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拒绝读垃圾畅销书 | 香蕉很大


读书要读什么?读经典!读书如果被看作一种投资,最大的成本是什么?不是买书的钱,而是时间。这个跟吃饭类似,肚子就那么大点,吃了这个就不能吃那个。读书也一样,读了这个就等于放弃了其他的。吃了一肚子雪糕,不仅吃正餐的时候没胃口,事后还可能闹肚子,当然吃的时候是很爽的。同理,大部分畅销书都有让你上瘾的套路,读下来基本就是浪费时间。
比如这本:

借着本书我们盘一下垃圾畅销书的套路:
幸存者偏见 Survivorship Bias
这种套路的重灾区是成功学。这门显学是最名副其实的学问,但同时也是被误解最多的学问。通常,成功学被理解为怎么成功的学问,而实际上是成功人士才能学会的学问,即学这个成功学是有前提的,你得是个成功人士。
这类畅销书利用了幸存者偏见,借由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反向推导出一个成功的方法论,于是很多人就相信了。人们选择相信这种成功公式有效是因为有个成功案例摆在那儿,但是仔细想一下,就算是坏掉的钟,一天也准两次,显然因果颠倒了,不是一个方法偶尔成了一次它就有效了,而是它要一直能推出成功。那些失败了的案例当然没有被放进书里,但是不等于不存在。
相信我,马云乔布斯马斯克再牛逼,也不等于你牛逼,他们可以这么干,如果你也那么干,可能分分钟被老板开了。照猫画虎反类犬那是当然的,猫多大,虎多大,狗心里还不乐意呢。将来有机会,我就会努力写本《不成功学》用来自勉。
大词、虚词和黑话一大堆 Glib Phrases...
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口气多大,但是基本等于瞎扯,我好歹算个人,起码他没说服我。
这里我补充一个例子,来自@磊,之前非诚勿扰火了一个人,叫乐嘉。乐嘉用他的性格色彩学对男嘉宾女嘉宾一通分析,点评往往金句不断,借势他就推出了《色眼识人》《色眼再识人》《跟乐嘉学性格色彩》《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等等。
我先不说他这些书有什么理论依据,就光通过所谓的的FPA乐嘉性格色彩测试就把人的性格分成“红、蓝、黄、绿”四色是不是有些以偏概全了(好歹星座还分12个呢)。
再说借助通过对“性格色彩密码”的解读,帮助你学会以“有‘色’眼睛”洞察人性,增强对人生的洞察力,并修炼个性,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吹的着实大了。
这类书总是好像要告诉你个惊天大秘密,你看人就分四类,感觉只要掌握了就有了畅行无阻的通行证。其实不过是拾人牙慧,重新包装成上手就能用的工具,乍看无能不能,实际应用确实不行。
实际有没有想过为啥分四色,而不是八色,十六色?因为乐嘉的理论基础来自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人家分了四类,作为西方医学奠基人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人体内四种体液的多少决定了这个人的性格。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粘液;在不同人身上这四种体液的比重是不同的,哪种体液占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人的气质:多血质:血液多,这种人快乐、好动;抑郁质:黑胆汁多,这种人悲伤、易哀愁;胆汁质:黄胆汁多,这种人易激怒、易兴奋;粘液质:粘液多,这种人缺乏感情、行动迟缓,所以不是他想分四类的,甚至他一开始知不知道四液说都不清楚。
乐嘉的FPA性格色彩更像是《性格密码The True Colors》中的颜色配上《色彩密码The ColorCode》中的描述,《色彩密码》的作者是泰勒•哈特曼Taylor Hartman,《性格密码》则是罗格•波尔克曼Roger Birkman写的。
真要想了性格色彩学,推荐看这两位的书,比乐嘉的理论基础牢固。
总在重复...On Repeat
理论不够,重复来凑。《坚持梦想》和《永不放弃》这不一个意思嘛,还非得分成两本书。
其实重复最厉害是那种网络连载后来成书的畅销书,结构上重复,基本上跟网游一样,新手村出来,不停的刷怪,等级上去了,换地图,继续重复高级新手村,然后再不停的刷怪,等级再上去了,没新地图了,没关系,有新装备,装备的更新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种结构的重复还好发现,怕的是不停的换画皮的那种洗脑重复,比如刘润先生的书,里面很多颠过来倒过去的车轱辘话,我有时候都在怀疑是骗稿费呢。后来,细想不对,猜测这种反复重复是为了洗脑,让读者相信他的那套方法论。读书百遍,其意自不自现不知道,背下来了是真有可能。
当然还有一种重复嘛,其实都不能说是重复了,基本上跟抄袭差不多了,这个我怕得罪人,就不列举了,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慢慢了解。
我并不是说畅销书完全不能读,如果读来解闷,或者发散下思维挺好的,我自己也看网络连载,也读马王爷的小说。只是读畅销书更像是娱乐,如果真的想要有所得则要读经典,毕竟很多畅销书就是高仿着经典来的,追本溯源读起来比较高效,毕竟大家现在都很忙,也没啥时间读书。读经典还有好处就是高屋建瓴,一开始见识点高的,以后再读低的就不吃力了。举个例子,看完《小时代》学来的人情世故儿女情长比起《红楼梦》里看到的待人接物那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即便是炫富这事《小时代》里那种最多只能叫有钱,《红楼梦》上是真的又富又贵的真富贵。如果觉得《红楼梦》太晦涩,咱们可以翻小人书啊,总会有一二收获,好过花一样时间翻《小时代》收获了一把稀碎的塑料姐妹花。
最后祝开卷有喜。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见不散

* 图片来自网络,编辑: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