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石丛书
今天很兴奋,让我发现了《哲人石丛书》,一共142本书,我收藏了丛书,并且其中108本书想读,这就是我发现的下一个宝库。自从我发现世界历史文库,并且研读后,这是我发现的下一个宝库,之前我还在思索,下一步应该迈向哪里,中间零星看了其他一些书,这次算是让我发现宝了。
简单回顾一下发现的过程。
上午在写日记的时候,结尾落点在核能上,然后我就在寻找关于核能的相关知识。最开始,我是找核能的相关学术期刊,想着最前沿的发现应该是发表于这些期刊,可是期刊都太专业,并且非常具体化,我难以理解,而且具体我的需求也比较遥远。然后我转向核物理,中间还回忆了一下曾经没考上的清华核物理。在百度百科搜索了核物理,又想在维基百科搜索一下,可惜打不开了,然后发现一个自学网,上面还找到了北京大学关于核物理的公开课视频,我看了第一节,感觉那也不是我想要的。由于公开课跳到了优酷,我就想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视频课可以学习,然后想到了多元化的哔哩哔哩,在上面搜索核物理,结果从一个视频中让我发现了可控核聚变,这就是我想要的,为什么之前没注意到呢。
目前谈到的核能都是核裂变,跟我设想未来人类扩散宇宙所利用的核能还不一样,因为核能也分为两种,一是前面提到的核裂变,比如目前的核电站和原子弹等,一是核聚变,这就是太阳和恒星的作用原理。核裂变具有原材料稀缺(尤其是在宇宙中)、运行过程中比较危险、利用率低、核废料难以消除等缺点,而核聚变就不具有这些缺点,反而在这些方面都是优点,唯一的缺点就是难度很大。大家知道的氢弹就是核聚变的应用,要引爆一个氢弹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常规力量是无法办到的,因此只能通过原子弹的爆炸来实现,因此都是先有原子弹后有氢弹,没有核裂变的引子是不会有核聚变的。
不过,现在的核聚变又往前前进了一步,氢弹是不可控的反应,如果将核聚变达到可控的程度,那么就可以产生无限的清洁能源。我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就是隔壁省的合肥市,现在的技术能做到可控核聚变持续100秒以上,这已经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时间推移,会持续更长时间,并且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会逐步小型化,就跟当年计算机的起步到现在是类似的过程。
然后,我又来到豆瓣搜索可控核聚变方面的书籍,就找到了《瓶中的太阳》,一看这个书名,我就爱上了,知道它就是我要找的书,然后发现它还是一套丛书的一员,刚开始看到《哲人石丛书》这个书名,不知道所以云,进入丛书发现里面很多书都是我想要的、在寻找的下一阶段的书籍,只是其中一些个人传记没有加入想读,同时在收藏想读的过程中,我还情不自禁的买了4本书,特别感兴趣,想一读为快。
以上就是经过,我突破了,要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