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需要我们走到哪一步?
昨天一天看了两部电影,好巧,都是硬汉之怒的电影,在芒果TV看的《人之怒》,在影院空空旷旷看的《怒火》,命题都是一样的,别惹爷生气,后果很严重。
人之怒,名字非常贴切,有人杀了老哥的儿子,掘地三尺把人找到,打烂心肝脾肺。老哥的愤怒表面看起来是超强忍耐中的平静,那种喝退人的恐怖在于,如果你和他对视,你能感觉到表面越是平静,内心的怒火越是急速加剧,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要把这怒火彻底点燃,以及完全不知道他发泄之后毁灭力量将有多么强大。
怒火,也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原本大好前途的年轻警官,因为过失杀人之后的入狱,出狱后将当年事主一一找到,并且爆头。夹杂了警局贪腐,人性黑白等因素,发怒者最后也燃尽自身。五个警员,带着一脸的伤疤,潜藏在阴暗的仓库,不论是制服对手还是制服警察,他们依然是一副好的身手,只是改换了信仰。
两个简简单单的故事,热闹直接的打斗场面,看着很过瘾而且不留情感上一丝的牵绊,是盛怒之后的感觉,有点空寂寥。我最直接的感官是,这些个拳拳到肉的欧美和香港的演员,甄子丹63年,杰森斯坦森67年,身手依然矫健,而反观国内的演员们呢?在综艺上大秀无脑和嗲声,其余也就不必多说了。
然后再说回愤怒这个话题,普通人只能在观影过程中一同泄愤了,因为没有重火力,没有硬拳头,就像暴雨天没有带伞,能躲就躲吧,躲雨的时候,也还要一边安慰自己,别生气,没什么,不值得。
愤怒,需要我们走到哪一步?首先,要能察觉到,自己有不开心、不舒适,不需要在这种状态下继续自欺欺人;然后,愤怒需要表达,告诉对方,他的做法不合适,他踩过界,需要立即停止。电影中,不没有停留于此,更多的是在愤怒之后的报复环节,以暴制暴。现实生活中,别人做错了事,不代表我们要在他的错误买单,更没有必要在他的错误之上继续犯错。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