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生活
因为疫情的缘故,单位最近又开始吃盒饭了。饭菜谈不上好吃,却胜在便宜。五块钱一份,两荤一素有米饭,外加一碗汤和一个应季水果。我每天中午订一份,基本上都能吃完,喝了汤吃了水果会撑。
小伙伴是吃面食的北方人,每天不开心,说饭菜不好吃,也不好好吃完。到晚上的时候,他就饿的撑不住,要点外卖吃。我俩消费观念稍有差别,有的时候会忍不住"教育"他一番。忆苦思甜,我想讲一下我的小学生活以及糟糕的饭菜。
我大概是2001年的春季开始去学校的。不是去幼儿园,是学前班。分小幼儿班,大幼儿班。本来2000年秋季就应该去,但是学费太贵了,爸妈商量了一下我就那个学期没有去。那个时候好想去学校呀,因为从小跟着姐姐去上学,觉得学校可太好了。要是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只能自己在家玩,但是去学校就不一样了,有老师有同学的,还可以学儿歌。于是第二年过了年,我表示一定要去学校,爸爸妈妈拗不过我,就让我去了。要交学费的那天,爸爸妈妈刚好不在家,我怕他们又反悔,跑去邻居家借了一百多块钱,交给了老师。晚上爸妈见状,只得把钱给了邻居。后来他们无数次说起来,邻居阿姨怎么就相信一个小孩的话,敢借钱给她呢,可见我小时候给大家的印象很好。就这样,我终于开始上学啦。
第一年还是太小了,具体的情形记不太住了,只记得每天放学都要给妈妈背我当天学会的儿歌,快乐的日子。第二年,也就是大幼儿班的时候,老师开始让我跟着一年级的同学学习他们的课程。一年级以上的年级每天会上早自习,早上六点到七点半。我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老师前一天让我们学习的生字,一年级的小朋友早自习就会写五遍,等白天我跟他们一起上课的时候再写五遍。这样他们就比我多写了五遍。我一开始很着急,后来发现了一个好办法,我晚上放学了回家也写五遍。第二天老师让我写的时候,我就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已经写完了。老师刚开始还表扬我,后来每天晚上如此,打乱了她的教学节奏,居然警告我不要晚上回家再写作业了。很无语是不是,过了好多年,我大学暑假做辅导班老师的时候,终于理解了老师!那就是,有的小孩真的学到又好又快,你不知道上课那么多时间给他安排点啥事,总不能在学校坐着吧。
晚上自己回家写这条路行不通之后,我开始琢磨让妈妈跟老师说要上早自习。妈妈觉得我太烦了,但是还是跟老师申请说我也要去上早自习。老师当然也没道理不同意。于是我就开启了为期四年的,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去上早自习的日子,看来现在能早起都是童子功。期间也有起不来不想去的日子,好在都坚持下来了。
老师当年是一个比现在的我还小的小姑娘,平常住在学校,两周放三天假的时候回家。从二年级开始,我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吃过饭之后,我妈会把我送到学校,跟老师作伴。我还总想着自己从小没上过什么辅导班,现在想来,每天晚上在老师眼皮底下写作业,敢不好好写嘛。上学的头五年,过得很快乐。现在小时候的老师已经不再教书,但我还是很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我妈妈自然也很感谢人家。
我读的是最后一届五年制的小学,村子里的小学只到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需要到别的大一点的中心小学就读,并且住校。我犹记得第一天到学校,吃中饭的时候,就在学校的面条里吃出了虫子。校长就在食堂门口吃饭,我端着碗找到他,跟他说虫子的事情。校长夹起那条已经煮熟了的虫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番,说,那你再去换盛一碗吧。当时的我,刚刚脱离妈妈跟着喂饭的日子,巴不得天天不吃饭,把碗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面条倒进垃圾桶之后,就开开心心去洗碗了。
当时的食堂,大师傅是一个擤完鼻涕不洗手往裤子上一抹的糟老头子。食堂很小,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端着碗在室外吃饭,冬天才为了取暖挤在那个小房间。早餐是小米稀饭,菜是水煮大白菜,大白菜两毛钱一斤吧应该,但是这也不能管饱,到你碗里的菜基本上都是水没有菜。中午是面条,面条下课前早就煮好了,要先换一锅水焖着,半锅面条到吃饭的时候就会神奇的变成一锅,很厉害是不是,自然也不顶饱。老师们中午也吃面条,他们吃的是新鲜出锅没有发泡的面条,这样才有力气骂人。晚餐是汤面,什么是汤面,就是水煮面片汤,大部分时候是很多汤一点面片,好像每人一个馒头。这样的饭菜,现在还是我的童年阴影,估计狗都不想吃,但是当时两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一开始,我怕在饭菜里头吃到虫子,每天不吃饭,请同学帮我吃,因为不许剩饭。后来发现这样行不通,我很快就生病了,上火,嗓子疼的说不出话,去小卖部给家里打电话不能说话只是哭。后来只好开始吃饭,适应他的规则。只吃饭还不行,你得吃的快,为什么呢?吃完太晚了,就只能用脏水洗碗。洗碗就是两大盆水,一盆洗,一盆涮。前三名还是干净水,到后面,可能跟泔水差不多吧。所以到后来,我吃饭又快又干净,这样既可以用清水洗碗,又不会因为精挑细看又发现了虫子。
爸妈怕我不吃饭饿肚子,每次去学校前都让我带好多零食,大多数时候就是干脆面什么的,其实也没啥营养。结果,我无意中发现了这居然是个商机。有一次一个同学饿了,我给了她一包干脆面,她居然给我钱,后来我把所有的干脆面都卖给同学了,自己一包没有吃。
周末回家的时候,我把卖零食的钱交给了爸妈。他们很惊讶,问我哪来的,我就把卖零食给同学的事情讲述一番。再后来的每个周末,爸爸都要带我去镇上采购小零食,然后我去学校卖给小伙伴。2005年,每个小伙伴两周只有五元零花钱,基本上都进了我的小口袋。
就这样,我小学的后半段生活也很是丰富多彩。成绩说得过去,小买卖做的也还行。过了很多年,姐姐去那个学校实习的时候,才知道,老师们早就发现我在开小卖部,但是因为我学习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饭菜太难吃了,后来每次去学校,妈妈都会给我带两瓶香辣土豆丝,让我早上吃。有的时候还会带腌制好的芫荽韭菜,吃午饭的时候放一点。现在的我很难想象,那会没有冰箱是怎么放那么久的,大概全靠辣椒盐保鲜。
后来读大学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同学说,他们小学就开始发豆奶鸡蛋这样的营养早餐了。而我,好像从高中开始才住宿的同学,每天早晨一个鸡蛋。饭菜虽然很差,但是家里都是实打实把粮食交到学校去的,对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来说,应该绰绰有余。事实上,应该也是绰绰有余,因为不只一次我们发现,大卡车会深夜从学校粮仓里把学生交的粮食拉走,卖的钱进了谁的口袋,不得已而为之。教育也是非常良心的职业,让十几岁的孩子没有油水忍饥挨饿两三年,影响的应该不只是身体的发育,还有智力的发育。这样的教育水平,就算是连着上十三天课再放三天假,也没有什么用吧。
教室跟住宿条件也很差,教室只有屋子,没有桌子椅子,所以每个去学校的同学都带了自己的桌椅板凳,样子五花八门,高低不齐,很难拼接到一起。宿舍是十几个人的大通铺,晚上大家会叽叽喳喳聊天,别人不睡你也不能睡。每天早上洗漱的水,都要拿一个小盆去食堂让大师傅施舍,冬夏如此。
但是也有好的地方,因为成绩还可以,老师们对我都很好。数学老师是妈妈的同学,除了在学业上严格要求我,生活上对我也很是照顾。大扫除的时候,给别的同学安排这样那样,后来发现没有安排我,就让我负责监工。生病了也会照顾我。有的时候,会让我到她家吃饭改善生活。后来考上博士,爸爸带我去看她,临走还给我塞一两百块钱。后来自己挣工资了,想着终于可以孝顺她了,结果她在我要开学的那个夏天,跳沼气自杀了。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让我意识到,一定要多关注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这绝不是一件说说而已的事情。
跟当时的小伙伴比起来,我应该是没有受过没钱花的苦,虽然我也不花钱,不买小零食,也不吃自己卖的小零食,但就是会从小觉得生活不容易,要居安思危,尽量节俭,也可能是受了爸爸妈妈的影响。爸爸妈妈虽然不富裕,我从小就觉得,只要是正当需要钱的地方,他们都能拿得出来,当然只是我觉得,后来我意识到小时候家里是真没钱。
不过,内心的丰盈比物质的富足让我更加成熟。虽然家里没钱,好像书还挺多的,每个写完暑假作业的无聊的夏天下午,我都拿一把躺椅躺在院子里看书。没有暑假的第四年,想它。
后来,我就去上初中啦。听说初中课很多,老师也不管你,不知道能不能适应的好呢,下次有空再写吧。
-
大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0 1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