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汤里的记忆
生活的忙碌日子里,吃饭时间总是每日最迷思的时间段。一是我总是不知道吃什么,二是去掉房租水电交通费千把的工资支撑不住河马胃。公司坐落地铁口附近,周围办公楼林立,马路四通八达好不繁荣。而在地铁站另一侧,低矮的民房,头顶凌乱无序的电线站着吱吱喳喳的麻雀,狭窄的马路两边开满了餐饮店,炸鸡汉堡,特色小炒,河南烩面,东北饺子店,牛肉粉丝汤,西安凉皮凉面…味道实在一般但架不住这边上班族奇多,而其相对办公楼下的ins装修的美食摊位价格不要太便宜哦~我下班总是姗姗来迟,各个店里总是满客满座,唯有一个地方永远有空位,牛肉粉丝汤。以至于关于那家公司我的记忆就是一股牛肉粉丝的味道,再无别的。
由于年少时家里有段日子比较窘迫,总是煮红薯片当主食,不是你现在超市里看到的红皮黄肉的甜红薯。是南方湿热红土地里,红皮白肉寡淡无味的红白薯。个头小而口味淡,常被送进机器里搅碎成红薯片用作鸡饲料。当时工艺做得好点的切丝晾干的红薯丝还可以用来煮粥煮糖水。当这种红薯的味道及品相之难忘让我莫名对红薯粉丝也充满了偏见。
红薯粉丝之普通,是它不比米粉透亮干净,不比挂面整齐有序,永远看着灰沉沉让人没有胃口,整捆在一起凹凹凸凸肆意乱缠让人看着心烦意乱。而在超市的购物架上或许能说明大多数人对它的看法和我是一样的。超市里,米粉米线方便面,意面乌冬通心粉,一般放置在整齐有序的粮油调味品旁边,整齐明亮。而红薯粉丝你得绕过鲜肉区,经过海鲜区,跨越蔬菜区,到超市边角的位置。它常与腐竹咸鱼虾米干海带为伍,五香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旁边躺着,腐香与香料的碰撞区,少有问津。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玩意,听朋友说是某地方的著名特产,每次说到这他总会跟我描述着幼时见着隔壁村庄生产晾晒红薯粉丝的浩浩阵势,以及最后吐槽我不懂美食,以后到老家要带我尝尝正宗的红薯粉丝的美味云云。后来当然我也吃上了牛肉粉丝汤,十元吃到肚子撑。但当时我对红薯粉丝没有很好的改观,便宜味道一般永远的配角是最真情实感的描述了。在家里搞卫生每每看到长辈们送的两大袋红薯粉丝,我总是烦恼这玩意怎么解决掉。
每个故事都会有个“有一天”,没错,有一天,我在工作食堂尝到了一道菜——蚂蚁上树。我第一次对红薯粉丝有了新的看法。菜里没有一滴汤汁,但粉丝根根分明,晶莹透亮Q弹,口感软滑又有嚼感,每次有这个菜,一下都能干一碗米饭。自此没再小瞧这个“小配角”。上次在家做酸辣鱼,忘了买金针菇也没有豆芽铺底,就地取材,烫了一把红薯粉丝底下铺底,完后口感也是喜欢的不行。今天做麻辣烫也是一样的,中午荤素食好不快活,晚上饿了,烫上一把红薯粉丝放进汤底里煮煮,方便快捷还能饱食一顿快活不已。
被红薯粉丝捕获应该是其总是能最快吸附调味的精髓,一口香溢口腔。所以我总觉得牛肉粉丝汤或许不是最能体现它的价值,酸辣粉倒是绝佳选择。不起眼也好,普通也罢,小配角也是会有发光发亮的一天的呀。
吃了一口粉丝就写了这么长一段话,实在是啰啰嗦嗦的老人家了。还是提醒一下,吃粉虽爽,不可贪多,红薯粉丝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胃胀胃不适。躺着码完这句就吃健胃消食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