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玉”系列开篇 | 知玉
原始社会末期,古老先民,懵懂初醒,俯仰观察,就已经形成图腾崇拜。图腾出自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它的亲属”或者“它的标记”。或出于恐惧,或出于崇拜,或出于审美,原始部落、部族往往都有各自的图腾。图腾有时是亲属,有时是祖先,有时是动植物或者想象出来的意象。龙凤图腾延续发展,后来成为主流图腾,贯穿整部中华文化历史,这在器物造型和纹饰装饰以及抽象符号中皆有所体现。

凤图腾,可以追溯出更早的飞鸟崇拜。先民举目望天,看见大只鸟的影子投射地面,就和太阳联系到一起,故而太阳有一个别称叫做“金乌”。 大鸟在空中掠过高度不同,影子时张时翕,甚是诡谲神秘,人们就以为大鸟可以沟通天地,沟通今生与前世、后世。《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这里商朝人追溯模糊的先祖起源,就说女祖先简狄吞了大鸟蛋(或说就是燕子蛋)而繁衍了商这个民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商代人的鸟类图腾崇拜礼俗。

商代的图腾崇拜中,有一种崇拜对象是鸮鸟这种猛禽。
鸮鸟,喙和爪都弯曲如钩状,锐利且强劲;两眼生前方,脖颈旋转灵活。鸮鸟飞行起来安静无声,并且喜欢夜间行动,十分擅长发动突然袭击。商代传世文物中,有一对妇好鸮尊。妇好鸮尊英姿飒爽,雄壮威武。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无论祭祀作礼,还是带兵打仗,妇好都可以担当重任。这对鸮尊,就是她祭祀沟通鬼神,征伐宛若战神功绩的纪念。鸮这里就具有图腾的意义,鸮造型内涵狞厉而诡谲,威严可以慑服四方敌人胆魄,神秘可以沟通上天。仿照鸮鸟造型的青铜器和玉器在商代中晚期十分盛行。后续朝代中,仍然频频出现鸮鸟造型器物。

在中国古代以及现在某些少数民族的天葬礼仪中,鸮鸟也是重要参与者。鸮鸟啄食逝者身体,是尊贵布施与超度,可以使灵魂往生极乐世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