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框架下的病人、情人和心理学

荣格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与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同为现代深层心理学的三大先驱。荣格在心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是,对无意识领域的拓展以及对原型的深度阐发。
他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荣格认为,无意识是独立自主的系统,而把无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也是荣格心理学思想的本质之一。
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会显现在一些古老而原始的意象和神话里。透过一段荣格与病人的经历,我们可以总览荣格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最重要的观点、基本概念和理论脉络。
集体无意识
荣格框架下的“恋父情节
曾有一位起因于“恋父情结”而患有不甚严重的歇斯底里性精神官能症女患者,找到荣格恳求得到救治。这名女患者和已故父亲的特殊关系已成为她的障碍。她和当时已过世的父亲的关系极好,由于他们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情感关系,她的智识功能往往会因此转强,甚至成为她与世界互动的桥梁。所以,她上大学后,便主修哲学,而她对知识强烈的渴望就成了一种应该使自己摆脱与父亲的情感连结的动机。倘若她的情感也能活跃于这个崭新的、透过智识所创造的人生阶段里,比方说,和一位适合的男性对象建立一种相当于从前她和父亲的情感关系,那么,她便可以成功摆脱与亡父的情感连结。
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便需要另一种动机来终结这种病态的平衡。在治疗过程里,这位患有歇斯底里性精神官能症的女患者把父亲意象转移到作为医师的荣格身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把荣格视为她的父亲。如此一来,荣格几乎已同时成为她的父亲和情人,也就是成为她心理冲突的对象!她的父亲意象和情人意象的矛盾,这对她的心理冲突来说,不啻为理想的解决之道。所以,荣格竟在无意间让这位女患者对我产生过度的青睐,也就是把荣格视为救世主和上帝,而且这样的比喻并不像听起来那般可笑之至。对身为医师的荣格来说,同时成为女患者的父亲和情人,其实是一种过于沉重的负担。正因为这样的负担过于沉重,如果长此以往,任何医师都无法达到治疗的目标。
倘若患者并未顺利进入治愈状态,女患者就要面对移情解除的难题。女患者当时早已经把钱“花光”,但荣格仍然继续诊疗她,因为好奇的荣格很想知道,人类自然的天性为了圆满解决转移停滞的问题,究竟会采取什么方法?荣格建议她,至少要仔细留意那些源于某个心理场域的激动,而这个无法被我们的自以为是和存心刻意所触及的心理场域,主要是我们的梦。

在这位女患者的梦境里,荣格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首先是这样的印象:她的无意识始终坚持荣格是她的父亲情人,这看来显然已再度增强了荣格和她之间,那种糟糕而尴尬的、有待解除的关系。此外,人们也一定会发现,她的无意识乃着重于荣格这位父亲情人的超人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神”性。这已再次凸显了她本身移情于荣格,而对荣格产生的过度青睐。
所以,荣格自问,这位女患者是否一直无法察知她的无意识移情的所有幻象,或者,是否盲目而愚蠢地追求某些荒唐无稽的、不可能的事物,最终根本无法经由察知而触及自己的无意识?
当我们详尽研究和分析这位女患者的梦境时,就会看到一种与希望回归人的状态的意识批判相反的显著倾向:医师这个个人在她的梦境里已被赋予超人的属性──即巨大而极其古老的、比父亲更伟大的属性,就像吹拂大地的风──而且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化身为上帝!难道这位女患者的情况最后会出现翻转?难道她的无意识会试图把医师这个个人变成上帝,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从医师这个个人身上创造出上帝观?难道她对医师这个个人的移情,会变成意识层面的误解?会变成“合理常识”的一场愚蠢不堪的胡闹?难道无意识的冲动只是表面上冲着医师这个个人而来,但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却是针对上帝?
是否她对上帝的渴望是一种属于不受影响、且最难以捉摸的驱力性质的热情?是否她对上帝的热情可能比她对某几个个人的热情更深刻、更强烈?是否人们可以把这种不适当的爱恋所保有的最崇高、最真实的意义,称为“移情”?是否这就是早在15世纪时,已部分从人们意识里消失的、真正的“对上帝的恋慕”?

她梦里的上帝意象是否涉及她本身的潜隐记忆,都和真正的、非常原始的上帝意象有关。这种上帝意象竟会在现代人的无意识里扩展开来,并发挥活泼的、促使人们进行宗教心理学思考的效应。荣格认为,这样的上帝意象并非个人意象,而是一种彻底的集体意象。我们早就知道,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集体意象,而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的集体意象,会透过人类自然的心理功能再度浮现出来。我们毋须为此感到奇怪!毕竟我这位女患者出生时,是带着运作方式仍和古日耳曼人大致相同的的大脑,来到这个人世间。人类的集体意象和再度被活化的原型有关,正如荣格在其著作里对这类原初意象的描述。16梦那种原始的与远古人类相似的思维方式,会再次形成这些古老意象,而这已涉及先祖遗传给我们的管道,而非他们遗留给我们的观念。
有鉴于以上事实,或许我们必须同意,无意识不仅含有个人性质的东西,也含有非个人性质的,也就是以原型或先祖流传下来的类型作为形式的、集体性质的东西。因此,荣格提出“在更深层的无意识里,存在着更活泼的集体内容”这个假设,并将它称为“集体无意识”。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