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丹丹的日常|最近的人生智慧,都来自微信对话框
❤对恐惧视而不见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要进入为期6天的线下课程,10年时间,最终还是系统地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路,只是选择了更垂直细分的完形心理治疗师。 这些年的成长经历,我仿佛都在验证一件事, 我是如何迷失了方向,又如何找回了初心。 最近在忙些什么?诚觉世事从来不会如预期所料。 花了很长的时间下定决心招人,才发现招人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关关难过关关过,战胜了心理因素,发现还有现实的难题。好在因为找回初心,连恐惧都成为了一种动力。 我的目的不是克服恐惧,我的目的是实现目标,恐惧在不在,我不care。 我不是非要在面对恐惧和逃避恐惧中做个选择,我可以“视而不见”,我可以不站队,凭什么人生只有非此即彼呢?我可以看见你,但不理你,不拥抱,不害怕。

❤互相成就,托起彼此 7月31号的极简丹365全年陪伴营的线下轰趴“遇见光,成为光”。我越来越在生活中扮演一个教练的角色,用教练的方式支撑“365全年陪伴营”策划组。 没有她们策划组的四个人,就不会有这一场线下party,我站在背后支持她们,让我们在每一件事的成长最大化。 最近和朋友、学员频繁地沟通,真实地践行着“能视频不语音,能语音不电话”,能接住朋友突然打来的视频电话不觉得突兀,能主动地跟学员视频电话,能跟好朋友微信直白地说我想你。 我的世界里有了优先级最高的一批人,他们享受所有的特殊待遇,是我的优先级。 他们是约我我从来不会拒绝的人,他们是我觉得好吃的东西第一时间要寄给他们的人,他们是我这丢三落四的性格,却会记住他们每一句话的人。 他们凭什么如此重要?因为没有他们,我今天也不会这么喜欢自己,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他们有的学过教练,有的没有学过教练,不管我们是不是教练,我们彼此都没有评判,只有互相成就,我们为彼此托底,托起了彼此。 最近在凶猛的健身,20×4组的引体向上,20×4的俯卧撑,10分钟的平板撑。我说健身房所有的妹子里只有我练的最凶,最不像女的,教练说我觉得只有你才最像女的。 在日益增加的训练量下,我的肩背越来越有力量,我的人生也越来越有力量。 最近有非常多的人生感悟,并且所有的感悟都是来自微信对话框。分享最近3条的人生感悟:

一、半年的时间,不可思议的变化 7月19号做了性格色彩,6个月前测过一次,测试结果如图。整整6个月的时间,这张图的变化,就是我6个月的变化。 红色增加3,绿色减少6,现在的我更加热情打开,少了纠结讨好,多了敢于做自己的勇气。 在这半年,我的确更加打开,我更加地愿意做真实的自己,我不仅有做自己的勇气,我还多了做自己的技巧。 我不再讨厌自己的多变,原来每一次的变化都是我在努力地往前走,一成不变成了我世界里最可怕的事情。

二、你注定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现在只要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只要我看到别人的情绪和需求,我一定第一时间主动沟通。 我注定会让一些人失望。很多时候我压根都不知道别人对我的期待是什么。有时候是一份明朗的说得出口的期待,但更多的期待是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期待。 她感到失望了,她会选择默默走开,而我其实一丁点都不知道,也许是因为时间精力关系、角色关系,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本身无法满足所有的期待。 我能做的是什么?我能做的就是用成本最低的方式去分享,把影响力做到最大。不断强大,影响那些最直接最快被我的风格影响的人,成本最低化的影响他人。

三、田园生活和奋力拼搏如何选择 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后来我选择了奋力拼搏。哪怕是做了这个选择,我后来发现,也常常因为奋力拼搏的压力太大,不自觉地逃避到“田园生活”。 这一次我的客户又带着这个问题来找我。她说:“丹丹,你说我是物欲太低,还是因为得不到所以不想要?” 后来我们又探索出来了一个新问题:“想过田园生活,还是想要奋力拼搏?” 在这个过程中,我带着客户一步步地觉察和发现,后来探索出了一个点,我们不是想要做多么超出能力的事情。我们只是想要做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是未来想起这段日子,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好好生活创造价值。 在田园生活和奋力拼搏之间,还有一种选择叫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留遗憾不后悔。 这个发现让客户觉得无比惊喜。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陷入到了一种非此即彼的人生状态,仿佛人生只能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做一个选择。 这样的非此即彼,让大多数人陷入了巨大的内耗,有一颗“内卷向上”的心,却因为压力太大,身心自然地选择了“躺平”。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减少压力不选择内卷,也不走极端地躺平到田园生活,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每一件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的美。 ❤围观丹丹私人朋友圈,长按识别二维码 (暗号“学习成长”否则不通过)
