物标榜自身的我,居然也落入了要以美容锁定“年龄”的圈套!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里描述了现在的广告营销,营造一种拥有某种东西的紧迫感,宣导只有拥有了广告中的东西,你才会幸福。而这种心智的宣导让我们以为,那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铺天盖地的医美和高端护肤品的广告信息里所呈现的,就是我们拥有幸福所必须的吗?
我们希望变得年轻,是对美的一种追求。追求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女生,画一个妆,穿上一条美丽的裙子,涂上自己喜爱的口红,自然就会自信。这我深表认同。对外在美和仪式感的追求,会让人变得对自己有掌握,从而由外及内生出自信。我们应该要学会精致,学会关注自身,学会外在的美,这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但现在的我们,或许太过于追求由外而内的自信,却忽略了,自信,应该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利用外在事物改变自己,本身是为了变得更好,用玻尿酸、高级护肤品堆砌出来的外在美,也应该是为了增添我们的自信,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可现在,却已经变成“不化妆不出门”、“有皱纹就是丑”、“不开美颜不照相”的倾向了。变成了没有这些外在,我们就不美,我们就更加不自信了。追求美的初心,已经被遗忘、被抛弃了。我们忘记了,外在应是辅助我们获得自信的因素,但它本身并不是自信。变美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止是为了变美。
当然,这也是这个社会对女性年龄的苛刻造成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自知,就会陷入到这种社会标准中。眼角纹就是一种丑吗?或者说,只有年轻才是一种美吗?是谁规定的这些标准呢?自己人生的标准,应该是自己的定义的啊。变得年轻是一种自信,可随着年龄增长脸上的岁月痕迹,不应该也是一种自信吗?美,应该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而真切的自信,应该是,不依靠外在的事物,由心而生。是无论是否年轻,是否穿着美丽的裙子,是否画着精致的妆,我都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
变得衰老,有那么可怕吗?我想我们希望永葆年轻,害怕衰老的本质,其实是女性对于自我的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种不自信,是可以理解的。恐惧衰老并不可怕,但为了不断消灭衰老,让自己陷入不断恐惧的深渊才是可怕的。因为衰老不是问题本身,恐惧才是。理解这种恐惧,与自己和解,变得不害怕衰老,才能真正抵挡衰老,永远保持心态的年轻。
我特别欣赏那些有一点肥胖穿着美丽的裙子自信大方的女生,我也欣赏那些脸上有着皱纹头上有着白发但也淡定自若的女生。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美。学会心态上的不畏惧,学会定义自己人生的标准,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永葆年轻的独家秘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