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起风了》
二零一三年,宫崎骏的《起风了》上映。和他一贯的反战理念有些相悖的,这一次的主角是零式战机的设计师。只是涉及了战争的故事主题并非侧重于其一贯主张的反战,而是面对理想那种宁愿背负骂名的执着,以及尽人事听天命的卑微。电影中,我尤其喜欢动画中出现的一副匾额,天上大风。天上大风,倒过来便是风大上天,在我看来,这恰好是《起风了》这部电影的主题。
只是没想到,作为原著的小说《起风了》其实是作家堀辰雄以自身经历创作的小说。其中非但没有为了理想执着的坚持,也没有伫立历史长河的彷徨,有的只是一段刻骨铭心却平淡的爱情。甚至那句动画中颇有气势的“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在这里也只是“起风了,一定要好好活着”。一瞬间哀伤无尽。
想来人总是生下来便身患绝症的。那便是名为死亡的病症,只是有些人病得重些,有些人病得轻些。起风了原著中的作者就是那病得轻一些的,而他的妻子则是病得重一些的。
作者放下工作和俗世,带着妻子,进入有着同样病入膏肓的人的疗养院中,期待妻子病症的减轻。
故事进行到这里,能想见到的大概只有单调,毕竟关于绝症的精彩并不常见,亮眼的反总是那些患病的作者。
比如一度成为作家病的结核。创作者在病痛下爆发出异于常人的创造性,但作品角色身患这种病的,往往只是乏力、咳嗽和痛苦,等待他们的只是无法实现理想顺着病痛死去,又或者完成心愿的死而瞑目的结局,又或者奇迹般痊愈了。抗争或追逐,这种不出意外的叙事在时代发展下扩展为白血病、红斑狼疮、癌症……但作用无外乎是故事的推动力,又或者仅仅剧情张力的构成。谁知这一次看这个故事,我却第一次得到了不同体验。
面对病痛,在与日俱增的绝望面前,堀辰雄和他的妻子选择了接受。
仿佛是在山崩海啸即将到来的冲击中,主角和妻子缓缓坐下,面对着盖上天幕的水流泥土,聆听着巨大的噪响。他们临近的手指在战栗中偶然相碰。于是那一刹那万物寂静,风和雨止住了,石块停在空中。他们相视微笑,面色红润,好似片刻小憩后的悠闲。
可读者在这一瞬的祥和幸福中,又分明能听到他们俩胸腔中的心脏正在狂跳。那是恐惧的跳动,夹杂着肺部喘息的浊音,让我们担心下一刻骇浪便会拍打下来。
身体渐渐残缺,生命渐渐缩短,爱情却始终让主角保持着愉悦。那不仅仅是多巴胺带来的愉悦,多巴胺不会给人以同理心,不会让你为他人牺牲一切,更不会驱使你为了某个目标前进。多巴胺不会因为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而让死亡变作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