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
中学时热衷于写诗。那时,会写诗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女同桌,大眼睛长头发,高高的个子笑起来很甜。我们会给彼此出写诗的题目,然后写完交换着读。
没有写不出来的时候,具体写了什么也都不记得,只当作是种游戏消遣。因为当时发表了几首,自认为也许攒一攒可以出个诗集,于是后来会把那些写在各种纸片上的诗句收集起来。
上次回家,在旧书柜的抽屉里发现那些纸片,满满一袋子。兴致勃勃的打开来读,却发现几乎没有一首入的了眼。
我很懒,长篇的很难坚持,短篇的又不好构思,有时想着还写诗吧,字数少,又可以抒发情感,但提起笔又缓缓的放下。一是没有了当年那种自信,二是语言表达似乎依旧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什么押韵啊,古朴啊,辞藻啊,似乎早就不入流了。
之前有篇文章,在某网很受欢迎,最多的评价竟然是“找回了以前读杂志的感觉。”
每个人都可以写诗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我们都生活在远方。大概远方并不是当初想象的远方,所以写诗也就没有了意义。
下雨的晚上,我会在远方读诗,各种诗集依旧是我喜欢的藏书。那几年迷恋里尔克,在图书馆里读到他欢喜的要命。图书馆的院子里有一棵百年银杏树,主馆对面是悠长的护城河。
下雨的晚上从图书馆自习室出来,昏黄的路灯照着落叶,地面的积水倒映着身影,我在远方的雨夜抱着借阅出来的里尔克诗集奔回宿舍。
为了留住他,我去学校八分钱一页的复印处,复印了整本。前几天整理书柜,我看到那本复印的诗集。原来还有留下的物品,还有死了的人,还有没死的心。
因为我们都身处远方,回去才有许多的聚会。人都是越走越孤单,谁都不例外。虽然我发誓,拒绝做虚伪的成年人,也免不了有一副口是心非的壳子。
每天填满的精神,远方再美的景色,依旧写不出喜欢的诗,那样把自己深深埋进泥土里,再努力开出花朵的事,像金子美玲,像莫娣,我终究是做不来,也终究没承受过那样的折磨。
如今的远方是当时想要的远方吗?没有人能回答的出来,于是人生终究还是这样,把诗与远方都弄丢了。
“一个人应该耐心等待,应该在整个一生中积累各种感受和欢愉;而且如果活得够长的话,那么,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他也许能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简单的情感(感情,我们已经拥有得足够多了)诗更多的是经验。为了写出一行诗,一个人必须观察很多城市,很多人和物;他必须了解各种走兽,了解鸟的飞翔,了解小花朵在清晨开放时所呈现的姿态。他必须能在沉思默想中回想起异域他乡的条条道路,回想起各式各样不期而遇的相逢,和各式各样长相厮守之后的分离;
……”
——里尔克《马尔特手记》
-
常乐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2 20:15:35
elf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再游关西之三 ——Here we go ! (3人喜欢)
- 再游关西之二 ——背部拥有星星的鱼 (5人喜欢)
- 再游关西之一 ——不要担心两小时后和八公里外的事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