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赋能营销
《赋能营销》是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姜桐。
本书中摒弃了枯燥的理论,结合大量鲜明的观点、成功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以期能够给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赋能营销”体系:从战略赋能营销及赋能营销工业化说起,讲述了企业如何通过战略赋能营销,实现持续盈利;如何构建营销工业化体系,通过营销工业化体系赋能于人,实现“人能”营销;如何赋能组织成员从线性成长变成指数级成长;如何打造人才流水线,批量化复制营销人才。
通过这套体系,我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成长型企业掌握科学的营销方法,建立科学的营销体系,让营销旗开得胜,让业绩蒸蒸日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营销!
Part1 开篇
1.从依赖“能人”到实现“人能”/ 2
2.构建赋能型平台,打造赋能型组织/ 5
3.建立人才复制体系,赋能人才加速成长/ 10
Part2 谋略篇
1.持续增长的奥秘/ 16
2.不符合科学的战略,何谈持续增长/ 17
3.走出荒谬的成功逻辑,建立真正的科学原点/ 20
4C战略赋能营销,构建不战而胜的营销体系
5.战略赋能营销,让企业不战而胜/ 33
6.营销与销售:产品好卖,卖好产品/ 40
Part3 落地篇
F1接触(Face to Face)
F2投资(Future Investment)
F3感恩回馈(Feedback)
F4分享与共享(Fun Share)
F5一定要成功(Forced to Success)
评价与体验 /275
赋能营销 开篇
赋能,让平凡人做非凡事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企业运营和组织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过去,很多企业追求“能人”的制衡管理,喜欢依靠一个或几个“能人”来运作一家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能人”的运营模式风险也就越大。对于初创期企业来说,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似乎是引领团队的精神食粮,然而,支撑一家成功企业高效、有序运营的,绝不仅仅是依赖一个无所不能的“能人”,而是应该建立一个赋能型的组织实现“人能”。
1
VUCA时代下的组织赋能之道
1.从依赖“能人”到实现“人能”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企业运营和组织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复杂的外部环境意味着企业赢得竞争、获得成功的各种影响因素彼此更加相关,环境因素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改变。
这些环境变化意味着“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们不太可能立刻、全面地感受到各种市场要素的变化,从而快速作出正确决策。这就要求组织必须有超越传统的运作方式,对外必须能够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做出更快速的反应;对内又必须能够持续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潜能,才能及时、有效地以最新、最佳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走得更远、更好,组织必须进行赋能。
“赋能”,顾名思义,就是赋予某人或某物某种能力和能量,通俗来讲就是,你本身不能,但我使你能。“赋能”这个词用在管理学中,是指企业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利,尤其是员工们自主工作的权利,从而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驱动企业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智慧和潜能。
我们应该明白,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单单依靠某个“大拿”或者“能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个体的智慧总是有局限性的。只有激发团队的智慧,才是推动企业组织创新变革、业务快速迭代、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过去,很多企业追求“能人”的制衡管理,喜欢依靠一个或几个“能人”来运作一家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能人”运营模式的风险也会增大。对于初创期企业来说,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似乎是引领团队的精神食粮,然而,支撑一家成功企业高效、有序运营的,绝不仅仅是依赖一个无所不能的“能人”,而是应该建立一个赋能型的组织,实现“人能”。
华为是全球通信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强大的创新技术背后,华为的营销能力同样令人惊叹。
其实华为早期的基础很薄弱,当时客户对华为的评价是:华为有一流的市场能力、三流的产品。任正非也自嘲说:“华为的产品不是最好的。那又怎么样呢?我能让客户选我而不选你,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1995年,任正非就提出,华为的市场部要转变销售思想,树立战略营销思想,贯彻全面客户服务意识,营销能力建设要实现从观念到组织的五个转变:公关到策划的转变、推销到营销的转变、孤军作战到团队作战的转变、小市场到大市场的转变、产品营销到战略营销的转变。可见,华为在那时便已经意识到营销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
华为营销体系的能力究竟强在哪里?
华为营销能力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系统性的能力,而非个体能力。这是很多公司想学习和模仿的,他们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猎头挖走华为的销售精英、学习华为的销售管理工具与方法,但大多都不成功。很多人离开华为的土壤之后,就好像失去了神话的光环,发挥不出想象当中那么强悍的战斗力了。
中国俗话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何员工都可能会离开,一个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营盘是什么呢?那就是构建不依赖于“能人”的可持续运转的管理体系,通过打造赋能型组织,构建赋能型平台,用确定的管理规则来驾驭未来不确定的市场。
另外,华为自成立起,就开始提倡群体奋斗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过不少英雄式“能人”,但最终靠的还是所有华为人的共同奋斗。在这一点上,华为从来未改变过。在任正非看来,华为只有坚持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才能让华为持续发展下去。可以说,群体奋斗如今已经是华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华为的群狼战术就是群体奋斗的一种体现。从寻找机会、发现目标到战术策略制定、行动方案部署,再到最后实际执行,无一不体现了群体奋斗的特点。曾经有友商感慨,华为员工的个人素质并不突出,甚至有的员工不一定能进他们公司,但华为通过赋能训练把他们打造得很好,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