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呵呵故事【之胡乱应付凑篇数】
因为决心溜溜我久久处于轨道内的思路,所以打算每天在豆瓣上写个傻呵呵故事。但是今天,悲剧地想不出来了嗷嗷嗷嗷嗷。我可以想象,今天可以停笔一天,然后就惯性地明天后天大后天一直停笔下去,我的人生充斥了“没有下半身”的悲剧嗷嗷嗷嗷嗷。
为了避免这种一再出现的“没有下半身”计划,打算想法不够,胡乱瞎凑,把以前的一个不靠谱想法晾出来:
灰常惊喜地发现原来像“我被敏♥词了”这类表达方式在古代就有了。
唐末五代的冯道有一次请他的门客讲讲《道德经》。这让门客很为难,因为要避讳不能提主人的名字,而《道德经》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无可奈何,门客只能朗朗诵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这是何晋老师在介绍“避讳”这个历史现象时拿出来的小故事。《韩昌黎文集》之《讳辩》,倒是大学之前就读过的。然而何老师之后的举例真是各种欢乐。
比如有个大学问家徐广,字野民,在唐代《通典》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只好管他叫“徐野人”。又如民间管“尿壶”叫“虎子”,唐代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讳,改称“虎子”为“马子”【想想一个古人说“鄙人内急,马子何在”的劲爆场面】。
当时灵光一现,立刻想到今天的各类敏♥词。果然何晋老师也是个愤青,讲到后来含蓄地说今天也能看到各种避讳,多么可爱的老师!
转回正题,古人教导我们应该这样避讳:
1. 改字:“苛政猛于虎”为避唐太祖李虎之讳该做“苛政猛于兽”。今人的就比较高级了,可以用拼音、缩写、英语法语各种语来改,比如party啦zf啦本人很爱用的无冠词法语之类,“敏♥词”也算一种吧
2. 空字:比如为避李世民的讳,观世音就成了“观音”。
3. 缺笔:就是去掉字的最后一笔,在键盘时代似乎不大可行
4. 改音:哈哈虽然古人不太常用,但在今天,为避免文化水平较高还懂得英文的管☆员,有时故意拼错几个单词还是灰常有必要的
当然啦我们与时俱进地加了好多避讳方法,比如在中间加字【如政(啊呜)府】,或一律以“和谐”“敏♥词”之类代替。
韩愈的《讳辩》是为李贺写的,李贺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而不得举“进士”,最后郁闷得英年早逝。相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呀,起码封个id校内之类的不会影响本人在社会上衣冠禽兽地混,换个马甲又是条好汉。
陈垣先生曾写过一本《史讳举例》,列举了历代避讳的种类和避讳例子。我想要是哪个闲人能把今天的敏♥词搜罗搜罗,出个《今讳举例》,在地下书市出售,保不定就成了本儿实用类畅销书。
为了避免这种一再出现的“没有下半身”计划,打算想法不够,胡乱瞎凑,把以前的一个不靠谱想法晾出来:
灰常惊喜地发现原来像“我被敏♥词了”这类表达方式在古代就有了。
唐末五代的冯道有一次请他的门客讲讲《道德经》。这让门客很为难,因为要避讳不能提主人的名字,而《道德经》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无可奈何,门客只能朗朗诵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这是何晋老师在介绍“避讳”这个历史现象时拿出来的小故事。《韩昌黎文集》之《讳辩》,倒是大学之前就读过的。然而何老师之后的举例真是各种欢乐。
比如有个大学问家徐广,字野民,在唐代《通典》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只好管他叫“徐野人”。又如民间管“尿壶”叫“虎子”,唐代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讳,改称“虎子”为“马子”【想想一个古人说“鄙人内急,马子何在”的劲爆场面】。
当时灵光一现,立刻想到今天的各类敏♥词。果然何晋老师也是个愤青,讲到后来含蓄地说今天也能看到各种避讳,多么可爱的老师!
转回正题,古人教导我们应该这样避讳:
1. 改字:“苛政猛于虎”为避唐太祖李虎之讳该做“苛政猛于兽”。今人的就比较高级了,可以用拼音、缩写、英语法语各种语来改,比如party啦zf啦本人很爱用的无冠词法语之类,“敏♥词”也算一种吧
2. 空字:比如为避李世民的讳,观世音就成了“观音”。
3. 缺笔:就是去掉字的最后一笔,在键盘时代似乎不大可行
4. 改音:哈哈虽然古人不太常用,但在今天,为避免文化水平较高还懂得英文的管☆员,有时故意拼错几个单词还是灰常有必要的
当然啦我们与时俱进地加了好多避讳方法,比如在中间加字【如政(啊呜)府】,或一律以“和谐”“敏♥词”之类代替。
韩愈的《讳辩》是为李贺写的,李贺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而不得举“进士”,最后郁闷得英年早逝。相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呀,起码封个id校内之类的不会影响本人在社会上衣冠禽兽地混,换个马甲又是条好汉。
陈垣先生曾写过一本《史讳举例》,列举了历代避讳的种类和避讳例子。我想要是哪个闲人能把今天的敏♥词搜罗搜罗,出个《今讳举例》,在地下书市出售,保不定就成了本儿实用类畅销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