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或婚姻,一地鸡毛,还是生机勃勃?之原因和对策
导语:今后,将会组建家庭,也可能自己会带一个团队工作,都希望它是生机勃勃的,而不是一地鸡毛,那么在前期该怎么判断?而如果已经组建了家庭,也已经有了工作团队,却是一地鸡毛,又该怎么办?
人与人之间,必然都会有矛盾,这个是绝对无法避免的。但是有些家庭或团队,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冲突四起。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很多的小事,因此每天都在冲突,相互内斗,也就成了一地鸡毛。如果遇上中等或者大事情,双方更可能各执一词,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个就不是一地鸡毛所能形容的了。
而有些家庭或者团队呢,每天发生的很多小事,根本激不起大家心里不满的浪花。有时遇上了中等或者大事情,双方会相互讨论,而且都是敢于讲心里话,敢说真话,然后在真话真事的基础上,讨论问题和方法。这就是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一地鸡毛,还是生机勃勃的根本
还记得吗?——人的一切行为,只要不是被强迫,都是他思想观念引导的。
在家庭里,在团队里,没有人拿着枪强迫我们该怎么做。所以,家庭里的两个人,团队里的那些人,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导致了他们对待事情和问题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思想观念,用更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三观”。三观很相似的人,遇到事情和问题了,想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行动起来就是往着同一个目标;三观差异大的人,遇到事情和问题了,想的方向都不一样,行动起来也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岂能不相互争吵和斗争?

比如,对于家务,同样都是晚饭后老婆在拖地,老公却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对于家庭A,老婆的三观是“家务是应该夫妻二人共同分担的。”,老公的三观是“家务嘛,就是该女人干的!”。于是,老婆就是边拖地边骂人:“我天天累死累活得做家务,你却在玩手机,懒得像头猪,我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嫁给你这样的人!”,老公就开始回骂,或者像看一个泼妇一样,冷艳一翻,懒得理这个女人。生活,一地鸡毛。
——对于家庭B,老婆的三观是“家务嘛,就是该女人干的!”,老公的三观是“家务嘛,就是该女人干的!”。于是,老婆就是安安静静得拖着地,老公也安安静静得坐在沙发上玩着手机。生活,没有一地鸡毛。
——对于家庭C,老婆的三观是“家务是应该夫妻二人共同分担的。”,老公的三观是“家务是应该夫妻二人共同分担的。”。于是,老婆就拖着地,老公在安安静静得玩着手机。当地板拖完了,该去收好晾干的衣服了,于是,老婆又去沙发上玩着手机,老公起身去收拾整理晾干的衣服了。生活,没有一地鸡毛。
看到了吗?两种观念。A:家务,应该夫妻分担。B:家务,就是该女人干的。
先不评价哪种观念是落后的,只看结果。就会发现:AA组合,生活安宁;BB组合,生活安宁;AB组合,一地鸡毛。
因此,不论三观“正还是不正“,只要是相同的三观,他们之间就不会一地鸡毛。再比如那些恐怖份子团伙,三观很不正,但是他们之间的三观是一致的,所以他们也是能在艰苦环境中长期生存和打击政府军。
●预防为主,且不要奢望改变一个成年
所谓预防为主,指的就是如果你还没有组建家庭或者工作团队,那么就要有好的判断方法,使得自己能预防不好的家庭或者工作团队的组建。如果已经组建了,那预防就没有意义了,就只能是采用“转移矛盾“的方法了。
彼得-蒂尔说到他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在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时,亲眼看到了这种方法带来的混乱结果。与我合作的几个律师经营着一家不错的事务所,他们个个都很出色,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异常淡薄。他们整天待在一起,但在办公室外却很少交流。为什么要和一群互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呢?“
如果还没有组建家庭,还没有组建工作团队,那么就要有这个意识:该如何组建生机勃勃的家庭或团队?——那就是,一定要三观一致,这是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一切无从谈起。有了这个根本,才可能生机勃勃。
一个政党,都要求其党员政治观念一致,才有凝聚力;一个企业,都要求其员工企业价值观一致,才有凝聚力;一个团队,都要求其队员工作团队价值观一致,才有凝聚力;一个家庭,都要求夫妻二人三观一致,才有凝聚力。
但是一定要注意,三观一致,但不可奢求100%的一致,那是做不到的。也不要奢求95%的一致,这个能找到的机会太小了,可能10亿人里只有1000人。当然,标准也不能太低,比如说50%的一致,那这样10亿人里,3亿人都满足。
一个优秀级别的标准是80%——90%;90%——100%就属于杰出级别了。越高越好,但是越高,找到的概率就越小,到最后小到概率是零。
组建团队,相对其实更容易,因为它涉及到的三观的方面少。主要就是:使命方面,工作付出方面,金钱分配方面,职责分工方面。
反而是组建家庭,相对更难,因为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会生育有着两人DNA的孩子。涉及的三观方面就太多了。
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方面,是应该重点考虑的,我个人认为如下:
(1) 收入观念:靠什么方式来挣钱?是辛苦但收入高的工作?还是安稳但收入一般的工作?是冒大风险创业?还是可以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2) 消费观念:如何花钱?是每月按照预算来花钱,还是想花就花,消费借贷也可以?是要经常在餐厅吃饭,还是应该常常自己做饭吃?……
(3) 家务观念:怎么分配家务?是几乎家务都要女人做,还是家务要大家分配做?是每天都做家务,还是一个星期做两三次?……
(4) 育儿观念:如何养育孩子?是丁克一辈子,还是要生1个或者2个孩子,甚至更多?是孩子必须从幼儿园开始读名校,还是不指望什么学校,而家长亲自家教?……
(5) 父母观念:如何和双方父母相处?是一起生活,还是分开生活?是不用每月孝敬双方父母,还是每月都要孝敬双方父母?……
(6) 犯错观念:犯错后如何处理?是犯错方主动赔礼道歉,还是绝不认错?是检讨自己的错误,然后总结教训,还是坚持自己没有问题?……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奢望自己能去改变一个成年人。一个人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以后,死倔死倔的,根本就不会改的。靠你是不能改变他的。如果他会改变,是怎么变的呢?就是他的价值观的改变。当他做事,做事失败了才会有影响,你光跟他讲道理,一点儿用都没有,只能通过实践来教育他。
只有当他吃够了苦头,同时能自我反思,他才有可能改变自己。没有经过吃够很多苦头,也没有经过他自我反思。想靠着给他讲道理,想靠着自己什么行为感化他?近乎做梦。
●已成事实,就需要引入强敌
但是,如果家庭已经组建,团队已经组建,并且各种原因使得无法做到离婚,无法做到解散团队,该怎么办呢?
预防为主,但是现在已成既成事实,而家庭里的夫妻双方,三观很不相符,矛盾不断,内斗不止;团队里的各成员,三观很不相符,也是矛盾不断,内讧不止。
这时,就只能引入一个共同的敌人。当家庭或者团队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的时候,只能先团结起来对付这个敌人,这样内部的内斗就暂时先搁下了。但是,当敌人被解决了,内部的内斗又会起来。三观不符的根源还在,所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新闻,就常能感受到,某些国家就在不断的主动制造外部敌人。因为它内部的矛盾无法解决,就需要引入敌人来转移内部矛盾。但是这还是治标不治本的,不解决内部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问题只会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爆发起来,就更是摧枯拉朽。
比如我们都知道三国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袁绍兵败官渡之战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投奔辽东,和辽东太守公孙康组成了一个临时团队。当时如果曹操去追击,就相当于这个团队有了一个共同敌人。而曹操并不追击,则团队的内斗就显现出来了。
这是郭嘉给曹操的遗计——“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家庭或团队,内部的问题,产生于内部的基因组合。两个人或几个人,相符度不高的DNA配对,出来的生物是很奇怪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内部病患迟早大爆发,所以治本之法,还是预防为主。
01. 关于“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和一个成年人辩论”,文章链接为《说难》
感谢关注公众号:米知山
关注个人成长,和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