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小卖部(二)

01
转眼间,老李的小卖部已经开了两年。
此前,老李从一家国有出版社裸辞,在胡同里开了一家卖烟酒零食的小店。从学术编辑到小店老板的转变让他体会到不一样的艰辛。他开始为小数点后一两位的利润斤斤计较。尽管收入微薄,但却也足够让老李从早忙到晚。
开店半年后,老李趁着生意进入淡季,关门出去游山玩水。他报名在湖北武当山做义工,没想到正好赶上疫情,在武当之巅的“金顶”太和宫一住就是大半年。与道长们的朝夕相处让他收获颇丰,也对“修行”有了新的理解。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老李终于重新回到小卖部。他来不及扔掉货架上过期的奶茶和辣条,就先去社区居委会报到。作为刚从“疫区”归来的老李恨不能昼伏夜出,以躲开街坊四邻们欲言又止的目光——其实彼时的回京政策中已经没有了居家隔离这一项,而且大家并没表现出排斥或者质疑,但老李还是做好深入简出的打算。
没想到仅仅2天之后,北京新发地出现新的疫情。而其中一例感染者的日常活动轨迹就在附近。危机感让大家再也顾不上打听老李的过往。看着胡同转入封闭式管理,老李赶紧从网上订了几箱泡面、鸡爪、火腿肠,又在附近货站定了酒水饮料,还专门买了个冰柜放速冻水饺。
在订白酒的时候老李犹豫了。一般来说,冰镇啤酒是夏天的畅销品,而白酒囤多了会不会滞销呢?不过,考虑到白酒进价经常上调,他还是订了几箱大众价位的“牛栏山”和“红星”。后来,随着网络上谣传喝白酒可以抗病毒,店里的二锅头也跟着热销——说什么谣言止于智者,老李想: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利益。
进货的同时,老李也下单了酒精、84、洗手液和口罩。除了每天室内外的消毒,他要给新到的货物喷酒精,再里里外外擦几遍。偶尔遇到没戴口罩的顾客,他还会免费送个口罩。作为一个刚从“疫区”回来就又赶上另一场疫情的人,老李战战兢兢地开始了自己的日常营业。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让老李的母亲滞留小卖部。本来,他妈妈拿着退休金搬出了北京,母子俩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这次本来是来店里看热闹,没想到省际道路封闭,她也就不得不呆在了店里。
如果把小卖部的日常比作一部电视剧集,那么如今老李的生活进入了第二季。

02
妈妈的到来,让原本就不宽敞的小店更加拥挤。这不仅因为要腾出一块地方重新搭床板,更主要的是两人理念不同,使得平静的生活常起波澜。
比如,当过兵的老李热爱收拾屋子,喜欢把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整齐,及时补货。这样的好处不仅是美观,而且丢了东西也比较容易被发现。而妈妈显然懒得摆弄这些。有时候老李出门、妈妈看店,等回来的时候老李发现店里就像刚遭了抢,到处是零钱,货架上的商品东倒西歪;而洗完的衣服却像万国旗一样挂在货架上迎风招展。老李无奈地边收衣服边问:今天入账多少?妈妈却一脸茫然地说,还要记账?
老李明白,妈妈对于自己开小卖部本就不太支持,认为只是疫情时期的权宜之策。而她自己对开店也既没有热情,也没有能力。她生活的主题是广场舞、书法班以及社区不定期举办的郊游活动。所以她对顾客的态度也就比较冷淡,找不到的商品一律说“没货了”,还经常收错钱。一来二去,连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看店的时候顾客稀少,而老李偶尔出门倒个垃圾,身后都能跟回来几个老顾客。
对于这些问题老李大多苦笑而过。但在有些问题的冲突上,却让老李感到非常闹心。
比如疫情时期的消毒。
疫情期间老李关了店门,只留一个窗口对外售卖,并和妈妈嘱咐再三:他会做好每天店内外的消杀工作,但妈妈要记得戴口罩,收到的快递要记得喷酒精消毒,收钱以后也用酒精洗手液擦手。老李妈妈挺不乐意:这么夸张?我每天在屋里烧点艾蒿不行吗?
对于开店,妈妈的乐趣在经营之外。比如她会津津乐道给老李讲,刚来买烟的那个老头某年某月娶了个后老伴;门口路过的那个外地人是怎样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在北京站稳了脚跟;隔壁院子新搬来的小夫妻的三舅姥爷和咱家某个亲戚曾经是一个厂子里的同事……妈妈以前在居委会工作过,是个名副其实的“西城大妈”。如今不能继续为居民服务,老李真替她满肚子的才华感到委屈。
不过妈妈在店里也有一些好处。比如,由于自己晒在门外的大葱被偷了几棵,妈妈一气之下给小店门口装了监控,并经常坐在门口盯着往来的人们,看谁都像偷大葱的贼。于是,遛狗的邻居不敢让自己小狗随便在门口大小便了,附近的小朋友也不敢跑来敲门“躲猫猫”了。甚至连胡同里卖啤酒、冰棍的游商小贩都规矩了很多,不敢在小卖部附近吆喝、招揽生意。至于此前那些偶尔来捣个小乱的顾客更是乖了不少。经常赊账的二柱子被老李妈妈“威胁”去居委会告他的状。二柱子的低保收入要靠居委会审批,因此这个威胁的效果立竿见影,从此二柱子再也不敢提“欠一块啊,下回给你”这样的话。
另外,以前老李总不好意思涨价。现在呢,妈妈首先就不答应,说老李“低价扰乱市场”。这给了老李涨价的决心。其实就算涨了价,老李店里的东西也没有高于市场均价。但这确实导致一些顾客就不怎么来了。所以他又定了一个“老顾客价”,比如5块钱一瓶的白酒,老李给老顾客9块钱两瓶的优惠。虽然这样一来利润更加少得可怜,而且老李还得花心思记住“内部价”,但开小店不就是要在细节花点小心思么,老李想。果然,流失的老顾客慢慢又都回来了。

03
“来啊?”
“来!”
慢慢地,老李和老顾客之间发展出一套外人听不懂的“黑话”。比如上面这简短的3个字,一开始其实是这样的:
-您买点什么?
-我买两瓶啤酒。
-冰镇的还是常温的?
-常温的就行
-两瓶8块钱
-给你10块,找我2块
……
这个买酒的大哥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来买两瓶酒,于是对话渐渐就缩减为:“来两瓶?”“来两瓶!”甚至再到后来,老李一看到他走到门口,就直接拎着两瓶酒和零钱迎出去。彼此相视一笑,连对话都省了。
由于很多老顾客长年累月只买某个特定商品,因此很多时候见面不需多问,直接递上他要买的东西,顺便聊两句家常。感觉小店生意就是胡同生活的一部分,买卖关系也是邻里关系。
老李甚至和老顾客共同发明了诸多“套餐”。比如5元套餐是一瓶可乐+两袋干脆面;10元套餐是一听啤酒和一小瓶白酒,30元套餐是一包香烟+一大瓶白酒……这些套餐创立的初衷大多是为了找钱方便,时间长了也就固定下来。有时候个别商品涨了价,为老顾客准备的套餐却维持原价。因此,有时候新顾客会质疑:为什么我买一包烟是11块,他买就是10块?老李也只好说:量大从优,下回你要一口气买四盒,我也给你优惠。这种随口胡诌的理由竟然也得到了对方认可……
除了商品固定,购物时间也有一定“规律”。在每天固定的时段,会有固定的顾客来小卖部买东西。
早上8:40,几个在胡同里租房的保安小哥下了夜班,路过小卖部停下来买零食。他们走后,9点50是“来两瓶”的大哥买酒。中午12点40左右,在附近上班的姑娘饭后遛弯至此,买些饮料、零食——她们看过老李写的“小卖部的日常“,大概是觉得老李经营不易,就经常来照顾生意。14点之后,邻居们陆续结束午睡,来小卖部买个饮料当下午茶,而晚饭前后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做饭的时候发现没了油盐酱醋或者想在晚饭时喝两口小酒的邻居们让老李的晚饭被迫中断无数次。19:40,保安小哥上夜班之前,还会来买饮料……
这些时间节点迫使老李以此安排自己每日作息,否则就会手忙脚乱。比如早上如果没及时开门,顾客会在外面敲玻璃,老李就不得不一边批外衣一边蓬头垢面跑去开门;出门买菜没按时回来,邻居会在门口等着,说为了等你这瓶啤酒,我今天午饭都推迟了。做饭的时候老李要一边炒菜一边不断扭头看门外,一发现有人来买东西,就得赶紧关了煤气灶往外跑……时间一长,老李无奈地发现,自己本来是厌倦了公司里的考勤和加班,没想到作为小店主的老李仍然逃不出资本定义的工业节奏。大家每天的定时查岗把他彻底拴在了店里。还是去公司上班容易一些吧,老李想——自由职业也不自由啊?

04
老李把日常琐事记录下来发到社交媒体,得到了一些网友的关注。很多人认为胡同生活就像电视剧里那么惬意与浪漫,而胡同里的小卖部则成了某种情怀的寄托。小卖部仿佛多出来个董事会和一群“云经营”的股东,每天通过网络听老李述职,并给出各种建议——尽管大部分建议在老李看来都不太容易付诸行动。
比如,有人建议老李在小卖部里卖书,部分实现自己开书店的人生理想。但胡同里怎么会有人买书?老李想。甚至有时候老顾客看到老李经常抱着本书读都会问他:这么爱学习,考大学啊。大家对于读书的理解就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不考试为什么还要读书?
再比如,老李偶尔得应对半夜来买酒的邻居。于是网友建议他写个牌子标明营业时间,老李不禁苦笑。敢半夜敲玻璃的邻居大多是喝高了的酒鬼,就算在清醒的时候也不太会注意看胡同里的通知、公告。另外,在胡同这个熟人社区里,大家边界感并不强,奉行着“得寸进尺”的处世原则,不抗议就是默许——如果你说吵你睡觉了,那我可以嘻嘻哈哈地道个歉;但你要是冷冰冰讲什么公民素质、契约精神,那就是你不通人情了。
还有,老李曾吐槽说自己经常被迫代收快递,有时候快递体积巨大,非常占空间,也有时候两三天都没人来取。后来他索性就只帮自己认识的老顾客代收,其他一律不管。有网友建议老李开一个收费代收的业务,但老李也没有采纳。老李觉得,免费帮忙是邻里间的情分,一旦成为收费项目,那就是承担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胡同是个熟人的共同体,往往情大于理。
如同遇到纠缠不清、非要和老李砍价的大爷大妈一样。这个时候你如果义正言辞下逐客令,那可能不仅当事人,就连围观群众都会觉得你不近人情。只有自己听着车轱辘话被说了好几遍才终于连哄带骗把对方打发走以后,“道义”才会站在自己这一方,似乎也就有了下一次冷漠应对的权利。
这是开小卖部两年后老李收获的“胡同哲学”。
当然,老李也并不总是吃亏。经常麻烦老李代收快递的老顾客,每次来取快递的时候大多会顺便买点什么,少则三五几块钱的零食,多则十几块钱的香烟,哪怕并不是自己常抽的那个牌子。春天香椿卖高价的时候,老李收到了邻居送来的刚摘下的香椿嫩芽;冒雨修房子的时候,邻居也主动出来帮忙;甚至胡同里收废品的大哥听说他这里啤酒瓶短缺,就去找了送他。
有了彼此的信任,大家会接受老李推荐的新品,邻居小夫妻会把家里钥匙寄存在小卖部,而且大家也都很放心地让自家小朋友独自来买东西,因为知道老李从不给小朋友搞推销、乱收钱。时间一长,记性不好的老李慢慢却也记住了谁家爱喝统一红茶、而谁家只喝康师傅;谁抽什么牌子的烟、喝什么价位的二锅头。遇到一脸懵圈的小朋友,老李不是先收钱,而是让其回家问清楚了再来买。倒不是老李道德有多高尚,而是真怕惹了哪位大爷大妈,回头打上门来自己接不住。在胡同里,人情关系维系好,小卖部生意不一定好;但人情关系维系不好,那么小卖部大概就离关门不远了。

05
在社交平平台上,老李经常收到问他店址的留言或私信,偶尔也有媒体和他约采访。后来他接受了约稿,发表了一些“非虚构写作”的尝试。出刊的当天就有人来探店。让老李困惑的是,第一,对方怎么找到这里的?第二,工作日……不用上班吗?
老李一直不愿公开店址,他觉得小店只是个售卖窗口,没啥好看的。尽管如此,仍然几乎每周都有上门打卡的友邻——比起“粉丝”,老李更喜欢和网友以“友邻”相称。有的人碰巧在附近上班或生活,但也有根据照片和字里行间留下的线索逐条胡同找过来的热心人。这其中不乏外地来京短期旅游或出差者。有人来买根冰棍、顺便打个招呼,有人把寻找他的小店当作某种城市探险,有人来和老李谈自己的读书和研究计划乃至人生目标,有人送来自己喜欢的书后扭头跑掉,也有人在远处拍张照片,发在社交媒体上顺便@老李说自己曾来过。以至于老李妈妈的业余生活里增加了一项新的乐趣,就是坐在胡同里猜测过往行人中哪些是来“探店”的。而一些恰巧路过、给胡同拍照的游客因此被妈妈当成了“偷拍客”。
有段时间,有好几批来自某传媒大学的学生,虽然专业不同,但目的大多是为了拍视频交作业。老李答应了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拍摄团队,因为他想起自己大学时代拍纪录片的艰难,觉得能帮就帮一下。没想到这个好心带来之后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的拍摄。再到后来,老李觉得这已经不是在记录生活、而是在按剧本演戏了。
小卖部带来的人气也勾起了左邻右舍的好奇。一开始大家会远远围观,指指点点,后来开始有人牵着狗或者小孙子站在门口,侧耳听老李和友邻的聊天。再到后来,有些老街坊索性借着酒劲儿加入了他们的对话中,发表一通自己的人生感悟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看着友邻们略显尴尬的表情,老李暗乐,心说:我没骗你们吧?我写的那些都是真的!
当然,关注者的评价也并非全是积极正面。有人说他只是厌倦了知识分子的日子、转而体验底层生活,有人说他对不起父母的养育和学校的栽培。好事之徒会“划重点”说北京户口和不交房租才是他逍遥自在的资本,还有媒体据此杜撰出“老李在东城区有好几套房、资产近亿”的文章,然后老李就在评论区挨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骂。甚至没过几天就真的有人在小卖部门口探头探脑,说自己来看看家里好几套房的老李什么样子。老李问他:您是来买房的吗?
可能没有“东城几套房”做背景,有些人就不能理解为啥自己可以如此生活吧,老李想。
其实一开始,老李也不太理解特地跑来买瓶水的友邻们,感觉往返交通费都够买半箱饮料了,何必非要大老远来看这么个普通的小店呢?热闹了一段时间之后,老李开始从暴涨的虚荣心中清醒过来。
他觉得可能对于很多为了生计疲于奔波的打工者来说,“小卖部”是一个承载着童年美好记忆的城市角落,是人们在庞大的工业资本笼罩下仅剩的一点乡土情怀。对于小时候花五毛钱就可以在小卖部里得到一整天快乐的人来说,如今银行卡里有了五千、五万块乃至五十万存款,故乡却已成了近在咫尺的远方。
老李没有“挥霍”零用钱的童年记忆,也没有关于小卖部的情怀。大概这也是他的小店能经营下来的原因之一。老李的梦想是开一家人类学主题的书店,但他现在有点庆幸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启动这个理想。也许所谓的“情怀”,更适合在赚钱以后作为资本的华美外衣,但老李不愿意拿这件外衣去赚钱;既无心,也无力
看看巴掌大的小卖部,老李反思了自己开店的初衷: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精神追求,都和“网红打卡店”无关。老李想回到市井生活本来的样子,在胡同的柴米油盐中沉下心来,想想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而不是赚流量——如果只是换个地方满足虚荣心,那自己何必裸辞?

06
偶尔有顾客问他,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上班?老李说,我这不就在上班么。顾客一脸不信,说你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老李苦笑。
而网友们对“不上班”的老李则有另一套解释。在他们眼里,老李似乎悠然自得地在小卖部里逃离了996的社会规训。有人说他在进行一场“以自己作为方法”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说他用实际行动对抗“内卷”,实践“躺平哲学”。也有人的潜台词是:本地人呗!小富即安,没有压力,有什么焦虑呢?
但老李知道自己没有这么潇洒,他有他的焦虑。比如,他会担心收错钱,但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出错,甚至忘了计算器就在手边。他也担心自己价格不合理,或者顾客要买的东西自己没有,而货物进多了卖不掉也发愁。后来看到妈妈的随性经营,老李忽然觉得,其实生活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拧巴,何必那么紧张?收错钱又能如何?小卖部并没有什么高价奢侈品,犯的错误一般也不会超过5块钱。所以真正引发自己焦虑的,可能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自己潜意识里的完美主义追求。这是一种在面对未知世界时对于失控状态的恐慌,来自于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自卑。
老李回想起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无论开小卖部还是在国企上班,甚至在道观里扫地练剑。无论外表看起来烟火气或者清静脱俗,内心的不安全感始终是焦虑的根源。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对未知的恐惧,而本质上却是在已知中的迷失。换句话说:不是怕死,而是怕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而这又何尝不是某种时代症候群的根源所在。
有天老李想起孔子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颜回是贤人。住在陋巷里的老李也很佩服先贤们的境界,不单单是“箪食瓢饮”,更主要的是羡慕他能处理好邻里关系。老李不知道颜圣人的邻居们会不会在他门口泼脏水,会不会半夜吵得他睡不着觉。也不知道颜圣人每天都处理这些问题之后会不会抑郁、焦虑到怀疑人生,以及还有没有精力读书、做学问。反正老李的的写作和阅读经常被顾客打断。
就在老李敲下这行文字的时候,他又被两个来买饮料的快递小哥打断了思路。快递小哥热得满头冒烟,匆匆买了一瓶2升的冰红茶,一边摇着头说太热了太热了,一边匆匆跨上电瓶车离去。当天北京发布了高温预警。老李忽然觉得自己的小店在酷暑中给大家提供了冰镇饮料,想想也很有成就感呢!然而快递小哥却更羡慕老李的工作不被风吹日晒,坐在家里就能数钱。这让老李想到那些羡慕自己“洒脱”的网友们。其实,我们都因不堪自己生活的一地鸡毛而羡慕别人的靓丽光鲜。然而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里,羡慕别人可能只会加重自己的焦虑吧,又怎能得到真正的逍遥自在呢?老李苦笑着摇摇头,努力回忆着刚刚被打断的思路,写下以上这些文字。(完)


本文已发布于《财新周刊》2021年8月2日第30期,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我)。
另:本人已委托马佰刚知识产权律师团队代理著作权维权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8 15:45:22
-
真我如是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30 08:52:44
-
cream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2 17:55:23
-
刘多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05 18:35:54
-
安住当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0 15:45:45
-
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2 18:35:55
-
静如瘫痪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1 07:17:4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5 23:33:13
-
Petrichor1701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8 01:07:06
-
延续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6 17:36:51
-
路路路lu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9 15:24:53
-
牙败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9 13:11:57
-
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9 11:21:11
-
d说一万遍b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7 07:59:45
-
裸奔刺猬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4 18:04:44
-
0123请求算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8 10:42:13
-
豆友2583990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2 13:07:05
-
麦田守望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9 22:23:19
-
未闻能斫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8 18:51:22
-
wwwenrpp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8 17:25:44
-
cici不月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4 18:45:53
-
Co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2 23:18:30
-
速冻陈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8 05:46:48
-
皮夹乔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7 09:04:07
-
凤凰地产小陈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6 19:27:33
-
RCU上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6 17:49:02
-
云梦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2 00:33:26
-
ke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7 01:24:03
-
鱼与驴与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01 17:50:35
-
ouo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21 23:19:17
-
yy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5 15:41:06
-
Loui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5 14:09:37
-
坏露露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5 13:13:10
-
云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9 11:04:53
-
Cather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7 20:44:1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7 16:11:40
-
SuperLuc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3 09:38:5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31 21:41:54
-
Au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30 11:28:53
-
Dinn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30 07:40:51
-
blueofri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9 17:15:36
-
我是雪兔哥哥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7 19:41:19
-
julyzer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7 00:26:28
-
Emm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7 00:17:57
-
豆友250444726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6 13:26:30
-
cukie.love.ph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3 23:47:5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2 22:47:08
-
喜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2 09:20:02
-
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2 02:35:17
-
阿娇.斯泰尔丝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1 22:06:40
-
oOwo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1 17:28:17
-
天天万万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0 18:28:27
-
Hayl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0 12:45:24
-
呜啦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0 10:34:0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0 04:03:59
-
颜青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0 00:58:43
-
dingd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20:28:18
-
安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8:43:22
-
几处溪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5:39:19
-
野生皮卡丘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5:20:36
-
kokor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4:19:17
-
诗酒趁年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4:06:34
-
石榴树下的秋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1:50:40
-
今冬复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9 11:21:30
-
豆友242755152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7 22:47:04
-
曾经的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0 10:17:26
-
Yonn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9 12:47:52
-
CestVéroniq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9 00:06:47
-
筱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8 21:28:18
-
青山绿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7 05:10:41
-
落合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5 09:09:31
-
红豆沙和绿豆沙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9 21:16:37
-
FUNroc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7 10:52:40
-
你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6 10:23:42
-
Snow Ba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6 06:56:27
-
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17 10:31:45
-
猫阿慢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10 19:36:36
-
那么小和尚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8 20:41:05
-
你我皆烦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6 14:50:27
-
Nomad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2 17:07:10
-
丧sai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06 01:56:56
-
xin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3 16:56:42
-
我是小P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1 20:25:56
-
在识字的边牧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31 23:46:25
-
金毛狮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9 21:42:48
-
野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5 23:00:16
-
斗龙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4 13:31:28
-
阿可 J 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2 11:20:55
-
忪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05 22:44:35
-
咁咁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7 23:59:53
-
活着就是恶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5 17:45:14
-
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04 20:06:58
-
霜葉飛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04 16:00:23
-
Epiphan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7 09:49:54
-
豆友Zy6j2X2un8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9 13:25:45
-
treetre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6 15:41:46
-
凯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2 15:11:31
-
空柏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1 08:14:51
-
想不到什么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5 19:22:01
-
来福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5 15: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